建造业

搜索文档
香港4-6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5% 就业不足率维持1.4%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6:53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17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发表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即2025年4月至6月的临时 数字)显示,2025年4月至6月香港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5%,与2025年3月至5月的数字相同。就业 不足率在该两段期间亦保持不变,维持于1.4%的水平。 2025年4月至6月的失业人数(不经季节性调整)为136200人,与2025年3月至5月的数字(135800人)大致相 若。就业不足人数则由2025年3月至5月的53600人,下跌至2025年4月至6月的52600人,减少约1000人。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2025年4月至6月失业率与就业不足率与上一个三个月期间相同,但 香港不同行业正在转型,相关失业率升降趋势会有差别。展望未来,他说:失业率的走势将取决于整体 经济表现。应届毕业生和离校人士在夏季期间投入劳工市场,或会影响整体就业情况。不过,香港经济 继续扩张,应会为劳工市场提供支持。 与2025年3月至5月比较,在2025年4月至6月期间,香港各行业的失业率(不经季节性调整)变动不一,下 跌主要见于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以及专业及商用服务业(不包括清洁及同类活动);而上升则主要 见 ...
标普全球香港6月PMI降至47.8 企业信心近五年最弱
智通财经· 2025-07-04 09:41
香港私营经济表现 - 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从5月的49降至47.8,连续五个月收缩且创2022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 [1] - 新订单量连续五个月减少,客户需求受财政预算紧缩及美国贸易政策不明朗影响 [1] - 内地和海外市场业务量较5月大幅缩减,导致企业减产幅度达一年来最显著水平 [1] 企业运营与成本 - 新增订单减少释放产能,积压工作连续六个月下降,员工人数维持不变 [1] - 投入成本涨幅为2021年2月以来最小,薪资通胀放缓抑制成本上升 [1] - 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成本上升,建造业成本减轻 [1] 市场情绪与定价策略 - 企业悲观情绪达2020年9月以来最高,担忧本地需求疲软及全球经济恶化 [1] - 过去四个月内第三次降价,幅度较小,部分公司通过折扣刺激销售 [2] - 商业信心跌至近五年最低,新订单指数和业务预期指数预示下半年形势更严峻 [2] 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困扰企业,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疲弱拖累复苏前景 [1][2]
标普全球香港5月PMI升至49 但连续4个月跌入紧缩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9:48
香港PMI数据 - 5月香港PMI由4月的48 3升至49 显示营商环境倒退幅度为3个月以来最小 但连续4个月处于紧缩区间[1] - 企业经营活动连续第二个月缩减 减产幅度与4月持平 四大行业领域均紧缩生产 制造业跌幅最显著[1] - 新增订单跌幅按月明显回落 整体轻微 美国暂停加征关税对部分企业销情有提振作用 但本地市道偏差[1] - 外销订单跌势减慢但跌幅仍明显 来自内地的订单量则大致稳定[1] 就业与库存 - 私营企业四个月来首次增聘人手 就业增长为去年5月以来最显著 职位增幅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建造业[1] - 积压订单跌幅按月收窄 为五个月以来最慢 走势与新订单相符[1] - 企业进一步减购投入品 采购数量减幅中等 采购库存跌幅按月显著 反映库存策略更趋审慎[1] 未来业务前景 - 企业对未来一年业务前景维持看淡 悲观情绪自2023年9月以来持续 但5月较4月淡化 仍高于历史水平[2]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本土需求走弱是主要担忧因素[2] - 经济学家指出PMI虽处紧缩区间 但新订单跌幅不大 经营活动略为紧缩 下行幅度较小[2] - 美国关税政策暂缓带动部分企业销情好转和就业增长 内地订单额稳定 扭转前两月急速跌势[2] - 私营企业对未来生产维持悲观 担忧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及本地经济复苏时点[2]
北京城市副中心力争到2027年绿色企业数量超300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21:45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 力争到2027年实现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 [1] - 计划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1] - 绿色企业数量将超过300家并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行政办公区实现100%绿电供应 [2] - 建成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 [2] - 公交线路新能源车辆配备率达到100% [2] 绿色产业培育措施 - 培育碳专业服务业并支持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 [3] - 培育ESG专业服务业形成国际影响力集聚区 [3] - 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包括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 [3] 特色产业布局 - 超前布局未来能源产业细分赛道如超导材料、真空系统 [4] - 建设合成生物相关产业园区带动规模效益 [4] - 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创新 [4] 既有产业升级 - 巩固提升新能源产业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建设 [5] - 打造较完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供应体系 [5] - 吸引低碳建筑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绿色建造业 [5]
环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大 香港中小企业营商信心仍偏保守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0:04
综合营商指数表现 - 2025年第二季综合营商指数微升1.0至43.8,反映香港中小企在环球经济不明朗下仍维持保守信心 [1] - 五大分项指数中"营业状况"、"盈利表现"及"投资意向"增长,但"环球经济"分项指数大跌4.7至24.9,接近2022年第二季水平 [1] - "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制造业"及"专业及商用服务业"的环球经济分项指数跌幅最大,接近2021年第一季度水平 [1] 行业分化与投资趋势 - 11个行业中"金融及保险业"升幅最高,而"信息及通信业"、"地产业"及"住宿及膳食服务业"跌幅较大 [2] - 94%中小企计划维持或增加投资,重点投向线上推广(47%)、数字科技培训(27%)、IT系统及研发项目 [2] - 54%企业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较上季降3个百分点),仅20%计划加薪(降7个百分点),17%拟提价(降3个百分点) [2] 贸易环境影响与应对策略 - 78%中小企拟采取应对措施,47%选择增加本地客源,27%加强AI/数字应用 [4] - 制造业43%计划发展其他市场,进出口贸易业33%侧重本地客源 [4] - 29%企业考虑三年内拓展海外市场(较上季升7个百分点),首选内地(14%)和东盟(10%) [4] 政策支持与出海服务 - 生产力局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提供产品、技术、制造及管理出海的一站式支持 [5] - 商品出口货值加速增长,尤其输往内地和东盟市场,制造业积极通过多元化市场分散风险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