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慢病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方舟健客扭亏为盈,“被低估”的估值能否兑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7:5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94亿元同比增长12.9% 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1248.20万元 经调整净利润1758.40万元同比增长16.8% [1] - 线上零售药店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8.2% 主要受益于医药电商渠道增长 处方药销售额占商品交易总额81.7% [1] - 综合医疗服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1.4% 但毛利率从22.8%下降至13.3% 主要受产品组合转变影响 [2] 用户与业务模式 - 用户规模达5280万同比增长15.8% 月活跃用户1190万大幅增长34.4% 付费用户复购率高达85.4% [2] - 采用"熟人医患"慢病管理模式 拥有忠诚且活跃的付费用户群 支付意愿强 [2] - 处方药占主导地位 21.6万个药物SKUs中62%为处方药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5019亿元同比增长0.8% 电商渠道规模645亿元增速4.6% 成为增长主力 实体药店增速仅0.3% [1] - 慢病管理市场将从2023年455亿元增长至2030年60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5% [2] - 国家政策鼓励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 推动AI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等场景落地 [2]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公司推出"AI+H2H"模式 赋能医生长期管理慢病患者 [3] - 已开发AI电子病历智能体、AI预问诊智能体、AI导诊智能体、AI医生助理及AI客服助理等多个AI工具 [3] - 花旗研究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8.5港元较当前股价存在约112%上行空间 [2][3]
慢病管理“小米模式”见成效 方舟健客2025中报业绩亮眼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4: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4亿元,其中综合医疗服务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1.4%),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8.2%)[1] -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25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6.8%至1760万元[1] - 成为继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后第三家实现业绩突破的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1] 用户与医生资源 - 注册医生数量达22.9万名(其中58.9%隶属于三甲医院),注册用户超5280万名[1][4] - 月活跃用户1190万,付费用户复购率高达85.4%且持续提升[4] - 用户忠诚度与支付意愿领先行业,形成公司发展护城河[1][4] 商业模式与技术生态 - 首创"AI+H2H智慧医疗新生态创新平台",以"熟人医患"模式为核心[1][4] - 与1650家供应商及980家医药公司合作,药品SKU拓展至21.6万种[4] - AI技术覆盖用户服务、供应链及内容生产全场景,提升响应效率与精准度[4] 行业对比与估值分析 - 市值约50亿港元,显著低于京东健康(2000亿港元)和阿里健康(800亿港元)[1][7] - 按京东健康单用户价值1000港元基准测算,潜在估值范围应为357-476亿港元[7] - 花旗研报给予"买入"评级及8.5港元目标价,对应市值114亿港元[5][7] 价值低估原因 - 核心资产为"医疗服务无形资产"(医生资源、用户关系),缺乏行业标准化评估体系[7][8] - 轻资产运营模式侧重"人力资本"而非实物资产,导致价值衡量滞后[7][8] - 与小米"米粉模式"类似,忠实用户群的价值释放需要时间验证[5][6] 长期竞争力 - 慢病管理领域用户复购率85.4%,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5] - 用户年均活跃数推算为3570-4760万(基于月活3-4倍行业标准)[7] - 专业医疗资源与AI技术结合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