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光学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掘金:AI算力需求火热,PCB量价齐升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PCB 行业、手机光学行业 - **公司**:生益电子、沪电、胜宏职业、建涛、舜宇光学、高伟电子、瑞声科技、丘钛科技、蓝特光学、水晶光电、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Meta、英伟达、通鼎互联、泰山玻纤、四川玻纤、巨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PCB 行业 - **市场增长**:2024 年全球 PCB 市场产值约 7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8%,预计 2025 年增长 6.8%;高多层和 HDI 产品类别预计 2025 年分别同比增长 40%和 10%以上[1][4] - **需求驱动**:AI 产业投入增加,海外四大 FSP 厂商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60%,Meta、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资本开支显著增长;Ethereum 2.0 算力需求推动 PCB 板块股价上涨[1][2] - **产品优势**:高多层级 HDI 产品在 AI 服务器中竞争优势显著,需满足低成本、高良率和稳定批量交付要求;CCL 材料如 PTFE 适用于高速互联应用,能保持信号完整性[1][8] - **市场情况**:上游覆铜板市场高端材料紧缺,建涛等 CCL 龙头已发布涨价函,玻纤布企业也发布调价通知;通用产品价格上涨受供需关系变化和需求拉动,CCL 价格上涨趋势可能持续[1][9][10] - **投资机会**:基于算力带来的结构性行情,高端板材需求稳步复苏,当前部分 PCB 龙头企业估值仍具备一定性价比[4][11] 手机光学行业 - **市场规模**:2024 年市场规模回升,竞争趋缓,预计手机摄像模组市场增速超过 7%,由 ASP 提升驱动[3][14] - **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方向包括镜头、音圈马达、图像传感器等环节的创新,未来将向专业相机靠拢[3][14][17] - **竞争格局**:有望回归良性竞争状态,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改善幅度可能强于行业平均[3][14][18] - **投资建议**:推荐关注舜宇光学、高伟电子、瑞声科技、丘钛科技等公司,建议关注蓝特光学与水晶光电[3][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PCB 板块表现**:本周三 PCB 板块及光通信、通鼎互联等相关板块表现突出,领涨的生益电子股价已超过前高,此前英伟达链的沪电、胜宏职业也有不错表现[2] - **手机光学出货量与价值量**:手机光学出货量将在未来保持低个位数温和增长,价值量则有望达到接近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16] - **手机光学技术升级阶段**:分为五个阶段,未来将进一步向专业相机靠拢,包括 CIS 镜头和模组设计方面的极致升级[17] - **手机光学竞争格局及利润水平**: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及态度较过去更理性,各厂商单价和毛利率有所回升,未来毛利率仍有持续改善的潜力[18]
中金 | 光学系列:手机光学升级重启,龙头厂商动能不减
中金点睛· 2025-06-18 08:16
手机光学行业核心观点 - 2023年手机光学市场规模约260亿美元,行业创新、市场容量及利润已触底,2024年开启第一阶段回升 [1] - 2024-2026年手机光学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21%/15%/7%,2026年达382亿美元,主要驱动为高端模组占比提升 [3][11] - 行业竞争格局从价格战转向缓和,2024年龙头厂商毛利率显著修复,国产厂商盈利修复能力或强于平均水平 [3][54][56] 技术升级方向 当前技术渗透 - 大底CIS/玻塑混合/潜望结构/可变光圈等技术加速渗透:2024年苹果/国产安卓潜望长焦渗透率36%/8%,预计2026年提升至50%/11%,仅苹果潜望长焦存在20亿美元增量空间 [2][24][32] - 玻塑混合镜头成主流升级路径:1G6P/2G3P方案因高透光率等优势被采用,折叠机渗透加速该趋势 [30] - 可变光圈技术落地:华为Mate50系列首次采用f/1.4~f/4.0十档可变光圈,小米14 Pro实现1024级调节 [40][41] 未来创新方向 - CIS持续大像面化:2024年旗舰机大师版普遍采用一英寸CIS,拉动模组价值量提升30%+ [29] - 潜望式模组下沉:安卓中端机现千元级潜望机型(如Realme 12 Pro+),高端机向2亿像素/双潜望升级 [33] - 前沿技术储备:伸缩镜头(华为Pura 70 Ultra)、连续变焦模组(85-170mm焦段)开始商用 [43][44] 市场供需分析 需求端 - 2024年全球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4%至44.6亿颗,2025/2026年预计达45.6/46.0亿颗 [10] - 单机摄像头数量从峰值2.8个回落至2.4个,4Q24小幅反弹,双摄/三摄/四摄占比分别为50%/38%/8% [10][12] - AI功能推动硬件升级:2亿像素传感器、多光谱摄像头等为AI算法提供更多原始数据 [48][49] 供给端 - 元件环节集中度高:CIS/镜头/VCM等CR3超60%,模组组装CR10约70% [8][9] - 2024年稼动率回升至60-70%,高端项目占比提升带动ASP双位数增长 [54][55] - 国产龙头份额提升:2024年安卓摄像模组两龙头合计出货9.6亿颗(同比+3%) [10] 历史发展阶段 1. 繁荣期(2020年前):智能手机出货增长+多摄渗透驱动行业高增长 [5][19] 2. 放缓期(2020-2022年):创新边际递减,华为退出导致高端规格减少 [20][22] 3. 低谷期(2H21-1H23):需求疲软引发降规降配,单机摄像头数降至2.4个 [23] 4. 复苏期(2H23起):华为回归带动升规升配,潜望长焦渗透率突破20%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