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低迷的品种,何时迎来上涨,走出微笑曲线呢?|第400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8-20 22:04
定投微笑曲线 - 浮亏阶段坚持定投可降低持仓成本 实现盈利无需涨回原位置 [5] - 低估浮亏时积累便宜份额是核心策略 [5] 指数基金收益构成 - 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估值对牛熊市影响大但长期影响小 [9] - 盈利长期上涨是指数基金收益的根本来源 [9][11] - 分红来自上市公司盈利的一部分 [10] 盈利增长周期性 - 盈利增长非均匀 存在基本面低迷与景气周期交替 [11][12] - 基本面低迷导致估值降低和熊市(微笑曲线左侧) [14] - 基本面景气推动估值提升和牛市(微笑曲线右侧) [15] - 经济周期循环导致牛熊市往复出现 [15] 港股市场表现 - 2021-2022年港股受美联储加息、中概股退市传言和盈利下降影响 全球跌幅居前 [17] - 2024年起美联储降息、经济刺激政策和盈利增长推动港股"盈利上涨+估值提升"双击行情 [19] - 港股科技2021-2022年大跌60%以上 2024年盈利恢复增长后进入微笑曲线右侧 [24] - 港股医药盈利增速2023-2024年上半年放缓 2024年四季度起恢复增长 [26] - 港股消费2020-2021年处于景气周期 当前盈利增速放缓但已从底部走向右侧 [28][29][30] A股市场表现 - A股盈利复苏晚于港股 一季度盈利增长推动指数上涨但涨幅较小 [38] - 上市公司长期盈利是股市上涨核心动力 短期低迷带来投资机会 [42]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通货膨胀推动商品服务提价 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平均值超越CPI [44][45][47][50] -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科技创新、城市化和全球化实现 [52] - 科技创新包括渐进性创新(如手机迭代)和破坏性创新(如互联网普及) 贡献超80%经济增长 [53] - 城市化使超百万人口城市生产效率提高约50% [54] - 全球化通过分工协作发挥各国产业相对优势 [55]
纳指指数(513870)获融资买入0.26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36亿元
金融界· 2025-08-19 08:04
融资交易情况 - 纳指指数(513870)8月18日融资买入额0.26亿元,位列两市第1029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25亿元,实现净买入62.04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14日-18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05亿元、0.05亿元、0.26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净卖出0.00万股 [1]
纳指指数(513870)获融资买入0.13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23亿元
金融界· 2025-08-02 08:24
融资交易情况 - 纳指指数(513870)8月1日融资买入额0.13亿元,位列沪深两市第970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11亿元,实现净买入204.44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持续增长,分别为0.02亿元、0.08亿元、0.13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量为0.00万股,净卖出量为0.00万股 [1]
获批4年,份额翻倍
中国基金报· 2025-06-23 18:54
首批双创50ETF获批4年表现 - 首批9只双创50ETF于2021年6月15日获批 至今已有4年 [1] - 产品获批时指数成份股多处于估值高位 导致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较大 [1] - 全市场15只双创50ETF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悉数告负 首批产品净值跌幅均在40%以上 [2] 双创50ETF业绩表现分析 - 业绩欠佳主因市场环境所致 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成长股形成压制 [2] - 指数成份股多为高估值高波动的科技成长企业 在市场调整中回撤幅度更大 [2] - 新兴产业面临技术突破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加剧及行业周期影响 导致阶段性调整和波动 [2] 基金份额与资金流动情况 - 15只双创50ETF基金份额合计超500亿份 较发行时的215.98亿份增加近135% [3] - 自上市以来资金净流入接近190亿元 但因净值回撤当前总规模不到300亿元 [3] - 首批9只份额达455亿份 合计规模约285亿元 占全部份额九成 较发行总份额增长144% [3] 个别产品表现 - 首批产品中仅1只份额小幅缩水 其余均实现增长 最小增幅超过20% [3] - 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份额达152.3亿份 较30亿份发行份额增超350% [3] - 2021年后产品发行降温 2022-2023年仅发行3只 2024年未发行新基金 [3] 双创50指数投资价值 - 指数涵盖科创板和创业板优质企业 相较于单一市场指数更具代表性 [1][4] - 覆盖半导体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硬科技赛道 具备政策红利和产业升级逻辑 [4] - 样本市值更大且行业分布更均衡 能更好代表我国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5] 中长期配置前景 - 短期存在阶段性修复空间 因政策密集出台与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有超跌反弹需求 [5] - 长期作为布局硬科技加高成长的核心工具 在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趋势下具配置价值 [5] - 随着国家战略持续加码科技创新 核心企业盈利边际改善可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