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Meet the 2 Best-Performing Vanguard Index Funds of 2025
The Motley Fool· 2025-10-23 16:05
文章核心观点 - 先锋旗下追踪欧洲及国际股市的指数基金在2025年表现强劲,主要受益于美国贸易和财政政策变动、美元贬值以及欧洲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 [1][10][11][12] - 尽管短期表现突出,但从长期历史数据看,欧洲和国际股市表现持续落后于美国股市,且高盛等机构预计未来美国股市将继续跑赢 [4][8][14] - 先锋基金的显著优势在于其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费率,使其成为投资者配置相关市场的低成本工具 [5][9] 先锋FTSE欧洲ETF (VGK) 表现与特征 - 该基金年内涨幅达29%,超越标普500指数15个百分点,但过去五年涨幅为53%,落后标普500指数43个百分点 [4] - 基金跟踪超过1200只欧洲主要市场股票,地域配置偏重英国、法国和德国,行业配置偏重金融、工业和医疗保健 [4] - 前五大持仓为阿斯麦(26%)、SAP(19%)、汇丰(17%)、诺华(16%)和罗氏(16%) [6] - 基金费用率极低,为006%,相当于每投资1万美元年费6美元,远低于同类基金081%的平均水平 [5] 先锋FTSE发达市场ETF (VEA) 表现与特征 - 该基金年内涨幅达28%,超越标普500指数14个百分点,但过去五年涨幅为46%,落后标普500指数50个百分点 [7][8] - 基金跟踪超过3800家发达市场公司,地域配置偏重欧洲和亚太地区,行业配置偏重金融、工业和可选消费 [7] - 前五大持仓为阿斯麦(14%)、三星(1%)、SAP(1%)、汇丰(09%)和诺华(08%) [7] - 基金费用率仅为003%,相当于每投资1万美元年费3美元,远低于同类基金085%的平均水平 [9] 市场表现背后的驱动因素 - 美元价值在上半年下跌约11%,为50多年来最大跌幅,使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投资受益于汇率波动 [11] - 货币政策出现分化,欧洲央行于2月开始降息,而美联储直到9月才维持利率不变,同时德国宣布了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12] - 年初投资者因对美国债务、关税和货币政策的担忧而转向国际股市,预期更低的利率和财政刺激将带来增长 [13] 未来展望与机构观点 - 高盛预计标普500指数未来一年将上涨7%,而欧洲和亚洲基准指数的回报率预计分别为2%和6% [14] - 尽管短期因素已被市场定价,但长期来看,美国股市预计将继续表现优异,建议投资组合中更大比例配置于标普500指数基金或美国个股 [14][15]
低迷的品种,何时迎来上涨,走出微笑曲线呢?|第400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8-20 22:04
定投微笑曲线 - 浮亏阶段坚持定投可降低持仓成本 实现盈利无需涨回原位置 [5] - 低估浮亏时积累便宜份额是核心策略 [5] 指数基金收益构成 - 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估值对牛熊市影响大但长期影响小 [9] - 盈利长期上涨是指数基金收益的根本来源 [9][11] - 分红来自上市公司盈利的一部分 [10] 盈利增长周期性 - 盈利增长非均匀 存在基本面低迷与景气周期交替 [11][12] - 基本面低迷导致估值降低和熊市(微笑曲线左侧) [14] - 基本面景气推动估值提升和牛市(微笑曲线右侧) [15] - 经济周期循环导致牛熊市往复出现 [15] 港股市场表现 - 2021-2022年港股受美联储加息、中概股退市传言和盈利下降影响 全球跌幅居前 [17] - 2024年起美联储降息、经济刺激政策和盈利增长推动港股"盈利上涨+估值提升"双击行情 [19] - 港股科技2021-2022年大跌60%以上 2024年盈利恢复增长后进入微笑曲线右侧 [24] - 港股医药盈利增速2023-2024年上半年放缓 2024年四季度起恢复增长 [26] - 港股消费2020-2021年处于景气周期 当前盈利增速放缓但已从底部走向右侧 [28][29][30] A股市场表现 - A股盈利复苏晚于港股 一季度盈利增长推动指数上涨但涨幅较小 [38] - 上市公司长期盈利是股市上涨核心动力 短期低迷带来投资机会 [42]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通货膨胀推动商品服务提价 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平均值超越CPI [44][45][47][50] -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科技创新、城市化和全球化实现 [52] - 科技创新包括渐进性创新(如手机迭代)和破坏性创新(如互联网普及) 贡献超80%经济增长 [53] - 城市化使超百万人口城市生产效率提高约50% [54] - 全球化通过分工协作发挥各国产业相对优势 [55]
纳指指数(513870)获融资买入0.26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36亿元
金融界· 2025-08-19 08:04
融资交易情况 - 纳指指数(513870)8月18日融资买入额0.26亿元,位列两市第1029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25亿元,实现净买入62.04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14日-18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05亿元、0.05亿元、0.26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净卖出0.00万股 [1]
纳指指数(513870)获融资买入0.13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23亿元
金融界· 2025-08-02 08:24
融资交易情况 - 纳指指数(513870)8月1日融资买入额0.13亿元,位列沪深两市第970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11亿元,实现净买入204.44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持续增长,分别为0.02亿元、0.08亿元、0.13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量为0.00万股,净卖出量为0.00万股 [1]
获批4年,份额翻倍
中国基金报· 2025-06-23 18:54
首批双创50ETF获批4年表现 - 首批9只双创50ETF于2021年6月15日获批 至今已有4年 [1] - 产品获批时指数成份股多处于估值高位 导致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较大 [1] - 全市场15只双创50ETF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悉数告负 首批产品净值跌幅均在40%以上 [2] 双创50ETF业绩表现分析 - 业绩欠佳主因市场环境所致 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成长股形成压制 [2] - 指数成份股多为高估值高波动的科技成长企业 在市场调整中回撤幅度更大 [2] - 新兴产业面临技术突破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加剧及行业周期影响 导致阶段性调整和波动 [2] 基金份额与资金流动情况 - 15只双创50ETF基金份额合计超500亿份 较发行时的215.98亿份增加近135% [3] - 自上市以来资金净流入接近190亿元 但因净值回撤当前总规模不到300亿元 [3] - 首批9只份额达455亿份 合计规模约285亿元 占全部份额九成 较发行总份额增长144% [3] 个别产品表现 - 首批产品中仅1只份额小幅缩水 其余均实现增长 最小增幅超过20% [3] - 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份额达152.3亿份 较30亿份发行份额增超350% [3] - 2021年后产品发行降温 2022-2023年仅发行3只 2024年未发行新基金 [3] 双创50指数投资价值 - 指数涵盖科创板和创业板优质企业 相较于单一市场指数更具代表性 [1][4] - 覆盖半导体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硬科技赛道 具备政策红利和产业升级逻辑 [4] - 样本市值更大且行业分布更均衡 能更好代表我国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5] 中长期配置前景 - 短期存在阶段性修复空间 因政策密集出台与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有超跌反弹需求 [5] - 长期作为布局硬科技加高成长的核心工具 在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趋势下具配置价值 [5] - 随着国家战略持续加码科技创新 核心企业盈利边际改善可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