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材料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补助80%保费 三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度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工作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03:46
政策发布与启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启动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和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资金申请工作 [1] - 政策采取“先资格审定、后资金申请”的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资格审定,资金申请环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复核 [1] - 对符合条件的投保企业按照不超过实际缴纳保费的80%给予补助 [1] 政策支持范围与要求 - 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支持范围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所列产品领域 [1] - 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支持范围为生产制造《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所列产品领域 [1] - 企业需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对存在骗补骗保行为的企业将收缴财政资金,3年内不得申报相关项目并追究责任 [1] 政策优化与市场机制 - 鼓励企业与承保公司根据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复杂度、历史赔付率等风险特征自主协商确定保险费率和险种 [2] - 政策要求科学合理使用保费补助资金额度,确保财政资金平稳有序支出,提升使用效能 [2]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综合保险示范条款及服务指引,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了保险费率厘定标准 [2] 政策实施成效与意义 -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实施以来,已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为全国各类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提供了近万亿元风险保障 [2] - 该保险在破解首台(套)、首批次进入市场初期的推广应用瓶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 政策对夯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2]
通达股份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0:22
监管处罚决定 - 公司因多项违规行为被河南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1] - 公司董事长马红菊、总经理曲洪普、财务总监闫文鸽、董事会秘书刘志坚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1][2] - 相关违规行为将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2] 具体违规事项 - 部分募集资金置换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1] - 会计政策变更未经董事会审议且未及时披露[1] - 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虚增2024年利润总额[1] - 未按规定履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召开程序 三会运作不规范[1]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1]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7年 2011年3月3日在深交所上市[2] - 公司是洛阳市首家民营上市企业[2] - 公司专注于电线电缆研发制造 布局绿色智能高效电能传输[2] - 公司业务涉及航空结构零部件精密加工制造与柔性装配 铝基复合新材料生产制造产业[2]
今年以来第二批初筛名单发布 322家挂牌公司拟调入创新层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全国股转公司创新层进层名单 - 2022年第二批拟调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初筛名单包含322家公司 [1] - 308家公司依据净利润或收入标准(标准1或标准2)进层 2021年营业收入平均3.70亿元 净利润平均3001.61万元 较已披露年报挂牌公司分别高53.90%和200.11% [1]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7.45% 较已披露年报挂牌公司高10.61个百分点 近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47%和43.68% 较已披露年报挂牌公司高15.06和33.19个百分点 [1] 进层公司财务及创新特征 - 221家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 近五成公司净利润超2500万元 47家盈利超5000万元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及近两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40% [1] - 36家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家电子设备制造公司依据研发投入标准(标准3)进层 其中1家研发费用超9000万元 已满足北交所研发标准 [2] - 12家公司依据市值标准(标准4)进层 多为新药研发、光伏发电、新材料生产等高新技术企业 [2] 分层管理办法调整 - 创新层进层频次由每年1次调整为6次 上半年2-6月逐月实施 下半年9月实施一次 [3] - 进层条件设四套标准 分别侧重净利润、收入增长、研发投入、市值 指标与北交所上市条件紧密衔接且拉开梯度 [3] - 受疫情影响导致发行融资或年报披露推迟的公司可参加2022年第三次进层实施工作 [3] 进层审核流程 - 全国股转公司将根据异议情况调整初筛名单 履行规定程序后作出正式进层决定 [2] - 分层调整工作采用在线答疑、远程报送等方式推进 市场各方积极响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