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肇庆:企业满意率超99%的“背后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15:28
政企服务平台建设成效 - "企业·市长直通车"平台自2023年10月上线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处理超3.5万宗企业诉求 企业满意率稳定在99%以上 [1] - 平台通过市县一体化诉求服务体系实现企业"疑难杂症"高效解决 并开展主动服务与资源对接 [2] - 平台聚焦新能源产业供应链需求 组织产业链对接大会等活动 促进超200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合作 [3] 数字化改革与行政效能提升 - 肇庆"全肇办"平台累计推广至2.1万家企业使用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材料从460项压减至200项 压减比例超50% [4] - 宁德时代华南储能电池基地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4个月 维力医疗等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不足1个月 [4] - 2024年经营主体突破40万户 新增个转企数量增长26.8% 制造业招商引资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4] 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 - 肇庆部署《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方案》 涵盖5大创新领域及49项建设任务 [5] - 将升级统一申办平台并推出"一件事"服务套餐 接入"湾事通"实现跨境服务互联互通 [5] - 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与"数字驾驶舱" 整合移动政务服务与智能监管体系 [5] 产业协同与资源对接案例 - 兆阳装备通过平台获得本地资源对接支持 万企中心协助对接10余家商协会及2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 [2] - 政务和数据局联合工信部门组织供应链对接活动 通过"粤商通"上线新能源产业名片事项 [3] - 数字化改革打破传统治理格局 形成主动服务范式并激活治理乘数效应 [6][7]
浙江制造精品名单再扩容 山区海岛县表现亮眼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20:41
核心观点 - 浙江省公布322项"浙江制造精品"名单 数量创历史新高 涵盖高端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 现代纺织等多元领域 体现制造业向高技术 高附加值方向升级的战略布局 [1][2] - 精品名单与"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高度契合 主导产业产品占比超40% 来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的产品占比达76.7% 凸显集群化 高端化发展导向 [2] - 杭州 台州 宁波三大工业强市产品合计占比42% 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数量占比达70% 显示优质企业的标杆示范效应 [2] - 山区海岛县有45项产品入选 占比达推荐区县的28.9% 反映区域平衡发展取得进展 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助力缩小发展差距 [3] - 浙江累计培育制造精品2396项 通过强化品牌产品培育 壮大品牌企业方阵 优化品牌集群布局持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3] 产品结构分析 - 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包括盐酸羟胺 零跑C10智能电动SUV等 [2] - 现代纺织与服装领域涵盖宇航级特种锦棉面料 双面印花丝巾等特色精品 [2] - 民生消费领域包含多功能智能晾衣机 保温容器冰包等日用优品 [2] - 申报领域从9个扩展至16个 新增智能物联 人工智能 高端船舶等前沿领域 [2] 区域分布特征 - 核心城市引领显著:杭州占比16.8% 台州占比14.0% 宁波占比11.2% [2] - 山区海岛县表现亮眼:青田县青山钢铁的高碳马氏体不锈钢凭借高强度 高硬度特性入选 [3] - 产业集群区域集中度高:76.7%产品来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 [2] 企业构成分析 - 优质企业主导:70%产品来自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企业类型多元:覆盖大型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2] 战略意义 - 强化品牌建设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倍增器 吸引技术 资本和人才向高附加值环节集聚的关键路径 [1] - 通过厚植品牌意识 优化竞争策略 整合政企资源等多措并举 支撑打造"制造强省" [3] - 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加速冲破价值链中低端锁定 [1]
浙江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搜狐财经· 2025-07-18 00:51
经济表现 - 1至5月浙江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国份额的15.9%,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0.7%,居全国首位 [2] - 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为2025年以来的次新高 [2] - 1至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2] - 1至5月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同期东部四省(粤苏鲁浙)首位,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1% [3] - 浙江连续两次组织"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开工,累计开工项目达204个,总投资逾5800亿元 [5]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前4月、前5月同比分别增长8.2%、7.6%,均好于同期全国 [5] 创新动能 - 1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增加值分别同比提升6个、0.6个、2.7个百分点 [9] - 浙江新产品产值率达41.7%,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9] - 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有望带动上半年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9] - 上半年浙江高端船舶、人工智能、智能物联、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等8个集群营收均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14] 外贸与民营经济 - 浙江对美出口依存度第一,在4月关税风波中展现出强劲韧性 [2] - 今年春季广交会浙江展位数约占全国出口展展位总数的五分之一,居全国前列 [10] - 义乌全年将举办56场各类专业展会,连续两年周周有展会 [10] - 前5月浙江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 [15] - 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10.6万家,同比增长6.8% [15] - 民营企业进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7%,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4个百分点 [15] 政策支持 - 浙江连续第四年出台"8+4"经济政策体系,今年省级财政资金达1042.8亿元,比去年多了近20亿元 [12] - 浙江第一时间印发《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2] 企业动态 - 全球缝纫机"销冠"杰克发布智能平缝机"快反王2",集结200余位专家与多所高校联合创新 [9] - 截至6月全省共有规上工业企业超6万家,上半年新增纳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00% [14] - 去年集中"小升规"企业和今年月度投产入规企业合计拉动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 [14]
2025年浙江义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形成义乌特色的“4+X”产业体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15
义乌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3.5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5.5%)和金华市(6.3%)[2] - 第三产业增加值1757.3亿元,占比最高(70.2%),增速7.6%;第二产业增加值717.9亿元,增速7.3%[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1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46.9%[4] 产业结构与政策支持 - 构建"4+X"产业体系: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医疗健康四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10][12] - 2024年招引重大产业项目70个,总投资830亿元,含3个百亿级项目[6] - 政策目标:2025年信息光电产业规上产值超千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上产值60亿元[14]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光电产业 - 形成LED、光伏、电子纸三条完整产业链,集聚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及华灿光电、瑞丰光电等LED企业[16] - 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0%,较前三季度提升8.3个百分点[6]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 现有规上企业超10家,涵盖整车及转向机、发动机等零部件领域,代表企业包括英伦汽车、世宝股份等[18] 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 - 起步阶段但潜力显著,建设义乌芯片产业园,引入芯能半导体等企业,传统消费品智能化改造提供应用场景[20][21] 医疗健康产业 - 现代中药领域有森宇实业、大德药业等企业,生物制药领域通过健惠生物医药等项目实现突破[21][22] 外贸与投资表现 - 2024年进出口总额6689.3亿元(+18.2%),出口5889.6亿元(+17.7%),占全省出口份额15.1%[8]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高于浙江省(0.4%)和金华市(5.3%)[6]
100亿,苏州一口气落地三支母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28 18:21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组建方案 - 江苏省、苏州市审议通过第二批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组建方案,第二批4只基金总规模105亿元,正式进入落地阶段 [1]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母基金 - 拟落地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已构建"芯片研发-算法开发-场景应用"全链条产业生态 [2] - 工业园区集聚1800多家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1200亿元,行业内形成显著领先优势 [2] 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 - 拟落地常熟,常熟紧抓苏州通用机场建设机遇,率先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建成特种无人机产业园、eVTOL产业园等专业载体 [3] - 2024年以来,常熟全市共有低空经济领域新签约项目41个,计划总投资83.4亿元 [3] 苏州新型能源及智能座驾产业专项母基金 - 拟落地张家港,张家港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形成"光伏产业、锂电产业、氢能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 [4] - 2024年新能源产业以氢能为引领,产值超400亿元 [4] 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 - 拟落地吴中区,吴中区与"大院大所"合作日益加深,已集聚高校院所11家,新型研发机构7家,科技机构11家 [5] - 汇聚众多高端研发人才、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前沿创新成果 [5] 战新基金布局特点 - 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未来产业天使直投,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智能座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直投 [5] - 立足苏州主导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寻求产业集群化发展 [5] - 瞄准新赛道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提前布局 [5] - 新增高校成果转化基金,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