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业等
icon
搜索文档
前5月海南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海南日报· 2025-06-29 09:53
工业领域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6%,较1月至4月加快0 4个百分点 [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 2% [2] - 精甲醇、初级形态塑料、合成纤维聚合物、光纤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显著增长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 9%,利润总额增长23 5% [2] 市场销售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9 70亿元,同比增长6 7%,较1月至4月加快0 6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6 1%,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 5倍 [2] 投资领域 -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拉动投资增长5 6个百分点 [3] - 公共服务投资增长25 1%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投资大幅增长 [3] 对外经济 - 服务进出口总额282 85亿元,同比增长20 6%,其中出口增长66 7% [3]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 8%,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 5% [3] 民生与环境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 4% [3]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 2%,地级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95 2%,同比提高5 1个百分点 [3]
2025年年中海外经济年度展望:美国消费动能仍在,赤字政策或延缓衰退
东兴证券· 2025-06-17 10:51
实体经济 - 2025年一季度德法英日实际GDP仅比2019年季度均值超1.7 - 4.6%,欧洲经济停滞,美国经济暂无衰退忧虑[13] - 美国家庭部门杠杆率与1999年持平,2024年四季度消费信贷偿还占比为5.51%未触阈值6%,消费有支撑[27] - 受产业扶持信息设备和器械投资增长,银行信贷放宽利于投资,但利率升高或对企业杠杆产生压力[37] 通胀与货币 - 通胀中枢或抬升至2.5%,特朗普政策影响通胀节奏,减税最快2026年体现影响[51] - 美联储可能降息1 - 2次至4 - 4.25%,欧洲或继续降息[60] - 2015年后联邦赤字率顺周期,2024年略高于2023年,利息支出占比中期维持高位[66] 资本市场 - 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下限3.7 - 3.85%,上限4.75 - 5%,模型不支持短期突破5%[71] - 美股处于类似1997 - 2000年的长期泡沫,未达2000年水平,维持中性略偏积极[75] 风险提示 - 美国通胀上行[6]
即申即享、融资成本可降超七成 北京加大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支持
北京商报· 2025-06-09 18:50
6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保持原政策贴息率、贴息期等事项基本稳定基础上,结合设备购置灵活性高、变化较快等特点,更加注重即申即 享、简化办理环节,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据介绍,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各项目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区发展改革部门(涉及跨区的原则上向项目单位注册地区发展改革部门)报送申报材 料。项目符合政策要求且资料齐备的,区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至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按规定批复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并下达资 金。 "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能够带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升级,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发展,设备购置已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北京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1.2%。其中,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 长1.1倍。实际上,近年来,北京市在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上不断投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这反映出北京市重视产业升级创新,通过政策引导企 ...
融资的中小企业们,都把钱花在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6-06 19:02
中小企业融资资金流向 - 中小企业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日常运营支出,占比高达93%,资产投资、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投入相对较少 [4][6] -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储备有限,融资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特点,资金优先用于解决日常运营困境 [6][9] - 资源分配以维持日常运转为主,扩大生产、拓展市场和产品创新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升级困难,市场竞争处于弱势 [9][12] 行业资金分配差异 - 批发零售业和建筑装修行业日常运营支出占比最高,其中批发业达到97.26%,同比上升0.44%,科技服务业占比最低 [13][14] - 研发支出占比最高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73%,同比下降10.55%),其次是电子、汽车、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建筑装修和批发零售业研发支出最低 [15] - 市场营销支出占比最高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72%,同比上升54.59%),建筑装修行业显著最低 [15] - 资产投资占比最高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5.57%,同比上升50.54%),科技行业和制造业普遍较高,批发零售和建筑装修行业最低 [15] 中小企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资金过度集中于日常运营导致发展性投入不足,限制企业突破瓶颈和构建新型竞争力 [17] - 企业需平衡短期运营与长期投资,通过改善现金流管理、优化运营成本、开拓多元融资渠道降低日常运营资金占比 [12][17] - 需探索数字化手段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为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核心能力建设预留资源 [17]
发展中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稀缺
世界银行· 2025-05-09 0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研究将劳动力市场疤痕效应研究扩展到存在大量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中国家,探索疤痕效应中失业工人污名化和失去特定雇主人力资本两个组成部分的相对规模 [58] - 工厂关闭导致的离职会造成显著且持久的收入减少,九年观察期内小时工资平均下降7.5%,第一年下降10.8%,劳动力市场污名占平均收入损失的30.8%,丢失的雇主特定人力资本解释剩余69.2% [4][59] - 工厂关闭对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有不同影响,高学历工人工资减少更多,低技能和非正式工人疤痕效应惩罚程度较低,污名效应作用更显著 [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劳动力再配置和被取代工人重新进入市场时,在市场扭曲情况下可能出现“劳动力市场疤痕”现象,发达经济体相关文献丰富,发展中国家实证估计较少 [8] - 研究旨在填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疤痕效应研究空白,探讨墨西哥劳动力市场如何重新吸收不同类型失业工人,评估污名和人力资本损失在“疤痕效应”中的定量贡献 [9] 相关文献 - 近期失业疤痕效应文献综述中,63篇论文仅有两篇涉及发展中国家,不同国家研究结果显示失业对工资、就业概率等有不同影响 [15] - 墨西哥相关研究存在局限性,社会保障记录仅收集正式就业信息,未区分非正规就业等人员,也不识别工作分离类型 [17] 数据 - 研究使用ENOE调查数据,该调查自2005年起每季度进行,全国和州层面有代表性,涵盖约10万户家庭,采用轮换小组形式 [20] - 选择样本由1,673,293名在职工人组成,将工作分离分为五种类型,工厂关闭影响与其他工作分离不同 [21][22] - 描述性证据显示,工厂关闭与工人特征关联可能性较低,受工厂关闭影响工人就业情况相对较好 [23][25] 计量经济学方法 - 研究探讨失业后工资、工作时长和正规性状态,评估影响是暂时还是永久,并按教育群体和性别呈现结果 [26] - 分析聚焦因工厂关闭失业的工人,通过比较不同估计值评估人力资本损失与污名对平均疤痕效应的贡献,包含非正规工人 [27][28] - 采用三种模型设定评估失业对劳动力市场结果的影响,包括捕捉不同类型失业平均效应、考察滞后效应、利用旋转面板结构估计双重差分模型 [29] 结果 - 因工厂关闭失业的工人工资下降、工作时间增加、正规部门就业概率提高,不同类型工作岗位流失影响不同 [39] - 按性别划分,无证据表明工厂关闭存在性别差异效应,男性工资受影响略大,工时方面男女相似 [43] - 按教育类别划分,高学历工人工资下降更多、工作时间增加幅度小、正规部门工作概率有暂时性负面影响,低学历工人相反 [44][47][48] - 双重差分估计显示,劳动力市场耻辱因素解释平均收入损失的23.6%,剩余76.4%由人力资本损失解释,不同教育类别影响有差异 [49] - 比较常见样本估计值,污名对劳动力市场伤痕形成的估计贡献在不同样本和群体中有差异,低教育程度工人伤痕形成程度低且污名导致部分可能更低 [57] 研究发现总结与未来研究方向 - 研究将劳动力市场疤痕效应研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探索疤痕效应两部分相对规模,以工厂关闭衡量与工人特征无关的工作分离 [58] - 未来研究应尝试在控制雇主 - 雇员固定效应的同时重新估计双重差分模型,但需要行政数据,会排除非正规劳动力市场 [61]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2%
国家统计局· 2025-04-29 09:3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同比增长6.2%[1][3] - 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484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快于整体6.3个百分点[1][3] - 文化企业利润总额2744亿元,同比增长29.1%,营业收入利润率8.09%,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2][3] 分产业类型表现 - 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9417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营收27.7%[1][3] -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5953亿元,同比增长3.3%,占比17.5%[1][3] - 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18569亿元,同比增长9.7%,占比54.7%[1][3] 分领域表现 - 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23120亿元,同比增长7.1%,占比68.1%[1][3] - 文化相关领域营业收入10819亿元,同比增长4.2%,占比31.9%[1][3] 分行业类别表现 - 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4716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领先[2][3] - 内容创作生产营业收入7763亿元,同比增长7.5%,占比22.9%[2][3] - 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5918亿元,同比增长8.6%,占比17.4%[2][3] - 文化投资运营行业唯一负增长,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下降0.2%[2][3] 分区域表现 - 东部地区营业收入27151亿元,同比增长6.3%,占比80%[2][3] -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营业收入2725亿元,同比增长8.0%[2][3] - 中部地区营业收入3739亿元,同比增长4.1%[2][3]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5.8%[2][3] 资产运营效率 - 文化企业资产总计213346亿元,同比增长6.6%[2][3] - 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63.6元,同比减少0.3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