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服务
搜索文档
一文读懂: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21 21:08
政策内容 - 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3] - 新能源乘用车定义为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含驾驶员座位在内不超过9个座位的新能源汽车[3] - 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汽车需符合四项标准:在中国境内销售、符合产品技术标准、通过专项检测且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在质量保证、回收利用等方面符合要求[5] - 政策依据包括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4号)和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0号)[7] 享受条件 - 享受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需满足月安置残疾人占在职职工比例不低于25%且人数不少于10人(盲人按摩机构人数不少于5人)的条件[12] - 纳税人需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13] - 需通过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支付不低于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13] - 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为C级或D级的不得享受此项税收优惠政策[13] - 此项优惠政策适用于生产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特定业务收入占增值税收入比例达到50%的纳税人[13] 办理材料 - 首次申请税收优惠需提供《税务资格备案表》、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复印件、残疾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等备案资料[16] - 备案资料发生变化需在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变更[16] - 申请退还增值税时需报送《退(抵)税申请审批表》、《安置残疾人纳税人申请增值税退税声明》、社会保险费缴纳凭证及支付工资清单等资料[16][17] - 纳税人对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17] 申报时点 - 根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对应税款所属期进行申报[17]
巴中市三向发力,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既满足残疾人想干什么 又满足市场需要什么
四川日报· 2025-10-29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 巴中市通过一套“组合拳”策略大力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具体措施包括向内整合资源优化就业环境、向外聚力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推动创业、向下延伸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 [3][6][10] 残疾人就业现状与挑战 - 巴中市有3.3万名脱贫残疾人和3700名残疾人防返贫监测对象 [3] - 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中90%为农村人口,50岁以上占44% [3] - 已就业残疾人中70%为灵活就业,34%为异地就业 [3] 优化就业环境与整合资源 - 市县级残联与人社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动,通过上门服务、面对面沟通落实就业工作 [5] - 召开座谈会听取1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议以改进工作 [5] - 已有35个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2个单位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 [6] - 今年已定向开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岗位40多个,采取岗位推介等措施兜底安排30余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300余名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顺利就业 [6] 创业项目孵化与东西部协作 - 抓住浙川东西部协作机遇,整合援助资源实施“双业工程”创建行动 [6] - 建立创业专家库、项目库、人才库,完善孵化培育和项目监管机制 [7] - 建成(义乌—巴州)同行暖心社区、(东阳—南江)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兰溪—通江)残疾人农副产品商超等一批创业就业机构 [8] - (东阳—南江)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稳定安置74名残疾人就业,带动46名残疾人实现手工艺变现 [8] - 已发展市级残疾人创业就业机构10家,年经营规模达5600余万元 [9] 职业技能培训与订单式就业 - 采取全市选才、分片实施、统一补贴方式开展无人机操作、服装制作、电商等10余类职业技能培训 [10] - 构建职业培训“点单”体系,从残疾人“想干什么”出发,探寻市场“需要什么” [10] - 形成“企业下单+残联培训+送残入职”的就业闭环,例如今年专场招聘会现场签订劳务合同6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 [11] - “十四五”以来累计培训农村残疾人9000余人次,建成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111个,带动1000余名农村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11]
“十四五”湖北残疾人就业率提升4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 2025-09-24 07:58
政策与制度支持 - 构建健全的残疾人就业政策框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涵盖政策保障、重点群体支持、农村残疾人帮扶等领域[2]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中央及省级资金1.06亿元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1] 就业规模与质量成果 - 全省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1.4万人以上,残疾人就业率提升4个百分点[1]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过17%,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1] - 创建7家国家级“美丽工坊”,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 就业创业扶持措施 - 累计下拨转移支付资金4900万元,重点扶持135家残疾人就业创业机构、2400名自主创业残疾人和4000名残疾人技术能手[2] - 从资金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育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2] 重点群体就业服务 - 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建立“一人一档”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2] - 2024年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71%,较2021年的79.02%实现大幅增长[2] 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 - 采取生产劳动帮扶、实用技术培训、新业态就业帮扶等多种措施,帮助农村残疾人实现增收[3] - 全省31.57万农村残疾人通过种养加、灵活就业等形式实现稳定就业[3] - 开展“农机创业路自强借东风”生产劳动帮扶活动,创造收入超1500万元[3] 职业技能培训与提升 - 2021年至2025年8月累计开展残疾人培训8.61万人次,超过中国残联下达任务数的119.52%[3] - 开展云客服、电商直播、数据标注等新业态培训3800人次,建成各级培训机构184家[3] - 成功举办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涌现出一批残疾人非遗传承大师[3] 未来发展规划 - 将促进残疾人就业摆在“十五五”期间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4] -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4] - 发挥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示范带头作用,提升科技助残能力,以科技赋能促进残疾人就业[4]
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四种类型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2 09:00
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分类 软件产品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 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2] - 进口软件产品经本地化改造后销售 可享受同等退税政策 [2]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1〕100号文 [4] 融资租赁服务 - 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一般纳税人 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及售后回租服务 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可退税 [5]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6〕36号文 [7] 管道运输服务 - 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 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可退税 [8]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6〕36号文 [8] 飞机维修 - 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6%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9]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00〕102号文 [11] 按比例即征即退政策 新型墙体材料 - 销售自产新型墙体材料目录产品 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 [15]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5〕73号文 [15] 风力发电 - 销售自产风力发电电力产品 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 [15]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5〕74号文 [17] 资源综合利用 - 销售自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 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 退还比例30%-100% [17] - 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退还比例为70% [17] - 政策依据为2021年第40号公告 [19] 限额即征即退政策 安置残疾人就业 - 按安置残疾人人数限额退税 每位残疾人每月退税额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4倍 [19][21]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6〕52号文 [23] 其他退税类型 - 存在全额即征即退等特殊退税类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