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

搜索文档
中国滑雪人次达2605万的背后:这两大趋势正愈演愈烈
36氪· 2025-09-04 08:51
行业整体表现 - 全国滑雪人次达2605万 同比增长12.9% 创历史新高[3][7] - 实际参与人数1355万 同比增长5.9% 人均滑雪次数从1.80次提升至1.92次[3][7] - 全国运营雪场748家 较上年增加29家 其中室内雪场66家 户外雪场682家[5] 区域市场格局 - 吉林以376.3万滑雪人次居首 同比增长23.7% 河北319万人次(+11.15%)和新疆247万人次(+14.88%)分列二三位[7][8] - 陕西(+57.41%)、湖北(+37.14%)和吉林(+23.7%)成为增速前三省份[11] - 北京成为前十省份中唯一负增长市场(-4.26%) 主要受冬奥热潮减退及周边竞争影响[8][10] - 华北东北两大区域滑雪人次占比均超25% 合计连续两年超过全国总量一半[12] 室内滑雪场发展 - 室内滑雪场新增6家达66家 同比增长10% 占全部运营雪场8.82%[3][16] - 室内场滑雪人次563万 同比增长15.37% 占总人次21.61%[16] - 全球雪区面积前十室内滑雪场中国占七席 前五名全部位于国内[19] - 上海耀雪(6.5万平方米)和哈尔滨热雪奇迹(6.5万平方米)并列全球最大[17] 雪场类型分析 - 旅游体验型雪场567家(占比75.8%) 服务796万人次(占比30.56%)[20][22] - 城郊学习型雪场151家(占比20.19%) 服务1063万人次(占比40.81%)增速达11.78%[20][22] - 目的地度假型雪场30家(占比4.01%) 服务746万人次(占比28.64%) 同比增长13.03%[20][22] 基础设施状况 - 全国新增12条滑雪架空索道 总数达365条 分布在181家雪场[25] - 新增魔毯170条 国产脱挂式索道达67条 已超过进口数量[25] - 落差超300米雪场占比4.55% 贡献715万人次滑雪[23] - 雪道面积超100公顷的14家雪场(占比1.87%)承载全国18.46%滑雪人次[24] 用户行为特征 - 单板滑雪热度持续升高 核心客群集中在20-35岁[28] - 低频用户占比达42%(滑1-2次) 进阶用户(3-5次)占比28% 核心用户(6次以上)占比30%[30][31] - 客源地北京占比20.5%领先 广东(9.1%)、上海(7.8%)等南方地区需求显著[33] - 携程平台"滑雪+"产品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100% 南方城市预订滑雪酒店占比达90%[33]
真金白银促消费,延庆兑现581万元融合发展奖励
搜狐财经· 2025-08-16 10:15
政策奖励与资金支持 - 延庆区向15家企业发放总计超581万元的政策奖励以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动能 [1] - 奖励政策覆盖三大方向包括支持会奖旅游、文旅演艺项目、消费新活动和滑雪产业发展 [1] - 对推出文旅演艺消费新活动的企业给予最高250万元奖励 [1] - 部分政策采用"非申即享"兑现方式符合条件主体无需申报即可获得资金支持 [1] - 对超万人次的大型演唱会和国际赛事最高奖励100万元 [1] - 年销售额超500万元的研学线路和年销5万件特色文创产品最高奖励100万元 [1] - 为品牌首店提供单店最高60万元装修与租金补贴支持国货"潮品"首发活动单场补贴50万元 [1] 企业受益与项目规划 - 北京世园文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凭借"旅游+演艺"融合项目获得奖励计划以世园公园为核心打造创新消费IP [2] - 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引入更多高品质音乐节项目丰富延庆演艺市场 [2] - 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表示政策肯定"冰雪+文旅"融合模式将持续升级雪道体验和拓展四季运营 [2] 政策效果与消费数据 - 奖励政策直接带动消费近2.5亿元 [4] - 今年上半年延庆区实现净游客接待量1056.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63.8亿元 [4]
中产「三宝」,集体崩盘
创业邦· 2025-07-29 18:14
中产消费趋势变化 - 户外运动"三宝"(露营、骑行、滑雪)从热门转向退潮,社交平台出现大量"退坑"和低价转让内容 [5] - 中产消费偏好快速轮换,从网球、高尔夫转向露营、飞盘、马拉松,再到骑行和滑雪 [7] - 2023年中国千元以上中高端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15.1%,高端车型供不应求 [7] - 2023年11月滑雪门票团购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09%,2024年元旦假期冰雪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16% [9] - 中产品牌偏好从lululemon、始祖鸟转向萨洛蒙、昂跑、Hoka [12] 行业供需失衡 - 2023年国内新增自行车相关企业约148万家,同比增长110.6%,但高端自行车价格腰斩,库存压力大 [14] - 崇礼滑雪场从4个增至8个,雪具店遍地开花,但2023-2024雪季部分店铺日营业额仅60元 [17] - 滑雪教练供过于求,日本北海道华人教练日薪从8万日元降至3万日元 [18] - 预计2025年中国户外运动营地核心市场规模超2900亿元,但2023年露营行业已出现倒闭潮 [21][22] - 露营行业获客成本飙升,直播销售额从50-60万降至5000-3万,部分营地推出40元/人低价套餐 [22][23] 企业经营挑战 - 始祖鸟蛇年限定冲锋衣价格从炒至超2万元回落至8500元左右,lululemon入驻奥莱并打5-7折 [12] - 滑雪品牌2023年销量停滞或下滑30%-50%,部分品牌因库存压力暂停业务清仓 [17] - 自行车行业淘汰不专业从业者,需长期提供选配、维修、保养等专业服务 [30] - 露营行业经营时间受限,武汉中部地区一年仅约100天有效经营日,收益模型脆弱 [31] - 文旅行业需持续创新,单一业态生命周期仅1年左右,需不断更新换代 [31] 消费行为转变 - 中产消费从追求小众转向性价比,滑雪、骑行等高价运动被抛弃 [28] - 消费者收入预期下降,资产贬值影响消费积极性,新款滑雪装备销售遇冷 [28] - 部分消费者从"花钱堆人设"转向务实消费,如徒步登山等低成本活动 [26][28]
周末滑雪火了
投资界· 2024-12-23 11:28
滑雪消费市场现状 - 中国滑雪人口预计2025年达3亿人 其中80%为初学者 成为全球最大初级滑雪市场 [2] - 周末滑雪人均消费动辄超千元 隐性成本包括交通(拼车人均160-250元)、装备租赁(440元/次)、教练费(500元/小时)等 [3][4][5] - 资深滑雪者通过拼车(250元)、拼房(300元/两晚)、自备食物等方式控制隐性消费在700元内 但装备投入仍达8000元 [6] 冰雪经济产业链 - 23-24雪季滑雪人次2308万(+14.49%) 24-25雪季预计突破2600万 带动住宿(酒店预售量+224%)、装备(GMV+166%)、摄影等衍生消费 [10] - 滑雪装备呈现专业化升级趋势 滑雪板GMV同比增566% 资深玩家常备3-4块万元级雪板应对不同场景 [10] - 运动相机与摄影服务成新增长点 如"滑呗"APP单张照片售价14.99元 已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 [10][12] 国内滑雪场发展瓶颈 - 中国雪场数量719家超美国(487家) 但23-24雪季人次仅2308万(美国6040万) 渗透率仍低 [14] - 基础设施短板明显 存在缆车运力不足(排队4小时/滑行6小时)、雪道维护差等问题 部分雪场因故障导致游客失温送医 [16] - 暖冬现象延迟开板时间 人工造雪成本高(耗水耗电) 压缩营业周期 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 [17] 消费者行为特征 - 95后成滑雪主力 追求"出片"社交属性 愿为摄影服务付费(如00后文文单次照片消费200元) [10][12] - 南方消费者需承担更高成本 如上海游客赴崇礼单次行程花费5100元(含机票2000元+租车1500元) [6] - 技术进阶需求催生教练市场 专业教练时薪可达千元 月收入6万元 但行业存在无资质野教练乱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