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
搜索文档
《柳叶刀》:世界首例!AI 助力不孕不育夫妇成功怀孕,20年求子路终见曙光
生物世界· 2025-11-02 17:17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生殖医学中心,当医生对一对夫妇说出" 无精症 "诊断时,这意味着他们拥有自己的孩子的可能性几乎为 零。患有无精症的男性可能会接受手术,反复进行 睾丸穿刺,以 从中提取到精子,但这种手术往往不成 功,还可能导致血管问题、炎症或睾酮水平暂时下降。或者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人工检查以搜寻可用精 子,这不仅时间漫长而且价格昂贵,同样成功率很低。 因此," 无精症 ",被认为是男性不育症中最难治疗的类型,他们最终会被建议考虑使用捐赠精子或领养。 研究团队将 STAR 系统用于一对夫妇,他们组建家庭近 20 年,经过各种努力,始终未能成功怀孕。该男 性 39 岁,其 染色体正常、激素水平正常,但双侧睾丸萎缩伴微石症, 此前经历过多次人工搜寻精子和两 次睾丸穿刺取精手术,但仅找到极少量精子。该女性 37岁,其存在严重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她在四家生 育中心经历了 19 次取卵周期,仅获得过一枚可移植胚胎,但未能成功怀孕。 2025 年 10 月 31 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柳叶刀 》 (The Lancet) 发表了题为: First clinical ...
助力女性不孕症精准诊断:我国学者发布卵子与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缺陷系统分型与遗传图谱
生物世界· 2025-10-17 18:0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不孕症 影响全球 12.6%-17.5% 的夫妇 ,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体外受精 ( IVF ) 作为 主要 助孕方式, 近年 来, 卵子成熟障碍 、受精障碍及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等表型,被确认为导致反复助孕 失败 的重要 原因。 然而,由于表型分类未统一,且缺乏大规模队列研究,其遗传机制与临床诊断率仍不明确,制约了该疾病 的 精准识别与个体化干预策略的 推进 。 2025 年 10 月 16 日, 山东大学 陈子江 / 赵涵 团队联合中南大学/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林戈 / 郑伟 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唐淑妍 团队 ( 张常龙 、 郑伟 、 张鸿惠 为共同第一作者) , 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上 发表题为: Genetic architecture and phenotypic diversity of oocyte and early embryo competence defects in female infertility 的研究论文 。 该研究 首次系统性 提出" 卵子与早期胚胎 发育潜能缺陷 " (Oocyte and early ...
直播预告:科学认知辅助生殖技术为健康生育提供支持
人民网· 2025-07-29 13:20
辅助生殖技术政策支持 -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 各地陆续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1] 辅助生殖技术专家介绍 - 李蓉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兼生殖医学科主任 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并担任多个国家级生殖医学协会重要职务 [5] - 刘平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中国内地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和实验室技术奠基者之一 长期从事辅助生殖全面质量控制工作 [5] 辅助生殖技术科普活动 - 7月30日14:00至15:00将举办"人民好医生"科普直播 围绕辅助生殖技术等问题进行专家交流 [1] - 可通过人民好医生App或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收看直播 [6][7]
直播预告:规范使用辅助生殖技术 实现优生优育
人民网· 2025-04-29 10:30
辅助生殖技术发展与应用 - 辅助生殖技术从试管婴儿发展到多基因筛选、生育力保存等重大突破,帮助许多夫妇实现生育梦想并在优生优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 - 技术安全性保障及前沿突破方向是当前关注焦点 [1] -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和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的专家将就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科普交流 [1] 行业专家背景 - 黄国宁担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主导人类胚胎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作 [5] - 林戈作为国家卫健委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干细胞临床研究和生殖医学领域具有权威地位 [5] 技术传播渠道 - 直播通过人民好医生APP首页轮播图入口观看 [6] - 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提供APP下载路径 [7]
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在京启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1 11:11
3月29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琼海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 医院承办的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首席专家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同步开展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暨早发乳腺 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启动仪式,该联盟汇聚肿瘤科、生殖科、心理科等跨学科顶尖专家,联动医疗、科研、公益及媒体等多 方力量。启动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出席,并由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马飞教授宣读《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倡议》,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生育力保护支持和生命质量提升,探索具有中国 特色的恶性肿瘤防治方案。 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正式启动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成立,共建生育力保护平台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35.72万例,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位。相比美国,中国年轻乳腺癌比 例更高且发病呈上升趋势,且中位发病年龄提前15岁左右。年轻乳腺癌患者由于发病时年龄尚轻,超过50%年轻患者有主观生 育需求,但妊娠率仅不到5%。而在抗肿瘤治疗时,肿瘤患者需要直面化疗、放疗对卵巢功能的不可逆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