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ST新亚前三季度营收13.77亿元 强化主业经营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9:01
在化工材料方面,ST新亚高度重视自主研发与创新,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深 化客户合作,公司精准洞察其核心需求与痛点,提供定制化的胶粘剂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提升产品 品质与生产效率,共创更高附加值。依托多年深耕国内胶粘剂行业经验,ST新亚已成长为具备较强竞 争力的制造商,核心品牌SLD已入选广东省重点保护商标名录,并拥有多项自主研发专利。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自9月中旬以来,由于下游电解液和电池制造商的需求显著回暖,六氟磷酸锂价格 打破了长期的横盘整理态势,开启快速上行通道,近期出现了跳跃式上涨。值得注意的是,ST新亚早 在2022年就已前瞻性布局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持续在技术端发力,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升级与产品迭代 研发,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及高电压三元等细分市场电解液领域提前进行技术储备,相关产品性能居 于行业前列水平。控股子公司新亚杉杉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随着 产品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公司有望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充分受益于此轮行业回暖。 10月30日晚间,ST新亚(002388.SZ)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 入 ...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成都加力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6 11:41
今年前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0%,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 46.1%、71.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7%……一组数据,照见四川成都的奋进之姿和发展之势。 人民日报记者 张帆 宋豪新 建立园区首席顾问制度、设立市级园区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开辟园区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优 先保障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用地……成都市8部门联合出台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为更多项目落 地提供优质土壤。 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今年前8月,各园区共计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54个, 总投资4971.64亿元。各园区内规上工业企业上半年累计达4405家。目前,成都正加快培育形成电子信 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1条千亿元级重点产业链和1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服务质效提升,企业发展舒心——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 方向""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产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全 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能级。 龙头项目带动,园区强筋壮骨—— ...
成都加力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16
"政策很务实、很给力!"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说,公司落地成都的第8.6代AMOLED(有源矩 阵有机发光二极体)生产线项目工艺设备较原计划提前4个月开始搬入,创下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 新纪录。 建立园区首席顾问制度、设立市级园区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开辟园区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优先保 障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用地……成都市8部门联合出台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为更多项目落地提 供优质土壤。 今年前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0%,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 46.1%、71.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7%……一组数据,照见四川成都的奋进之姿和发展之势。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 向""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产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全力提 升特色优势产业能级。 龙头项目带动,园区强筋壮骨——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旁,空客公司面向全球的飞机"一站式"服务中心里,一架退役飞机上的可用航材被工 作人员细细拆解。 "中国商飞、空客等'链 ...
上海,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4-23 22:10
优势领域增势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兴领域投资潜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一季度,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电子信息产 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7.6%,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带动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3.4%。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锦程 一季度,上海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先导产业持续发力。数据显示,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全年 加快2.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2.6%,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增长9.0%。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据统计,一季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7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3.2%,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8.9%,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2.8%。 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8.6%,半导体存储盘产量增长18.4%,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10.8%。 上海市统计局4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