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达安基因间接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广药集团
证券时报网· 2025-11-17 22:16
11月17日晚,达安基因(002030)公告,2025年11月15日,广州金控集团、广州健康产投与广药集团签 署了《关于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达安基因是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集临床检验试剂、仪器和配套耗材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 国有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 2025年前三季度,达安基因营收5.035亿元,同比下滑14.81%,净利润亏损1.415亿元,同比增长 71.85%。 截至11月17日收盘,达安基因股价为6.9元/股,总市值96.84亿元。 达安基因表示,广州金控集团、广药集团均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控制的企业,本次交易若成功实施,不会 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广永科技,广永科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 量不变,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公告显示,本次协议转让的对价按照6.47元/股计算,合计约为9.08亿元,本次交易的最终总对价金额及 付款安排将以正式交易文件为准。 达安基因表示,本次签署的《框架协议》系相关各方就建立合作关系而签署的框架性协议,待《框架协 议》约定的先决条件达成后,相关各方将另行签署正式交易文件。除此 ...
手握新“王牌”,江苏“黑马”三天两度部署
36氪· 2025-11-12 11:33
城市品牌与形象提升 - 泰州足球队以黑马姿态成功夺得苏超冠军,创造了建市近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破圈爆点,为城市带来巨大流量并展现奋进形象 [1] - 城市正积极打造“冠军之城”新地标,建设冠军奖杯打卡点,并随处可见“苏超冠军城 泰州欢迎您”等宣传标语 [1] 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 - 当地政府强调按照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既定安排,目标是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和发展增量 [1] - 在进博会期间于上海举行产创融合推介会,现场签约16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达75.1亿元,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3] 交通基础设施推进 - 泰州正致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为骨干的“十”字形高铁网络逐步落地 [3] - 今年泰州市铁路建设计划投资71.2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6.4亿元,铁路建设投资位居江苏省前列 [3] 产业融合与招商引资 - 政府计划推动体育与文化、康养、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并寻求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在“铁路+旅游”产品等方面合作 [2][3] - 手握“苏超冠军”城市名片,泰州期望打开更大想象空间,实现从赛事出圈到城市出彩的转化 [3]
2024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8 18:17
技术转移与协同发展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265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5.5% [1] - 2024年吸纳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为755.3亿元 [1] - 河北省推动“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上升 [1] 雄安新区科技创新进展 - 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入驻企业超过200家 [5] - 河北省支持雄安新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超3.7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城市等领域 [5] - 河北雄安多少定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AI隔空量体系统,10秒采集18项人体数据,准确率99%,智能制版技术降低70%人工成本 [3] - 容城服装产业年产能超亿件,AI技术解决人工制版效率低(日最多20套)和人工量体返工率高(达15%)的痛点 [3] - 公司3D虚拟试衣、AR试衣镜等技术已在全国多家线下旗舰店应用 [3] 沧州生物医药产业承接 - 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66家,其中京津企业48家,吸引上市公司13家、中国医药百强企业6家 [5] - 园区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超228亿元 [5] - 沧州累计签约京津项目329个,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4家,总投资超1800亿元 [6] - 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将10个产品生产转移至沧州,包括抗肿瘤原料药氟尿嘧啶 [5]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 - 河北省吸引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京津优质技术转移机构设立分支机构 [7] - 建设15家中试示范平台,累计承接京津技术成果中试转化项目超100项,成功孵化科技型企业37家 [8] - 通过场景专项等措施,推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新技术在河北首试首用,打造“空天信息+水利”等跨区域协同示范场景 [7] - 吸引北京智眸科技、七腾机器人等科技企业落户河北,形成“场景引技术、技术带项目、项目聚产业”的循环 [7]
打造航空物流创新标杆
苏州日报· 2025-11-04 08:03
业务模式创新 - 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启用,实现“家门口空运” [2] - 采用“安检前置、查验前置、服务前置”模式,将上海机场关键流程迁移至苏州 [4] - 货物在苏州本地完成安检、报关、查验全流程,物流时效提升12至24小时,地面成本降低10%至30% [2] 运营数据与规模 - 截至10月26日,苏州前置货站已完成出口业务295票,货重178.3吨,货值1184万美元 [1] - 服务生产企业46家,货物出口至意大利、日本、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 [1] - 货站面积2700平方米,由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港航集团与上海机场集团、中国东航集团联合打造 [1] 技术驱动与监管协同 - 开发全国首个跨关区智能监管平台“沪宁海关前置货站联网监管平台”,实现“一次查验、两地互认” [5] - 使用安全智能锁,无预警货物在浦东机场的电子解锁时效提升85%以上 [4][5] - 运输车辆配备6个摄像头、GPS定位与电子围栏,实现全程可视化追踪 [6] 企业效益与成本节约 - 颐坤生物出口至印尼雅加达的综合成本降低20%,通关时效提升近一倍 [7] - 三星电子苏州工厂因物流时间缩短,每月节省近10万元隐性成本 [8] - 生益科技货物运输环节减少3个,损耗率下降近50%,每月可节省6万多元 [8] 产业适配与供应链优化 - 货站配备-40℃至25℃温控设备及100级海关高等级无尘查验室,满足生物医药等特殊货物需求 [7] - 苏州作为外贸大市,年进出口总值超2.6万亿元,超过40%的出口货物依赖空运 [1] - 该模式优化长三角航空资源配置,尤其利好对时效敏感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9]
新加坡三季度增速回落复苏态势延续
经济日报· 2025-11-01 06:10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加坡2025年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2.9%,增速较二季度的4.4%放缓,但高于市场预期的2%,显示出经济在复杂全球环境中的扩张态势和韧性 [1] - 经季节性调整后,三季度经济按季度环比增长1.3%,略低于二季度的1.5%,但仍延续复苏态势 [1] 整体经济运行 - 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较二季度明显放缓,主要受制造业、建筑业等关键产业增长乏力拖累 [1] - 经济环比增长1.3%,显示出适应能力和复苏动能的延续 [1] 制造业表现 - 三季度制造业同比增长近乎停滞,远低于二季度5.5%的增速,主要因生物医药制造和普通制造业集群产出下滑 [1] - 制造业三季度环比增长6.1%,显示出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并逐步释放复苏动能 [1] 建筑业表现 - 三季度建筑业同比增长3.1%,较二季度增速大幅放缓,公共与私人部门建筑产出的增加为行业增长提供支撑 [2] - 三季度建筑业环比收缩1.2%,与二季度环比高增长形成反差,反映出行业面临阶段性市场挑战 [2] 服务业表现:贸易相关部门 - 批发和零售贸易部门、运输和仓储部门三季度同比增长2.5%,较二季度4.9%的增速明显下降,受全球贸易环境变化和国内消费市场调整冲击 [2] - 两大部门仍维持正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2] 服务业表现:核心部门 - 信息和通信、金融和保险、专业服务等核心服务部门三季度同比增长4.4%,与二季度4.3%的增速基本持平,表现稳健 [2] - 增长得益于信息技术服务、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强劲表现,体现了在全球数字经济与金融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 服务业表现:其他部门 - 住宿和食品服务、房地产、行政及支持服务等其他服务部门三季度同比增长4.1%,与二季度4.0%的增速基本持平,保持稳定发展 [3] - 国际游客数量回升带动住宿行业显著增长,国内消费市场的平稳运行为这些部门提供支撑 [3] 政策环境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决定维持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区间的斜率、宽度和中点不变,以平衡潜在通胀风险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3]
投资两家企业同日上市,武创投、武汉基金迎双喜
搜狐财经· 2025-10-29 18:53
新闻核心事件 - 武创投与武汉基金投资的禾元生物和西安奕材两家企业于10月28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占据科创板成长层首批3家新注册企业中的两席 [1] 禾元生物 - 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稻米造血”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利用水稻胚乳细胞提取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3] - 其技术是对传统依赖献血提取人血清白蛋白方式的颠覆式创新,有望重塑全球白蛋白药物产业链 [3] - 公司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已于2025年7月18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3] 西安奕材 - 公司是国内12英寸半导体硅片领域的龙头企业,该产品是先进制程芯片制造的基石 [3] - 基于五大核心工艺组建全球研发团队,产品品质已获得中芯国际、华虹、台积电等头部芯片制造厂商认可 [3] - 至2024年底,公司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已达到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 [3] 武创投与武汉基金的投资策略 - 今年以来积极探索一级半市场投资,挖掘合作机构项目库中的优质项目资源 [4] - 通过光谷生物产业基金、东湖高新硅谷天堂基金等多只基金对禾元生物开展多轮接力投资 [4] - 通过武汉天堂硅谷恒新创业基金参与投资西安奕材,并与奕斯伟集团开展深度合作 [4] - 禾元生物和西安奕材是其参投基金项目中的第86和87家挂牌上市企业 [4] 未来发展重点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支持 [4] - 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4]
海南产经新观察:兴产业,儋州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0:47
产业投资与项目签约 - 儋州今年以来签约产业项目102个,固定资产投资约383亿元[1] - 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海南专场活动中,儋州有10个标志性项目现场签约[1] 石化新材料产业 - 以产业链“链主”海南炼化为依托,承接一批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洋浦化工园区[3] - 成功落地项目包括山东京博年加工200万吨沥青项目及10万吨/年POE新材料标杆项目、湖南石化17万吨/年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奥克化学20万吨/年环氧衍生绿色能源新材料项目、河南省济源鸿辛橡胶15万吨/年绿色低碳湿法混炼纳米复合橡胶项目[3] - 通过项目精准落地,实现石化新材料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提升产业链完整性、协同性与核心竞争力[3] 新能源产业 - 以“海上风场资源禀赋+装备制造+国际市场”为发展思路,打造海上风电及其装备制造全产业链[4] - 利用洋浦港口优势支撑面向东南亚的新能源产业市场[4] - 已落地四川东方电气、上海远景能源、上海电气、江苏亨通海缆等多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4] 数字经济产业 - 打造全国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数据跨境场景应用持续落地[5] - 落地润泽国际信息港智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吸引桉菏数产等链主企业入驻开展“来数加工”业务[5] - 桉菏数产建立数字贸易一体化集栈,33家数字贸易企业注册落地儋州[5] 健康食品产业 - 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双15%”所得税等核心政策[5] - 引进黑龙江大庄园牛羊肉、北京东颐食品、江西煌上煌、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京粮、河南锅圈、山东龙大等一批健康食品企业[5] 生物医药产业 - 紧密衔接海南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制定《儋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布局医药原辅料核心基地[5] - 已吸引青岛海智源IPE、万特制药洋浦制药基地、合肥特菲创新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5] 未来发展方向 - 儋州将以产业转移发展活动为契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持续引进优质项目[6]
突破四万亿!上海GDP增长5.5%!
天天基金网· 2025-10-22 18:41
热点新闻 -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4] - 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4] - 上海金融市场表现活跃,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5] - 高盛报告预计MSCI中国指数未来两年有30%的上涨空间,认为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6] 数据复盘 - 2025年10月22日两市主要指数调整,上证指数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62%,创业板指下跌0.79% [9] - 当日两市成交金额为16679亿元,较昨日缩量2000多亿元 [10] - 行业表现方面,石油石化、银行、家用电器等板块涨幅居前,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农林牧渔等板块跌幅居前 [13] 后市观点 - 市场成交量从十一后的2.5万亿降至上周的2.0万亿,本周继续缩量至约1.66万亿,需对3900点保持警惕,并关注对3731点压力位的反复测试 [16] - 资金在节后呈现流出及高低切换态势,策略上应保持调整预期,关注中低位个股和补涨的科技股,避免追高 [17] - 个股操作应区分兑现期与建仓期,兑现期个股高位风险大,总趋势向下;建仓期个股低位价值凸显,总趋势向上 [20]
GDP增长5.5%!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产业快速增长 上海经济实现奋力一跳
财联社· 2025-10-22 09:54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上海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1] - 全市GDP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3]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4]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6]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7]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9] - 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 [9] 金融市场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 [11] - 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 [11] -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11][12] - 全市证券营业部成交额增长95.2% [12]
GDP同比增长5.5%!上海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2 09:41
地区生产总值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同比增长3.9%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同比增长0.9%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2] 第三产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引领第三产业增长 [3]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6.75亿元,同比增长5.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274.66亿元,同比增长3.2% [3]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 [4]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3%,增速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3个百分点 [4]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2%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5] - 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 [5] 金融市场与财政 - 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6]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6]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6] 价格指数与居民收入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 [7]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 [7]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增长5.4% [7] -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