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配

搜索文档
美印开打,印度迎来难兄难弟,印专家直言:中国可当印度的保护神
搜狐财经· 2025-08-17 09:38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 - 美国因印度通过低价进口俄罗斯原油并高价出口成品油的行为,决定大幅上调对印关税档位,导致印度出口企业承受巨大压力[2] - 具体加税幅度尚未最终确定,但已直接影响依赖美国市场的印度出口产业链[2] 印度的应对困境 - 印度曾尝试对美杏仁、苹果等产品报复性加税但效果微弱,全面升级贸易冲突恐招致更严厉反制[4] - 通过WTO诉讼或行政手段限制在印美企均不可行,因印度IT外包、仿制药、电子装配等行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及审批[4] - 印度对美服务贸易顺差显著,但制造业链条薄弱,关键领域如制药需FDA认证、IT外包依赖美国客户续约、电子行业需美国高端零部件[9] 印度寻求多边合作 - 巴西总统卢拉与莫迪商讨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亿美元,并强化南共市与印度贸易安排,但巴西自身经济疲软难以提供实质性支持[6][7] - 印度媒体对比美国与越南、印尼等国顺利达成贸易安排,凸显印度在贸易谈判中的被动地位[9] 中印合作可能性 - 印度学者指出美国对印度加税时顾忌较少,促使印度考虑通过访华谈判建立绕开美国的贸易通道[11] - 潜在合作领域包括经贸通道、边境管控、产业链互补及金融结算,以降低对美市场依赖[11] 行业影响与企业应对 - 印度企业面临出口定价调整、在美仓储成本增加及订单外迁至第三方国家贴牌等策略选择[15] - 尽管印度政府大力补贴本土制造,但关键环节对外依赖度高,关税冲击迅速传导至企业利润[15] - 手机、家电、仿制药等行业被迫加强法务合规及客户沟通以应对关税变化[15] 结构性贸易问题 - 印度在四方安全对话和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中左右逢源,但在实际贸易冲突中因能源套利与对美技术依赖陷入两难[13] - 关税政策同时体现政治自主与经济成本,印度需通过硬实力或备用贸易通道缓解压力[17] 舆论与策略动向 - 印度国内舆论分化,部分主张强硬应对而部分建议暂避锋芒,莫迪政府正评估访华等替代方案以获取谈判筹码[17]
“对等关税”重压东盟:“配角”撬动地缘经济重组?丨南洋飞语
第一财经· 2025-08-10 19:18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5日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设定10%基准税率并授权动态调整 对"转运规避"行为加征40%惩罚税 [1][2] - 欧盟和日本获得约15%的专门税率 东盟国家因议价能力不足被征收18%-40%不等的差别税率 [1][2] - 政策核心是通过关税手段迫使贸易伙伴让步 建立"动态平衡"机制而非单纯互惠减税 [2] 对东盟国家的行业影响 - 越南电子装配/家具/纺织三大行业受20%关税冲击 2024年对美1235亿美元顺差面临压缩 影响数十万产业工人就业 [3] - 泰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受19%税率影响 订单可能向墨西哥转移 春武里府工业园区空置率承压 [3] - 菲律宾农产品(菠萝罐头/香蕉干)面临19%加税 外汇收入骤降 [3] - 柬埔寨服装出口被严重挤压 短期缺乏宏观应对工具 [3] 产业链应对策略 - 东南亚代工厂加强供应链可追溯性 试点区块链和数字产品护照方案 引入第三方审计 [4] - 部分企业考虑将汽车电子/电池配套产能转移至墨西哥 利用USMCA原产地规则进入美国市场 [4] - 印尼通过吸引美资进入关键矿产与电池产业链寻求缓冲 其棕榈油/生物柴油/镍产品对美依赖度有限 [4] RCEP的潜在对冲作用 - RCEP已覆盖92%商品零关税 2024年东盟内部贸易额同比增长7% [6] - 原产地累积规则允许15成员国零部件"拼单" 降低跨境装配成本 助力供应链再平衡 [6] - 亚开行测算RCEP全面实施后 2030年可为成员年增2450亿美元实际收入(约0.6%增幅) [7] 中长期挑战 - RCEP难以快速对冲美国市场缩水 老挝/柬埔寨需10年过渡期 中小企业难满足多边规则要求 [7] - 东盟内部消费结构偏中低端 无法短期吸纳因附加税流失的高端订单 [7] - 关税政策加速贸易与安全议题绑定 如泰国-柬埔寨冲突导致美国暂停关税谈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