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殖
搜索文档
长寿区“爱尚重庆·购在长寿”2025金秋消费季活动圆满收官
搜狐财经· 2025-10-09 00:51
活动核心成果 - 活动实现总销售额1319万元,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消费提升30% [1] - 活动采用“政府引领、平台支持、商户让利”模式,达成“市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城市聚人气”的核心愿景 [18] 参展企业与品牌表现 - 华为汽车展出问界M7、M8、M9三款车型,其鸿蒙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受到家庭用户关注 [13] - 长安汽车的启源A07和Q07车型因超长续航与越野性能成为活动中销售最快的品类 [13] - 宗航车城的雅迪电动车新款车型凭借长续航电池与智能防盗系统获得消费者好评 [10] - 重庆市长寿区侠客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虾田香米通过“虾稻共生”绿色模式实现产品“零农残” [10] - 艾米洗衣展示环保洗衣剂与智能干洗技术,其“低温护衣、除菌率99%”的效果受到市民称赞 [10] 本土品牌与产业联动 - 活动为70个参展商户提供展示窗口,借助线下展销与线上直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影响力 [21] - 活动串联文旅、餐饮、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尤其是汽车、电动车)等多领域,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20] - 本土品牌通过活动积累客户资源与口碑,品牌间达成合作意向,推动形成本土商业良性生态 [22] 特色展区与创新展示 - 河塘残疾人创业团队展示手工编织篮与刺绣挂件,该团队作为“残疾人阳光阳光就业帮扶基地”已帮扶200余名残疾人就业增收 [7] - 长寿区麟燕艺术培训有限公司的牡丹画展区作品《牡丹花》系列受到绘画艺术爱好者关注,有的当场敲定收藏意向 [9] - 80岁民间发明家张淮展示其编写的《青少年发明创造实用技法》新书,并现场演示技法及赠送其发明的“几何作图王”产品 [9]
焦点访谈|世界屋脊上的民生答卷
央视网· 2025-08-03 21:20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1] - 2019年底西藏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5%以上 [12] - 2024年西藏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 嘎拉村乡村振兴案例 - 嘎拉村通过278亩野生桃树发展桃花节旅游,成为村集体最大收入来源 [3] - 2015年广东援藏队投入资金超千万元建设小康示范村,2017年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5] - 2024年嘎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2万元,全村总收入14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00万元 [9] - 村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包括桃花经济、采摘园、土地流转、种养殖和运输队等 [5] 四季吉祥村民生改善 - 2024年建成幸福驿站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65家日间照料中心覆盖西藏 [14] - 援藏产业园提供就业机会,村民扎西罗布从收银员晋升为后勤负责人 [16] - 政府提供创业资金扶持,扎西罗布爱人在镇上开设店铺经营多种业务 [18]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升级 - 318国道带动嘎拉村旅游发展,形成"西藏桃花第一村"品牌 [3] - 运输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达瓦坚参通过村运输队获得稳定运输订单 [7] - 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 [14]
内蒙古民众务工新变化:“顾家增收两不误”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9:58
就业模式转变 - 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出现外出务工向本地就业转变趋势 农民理性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以实现顾家与增收双重目标 [4] - 54岁居民何全有通过街道就业服务站获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成功入职当地机械公司担任设备操作员 此前因年龄问题被外地企业婉拒 [1] - 52岁村民杨文海从鄂尔多斯周边地区流动务工转为在村集体网片厂工作 收入稳定性显著提升 [1][3] 村办企业发展 - 伊金霍洛旗查干日格召村村委会与煤炭企业合资建立网片厂 吸引有手艺的农民加入 调整了村产业结构并增强集体自我发展能力 [1][4] - 村办企业使当地农民获得年底分红 每户至少增收1000元以上 同时提供双休等企业福利 [4] - 苏布尔嘎镇种养殖企业吸引农民加盟 饲养员岗位月基本收入达7000元 工作强度适中且能兼顾家庭 [4] 收入与福利提升 - 网片厂采用计件工资制 员工月收入最高达1.8万元 最低也能保证1万元水平 [3] - 就业者通勤距离大幅缩短 杨文海工作地点距家仅1公里 能有效照顾上学子女 [3] - 财务等岗位员工享受企业双休制度 并可安排周边地区旅游活动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