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氢能

搜索文档
16.4℃ 去年平均气温再创新高 四川多管齐下应对气候变化,积极谋划绿色低碳转型
四川日报· 2025-06-26 08:21
气候变化与四川气温记录 - 2024年四川平均气温16.4℃,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刷新2023年16.1℃的纪录 [1] - 气候变化以变暖为主要特征,成为全球最紧迫挑战之一 [1] 水泥行业绿色转型 - 水泥行业是四川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 - 巴中海螺水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提升8% [2] - 自贡金龙水泥利用水泥回转窑技术减少燃料使用量,实现固体废弃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2]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四川着力发展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绿色氢能等绿色低碳产业 [3] - 加快建设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和全球重要影响力光伏产业基地 [3] - 首个大规模水电解制氢项目投入运营 [3] - 2023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投资占比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3] 能源与交通领域转型 - 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消纳比重超70% [3] - 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5.3% [3] - 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超过90% [3]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40万辆 [3] 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 四川印发《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4] - 产品碳足迹是促进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重要机制 [4] - 碳排放权累计交易额突破10亿元 [4] 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 - 推动成都、广元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4] -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4] - 累计建设14个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站,形成全国首个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网络 [4]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推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绿色转型 [5] - 加强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5] - 加快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5] -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5]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四川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3:10
人工智能产业 -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在芯片设计、机器人关节研发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2] - 卡诺普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覆盖超80%的工业场景 [2] - 2025年3月19日四川集中展示发布"四川造"人形机器人、机器犬等产品 [2]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展双轮足机器人爬楼训练 [4] 低空经济及无人机产业 - 四川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区,形成涵盖研发制造、整机组装、飞行控制的产业链 [2] - 沃飞长空科技计划2025年进行载人飞行试验,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2026-2030年开启商业化试运营 [3] - 成都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涌现中航(成都)无人机等龙头企业 [5] - 纵横股份作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6] 绿色氢能产业 - 四川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及科研院所超150家,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3] - 东方电气等企业在燃料电池、制氢装备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部分产品国内领先 [3] - 攀枝花开建全国首个光解水制氢商业化项目 [4] - 厚普清洁能源公司受益于氢能产业链完善,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8] 产业发展模式 - 四川利用复杂地理环境作为机器人、无人机产业的天然试验场 [5] - 通过"链式"生长培育产业生态,如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联合精密制造、芯片企业打造AI生态链 [6] - 推动产学研融合,纵横股份与高校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6] - 成立首期200亿元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天府科创贷"发放贷款超200亿元 [9] 政策支持 - 四川新组建总资产超3900亿元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 [8] - 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引行动,吸引氢能企业完善产业链 [8]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8] - 提出提升金融供给包容度,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金融服务体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