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动机制造
搜索文档
长八甲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完成鉴定试车
科技日报· 2025-10-22 07:53
系统简化是该型发动机的另一大亮点。例如气路系统的优化,显著简化了测发操作流程,有效提升了测 发效率。该型发动机还进行了多项减重设计,有效减轻了发动机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提升了火箭运载能 力。 据介绍,该型发动机将于明年配套长八甲火箭,进一步提升火箭的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21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10月18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 鉴定试车。这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据悉,此次试车严格按照四倍工作循环流程开展,自9月22日起,历经4次试车共9次点火,覆盖不同工 况,全面验证了发动机在复杂条件下的工作性能、结构可靠性及各组件工作适应性。 一院长八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YF-75DB氢氧发动机得到了改进升级。传统发动机依赖火工 品,一般只能点火两次,而YF-75DB氢氧发动机采用先进的火炬点火方式,不仅省去火工品测试安装环 节,提升了测发效率,缩短了测发周期,还使其具备多次点火能力,可在主任务结束后,实现末级主动 快速离轨,有效减少太空垃圾。 ...
力擎二号液氧煤油发动机核心部件试车成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3 06:02
公司技术突破 - 自主研制的力擎二号11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半系统试车圆满成功 所有核心指标均一次性达成[1] - 半系统试车产品涵盖涡轮泵 燃气发生器 阀门等关键部件 重点验证心脏部件功能性能及起动系统 点火系统等设计工艺方案可行性[1] - 此次成功为本月底在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开展的整机试车筑牢根基[1] 技术细节与创新 - 力擎二号发动机作为力箭系列可重复使用火箭一级发动机 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组合和燃气发生器循环等多种先进技术[1] - 研发团队攻克氧泵和燃料泵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并围绕核心技术已布局多件专利[1] 行业影响 - 此次突破为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研发迈出坚实一步 有望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新的高度[1] - 技术成果为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
科宇航力擎二号11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半系统试车成功,本月底将开展整机试车
快讯· 2025-08-04 08:14
公司技术进展 - 中科宇航自主研制的力擎二号11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半系统试车于近日取得成功 所有核心指标均一次达成[1] - 半系统试车产品包括除推力室之外的涡轮泵 燃气发生器 阀门 起动系统 点火系统以及总装管路[1] - 本月底将在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开展整机试车[1] 产品应用定位 - 力擎二号发动机为力箭系列可重复使用火箭一级发动机[1]
精工铸就“火箭心” 创新育出工匠才——专访全国技术能手何小虎
科技日报· 2025-07-18 10:10
行业技术突破 - 将产品精度提升至0.02毫米,解决75项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难题,申请各类技术专利25项 [1] - 在非精密环境中实现微米级精度控制,首次试加工合格率达到100%,推翻原有工艺方案并优化加工流程 [3] - 提出"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和"首件标定参数法"两大新方法,技术方法推广应用于同类型产品加工 [3] 人才培养模式 - 工作室采用"师带徒""老带新"模式,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快速培养新人 [6] - 通过项目攻关和创意成果评比锻炼新人,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6] - 近两年完成20多项院级以上攻关课题,申请32项发明专利,培养出高技术水平的"95后""00后"人才 [7] 职业教育建议 - 职业教育应融入新质生产力内容,结合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形成教学案例 [8] - 扩大校企融合,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让学生提前学习企业先进技术 [8] - 推广"双导师"培养模式,招收具有工程师和教师双重经历的人才 [8] 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 团队聚焦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化制造领域,重点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及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5] - 在数字化制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传统制造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5]
从90吨到140吨 “液体动力”助可重复使用发动机技术迭代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9:40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2024年12月8日,9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首台整机点火成功,标志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1] - 2025年4月26日,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首次整机试验圆满成功,标志中国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两款新型动力产品具有大推力、高推重比、可重复使用特点,为航天强国建设和商业火箭发射提供驱动力 [1] 产品应用与行业影响 - 9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新型喷注器、轻质高转速涡轮泵新技术,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大运力商业火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14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是中国目前最大推力的开式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大运力火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公司将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雄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航天发展的动力,加速推进可重复使用发动机技术迭代 [1] 研发机制与创新能力 - 公司做好基础前沿及颠覆性技术布局,建立技术极限摸底、研发极速迭代、产品极致改进的工作机制 [2] - 在制造工艺上,科研团队充分发挥3D打印技术优势缩短研制周期与制造复杂结构,主要组合件中均有3D打印工艺零件 [2] - 在试验能力上,编制试验数据快速分析工具群,实现试验结束半小时内完成所有必要数据分析,极大提升分析精度和试验效率 [2] 发展战略与体系构建 - 公司聚焦发展航天、动力先行使命,把发动机加速研制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 公司强化基础前沿技术布局和攻关,构建适合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 [2] - 公司培育发展壮大具有液体动力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实现双向奔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