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高层会议首次提出“航天强国”,军工ETF龙头(512680)盘中冲高涨超2%,成分股航天智装20cm涨停,中国卫星、航天科技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0-24 13:15
规模方面,军工ETF龙头近2周规模增长4944.71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 额方面,军工ETF龙头近2周份额增长3.36亿份,实现显著增长。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军工ETF 龙头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4.12亿元。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军工ETF龙头场外联接(A类:003017;C类:005693;F类:021948)把握机会。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近日,第七届天津直博会聚焦低空经济与国产直升机技术突破。展会设立低空经济展示区,推动21个重 点项目签约,覆盖研发制造与运营全链条,凸显国产直升机全域作战能力与低空经济投资潜力。 中信建投指出,军工行业呈现三大增长曲线:国内需求以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为主要驱动 力;信息化智能化作战底座建设加速;军贸需求受区域冲突催化有望爆发。行业正从"量价齐升"过渡 到"量增价稳"阶段,由"平台放量"转向"建体系、补短板、走出去",重点关注AI赋能的智能化作战底 座、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及无人系统等方向。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4日 09:38,中证军工指数(399967)强势上涨2.16%,军工ETF龙 ...
长八甲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完成鉴定试车
科技日报· 2025-10-22 07:53
系统简化是该型发动机的另一大亮点。例如气路系统的优化,显著简化了测发操作流程,有效提升了测 发效率。该型发动机还进行了多项减重设计,有效减轻了发动机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提升了火箭运载能 力。 据介绍,该型发动机将于明年配套长八甲火箭,进一步提升火箭的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21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10月18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 鉴定试车。这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据悉,此次试车严格按照四倍工作循环流程开展,自9月22日起,历经4次试车共9次点火,覆盖不同工 况,全面验证了发动机在复杂条件下的工作性能、结构可靠性及各组件工作适应性。 一院长八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YF-75DB氢氧发动机得到了改进升级。传统发动机依赖火工 品,一般只能点火两次,而YF-75DB氢氧发动机采用先进的火炬点火方式,不仅省去火工品测试安装环 节,提升了测发效率,缩短了测发周期,还使其具备多次点火能力,可在主任务结束后,实现末级主动 快速离轨,有效减少太空垃圾。 ...
“一箭三星”!商业航天概念走强,国防军工ETF(512810)溢价不止,近6日连续吸金合计逾7300万元!
新浪基金· 2025-10-20 11:21
板块及ETF表现 - 10月20日早盘国防军工板块局部活跃,商业航天概念走强,中国卫星领涨逾4% [1] - 中航光电、中航西飞等多只权重股下跌拖累板块整体表现 [1] - 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一度上涨近1%,随后震荡下行翻绿,但持续溢价交易显示买盘资金相对强势 [1] - 截至10月20日11:07,国防军工ETF价格为0.683元,下跌0.001元,跌幅为0.15% [2] 行业催化剂与市场观点 - 10月19日,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采用“一箭3星”方式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 - 10月16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 [3] - 中航证券研报预计,到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制造端市场空间规模可达250亿元至460亿元 [3] -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国防军工行业或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主机厂关注下一代装备,“十五五”将开启初次增长 [3] - 信息化/智能化领域随新装备列装快速扩容,无人/反无武器预计2025年起快速兑现 [3] - 中东军贸市场格局变化带动中国潜在需求扩大,叠加“十四五”收官及“十五五”规划预期落地,三季度业绩明显改善 [3] 资金流向 - 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国防军工ETF(512810)已连续6日获净申购,金额合计7371万元 [5] 投资标的覆盖范围 - 国防军工ETF(512810)覆盖“可控核聚变+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等诸多热门题材 [6] - 该ETF是融资融券标的和互联互通标的,被视为一键投资国防军工核心资产的高效工具 [6]
我国在文昌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海南日报· 2025-10-17 11:05
海南日报文城10月16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通讯员 程楠)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6日9时 33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 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0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 2025-10-17 05:57
本报海南文昌10月16日电 (记者董泽扬、刘诗瑶)北京时间10月16日9时33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 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 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0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面对高密度发射 长八甲火箭发射队如何“多线并行”?
新华社· 2025-10-16 14:43
发射效率提升策略 - 创新采用“测试与发射脉动”模式,实现火箭转场与下一枚火箭进场准备的无缝衔接,大幅缩短发射时间间隔并最大化利用发射场工位资源 [1] - 建立精细化定岗定员机制,选择一专多能的操作人员,通过每日调度将任务安排精确到一小时乃至半小时 [1] 资源协同与流程优化 - 通过空间协同管理,在多型号火箭并存于同一厂房时,协调大功率设备使用时段及噪声较大工作,避免工序冲突和干扰语音调度系统 [2] - 不同型号火箭团队清晰掌握彼此人员安排与工作进度,实现高效协同作业 [2] 硬件设施与产能扩张 - 新建垂测平台实现两枚火箭并行测试,使总装测试能力翻倍 [3] - 新平台将长八甲火箭年发射能力从10发提升到20发,以更好满足未来高密度发射需求 [3] - 通过动态调整设备生产发运节奏,物料供应与现场需求无缝衔接,发货时间压缩了4个月 [3]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0次发射圆满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4:20
同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商业化发射比例持续提升,载荷覆盖通信、遥感、导航等多个领域。执行本 次任务的长八甲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具备经济性、高适应性等特点,已多次承担卫 星互联网组网发射任务。本次发射是长八甲火箭自今年首飞以来的第4次发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0次发射圆满成功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10月16日9时33分,长征八号 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 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0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第1次到第600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完成第1个百次发射历时37年,而 第6个百次发射仅用时1年10个月,创造中国航天新纪录。 据统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将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实施了中国近86%的航天发射任务,成功 率、发射频次、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 重大航天工程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不断完善。在 ...
长征系列火箭第600次发射!长八甲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环球网资讯· 2025-10-16 13:15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特约记者 李艳明】10月16日9时3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简称"长八甲火 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 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0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任务中专业测发队首次正式承担靶场测试发射工作,全面接手总装总测区一岗测试操作任务,设计 人员仅作为二岗进行检查确认。后续,专业测发队将逐步全面接管总装总测区及发射区的测试发射工 作,实现发射场测发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立适合商业航天发射场的专业测发模式,提升测发保障 能力,适应未来更高密度的发射需求。 本次发射是长八甲火箭自今年首飞以来的第四次发射,试验队全面步入"自信、协同、从容、规范"的新 阶段。后续,型号队伍还将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持续提升火箭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后,长征系列火箭已完成600次飞 行。从"1"到"600",不仅记录了长征火 ...
发射成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将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
新京报· 2025-10-16 11:5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近年来,我国运载火箭型谱不断完善。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以来的24型火 箭中,有11型为新一代运载火箭。从第501至第600次发射,新一代火箭发射占比已达40%,成为支撑高 密度发射的重要力量。 12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五院抓总研制,长八甲火箭由火箭院研制。本次发射也是长八 甲火箭自今年首飞以来的第四次发射。 据统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将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实施了我国近86%的航天发射任务,成功 率、发射频次、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 重大航天工程(603698)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0月16日9时33分,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 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第600次发射取得成功。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卫星视角“瞰”海南 开放新高地加速“蝶变”
央视网· 2025-09-30 15:11
航天产业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2025年已建成我国首个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的双发射工位商业航天发射场,从2021年的椰林大海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3] - 发射场周边3公里半径内配套建有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卫星超级工厂等,初步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3]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已成功发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实现当年第4次成功发射[4] -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形成以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26家卫星产业链企业加速落地,园区累计入驻企业超3000家[8] - 公司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建设更多发射工位及海上回收或测控系统,以提升发射流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可靠性[6] 深海科技与南繁种业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汇聚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数十家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及龙头企业研发中心,数千名科研人员围绕深海科技和南繁种业进行攻关[10] - 南繁硅谷已从季节性育种基地跃升为全产业链创新枢纽,全国逾70%农作物新品种于此孕育,实现检测、研发、转化一体发展[13] - 南山港作为中国距离千米水深海域最近的港口,是我国首个面向科研单位开放的公益性科考平台,截至2025年3月累计服务科考航次超3100次,吸引60余家科研机构入驻[15] 区域发展与产业集聚 - 十四五期间,海南立足地理纬度、气候温度、海洋深度等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航天、深海、种业等领域[1] - 文昌国际航天城实现从无到有的蝶变,形成高新区、发射区、旅游区协同的发展布局[8] - 崖州湾科技城在2025年实现从产业园区到科创硅谷的能级跃升,楼宇林立,成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高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