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测运控

搜索文档
东北证券:卫星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测控方向有望量价齐升
智通财经· 2025-08-29 10:0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进入万颗级部署阶段 卫星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1] - 2025年后随着可回收火箭进展 卫星互联网行业将迎来加速发展 [1] - 测运控作为卫星产业核心环节之一 将直接受益需求增长且具备较强确定性 [1] 技术突破与资源布局 - 企业需突破数万千米超远距离数据传输 多星并发测控 AI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 [2] - 天链测控通过融合毫米波通信与边缘计算 将单星日下行测控弧段提升至22圈 数据时延控制在秒级 [2] - 寰宇卫星建成国内"大三角"及海外站点组成的全球网络 境内太阳同步轨道覆盖率达100% 全球覆盖率超85% [2] 市场机遇与投资重点 - 测控方向有望量价齐升 成为未来卫星互联网行业投资重点 [1][2] - 可回收火箭使单发火箭测控价值量提升 入轨到返回段增加测控需求 [2] - 测控站点稀缺性 地缘分布优势 关键点位触达等特殊属性易形成供需不匹配关系 全行业放量有望带来价格提升 [2] 重点标的分析 - 星图测控(920116 BJ)是航天三大环节(火箭/卫星/测控)唯一上市公司 具备赛道稀缺性 [2] - 星图测控自主研发的洞察者软件平台支撑500颗卫星及10个星座的长期管理 在"一箭41星"任务中实现多目标同时跟踪 [2]
商业航天按下加速键,测运控环节如何量价齐升
东北证券· 2025-08-28 15:49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4] 核心观点 - 商业航天测运控行业正迎来低轨卫星互联网规模化部署的历史转折点 全球低轨星座计划从数千颗向数万颗量级跃进 卫星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1] - 技术迭代与资源禀赋构筑行业护城河 企业需突破数万千米超远距离数据传输、多星并发测控、AI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 全球测控站网布局与频谱资源获取具有强先发优势 [2] - 测控环节有望量价齐升 火箭可回收技术增加入轨到返回段测控需求 单发火箭测控价值量提升 测控站点稀缺性易形成供需不匹配关系 全行业放量有望带来价格提升 [3] - 星图测控作为航天三大环节(火箭/卫星/测控)唯一上市公司 具备赛道稀缺性 直接受益产业快速发展趋势 [3] 行业市场空间 - 全球航天测运控系统市场空间广阔 2024年预计销售额达11.79亿美元 2030年预计达25.09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3.4% [17] 技术体系与壁垒 - 航天测运控贯穿航天器发射与运营全阶段 包括发射前射前测试、火箭升空实时追踪、入轨后持续监测、退役阶段受控再入等 [19] - 测运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 以测运控中心为大脑 传输链路为神经 空间飞行器和地面测控站为节点 [24] - 技术手段包括无线电测控系统、光学测量系统、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换系统、时间统一系统、轨道确定和计算处理系统、监控显示系统 [29] - 需突破数万千米超远距离数据传输瓶颈 实现每秒数百兆比特高速率通信 对惯性导航器件精度要求达0.001°/小时 轨道预测误差需控制在百米以内 [30] 政策环境 - 国家国防科工局2025年3月印发促进商业航天测控规范有序发展通知 推动构建全域覆盖、泛在互联的航天测控体系 [33] - 国家鼓励商业航天测控主体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33] 行业痛点与挑战 - 低轨卫星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星座及发星数量爆发式增长 地面测控站受地理分布与空域管制限制 中继卫星数量有限 频谱资源拥挤 [36] - 测运控服务配套体系不完善 国内商业测运控公司仅10余家 70余付天线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和东北地区 覆盖面有限 缺乏火箭发射测控所需的光学、外弹道测量和安全控制设备 [39] 竞争格局 - 国际主流测运控公司包括SSC(瑞典空间公司)、KSAT(挪威康斯伯格卫星服务有限公司) [44] - 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航天驭星(累计服务星箭数量达490)、天链测控(全球42+地面站网 支持300余颗卫星运维)、寰宇卫星(建成国内"大三角"及海外站点组成的全球网络 境内太阳同步轨道覆盖率100% 全球覆盖率85%)、星图测控 [48] 重点公司分析 星图测控 - 围绕航天器在轨管理与服务 从事航天测控管理、航天数字仿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60]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空天院 中科院在火箭、卫星领域优势为测运控业务提供有力支持 [65] - 营收从2020年0.27亿元增长至2024年2.88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80.72% 归母净利润从0.10亿元增长至0.8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0.75% [86] - 2025Q1毛利率60.86% 净利率30.77% 研发费用率稳定保持在13%以上 2025Q1达30.26% [95] - 自主研发洞察者系列产品 支撑500颗卫星及10个星座的长期管理 在"一箭41星"任务中实现多目标同时跟踪 [2] 天链测控 - 依托"天地一体+云网端"架构 构建覆盖全球的42+地面站网 通过AI智能调度系统支持300余颗卫星常态化运维 [111] - 融合毫米波通信与边缘计算 单星日下行测控弧段达22圈 数据时延控制在秒级 [2] 寰宇卫星 - 建成国内"大三角"(新疆、黑龙江、海南)及海外站点组成的全球测控网络 2024年完成近8万圈测运控服务 同比增长200% 单套设备每日跟踪圈次达行业平均水平3倍 [118]
全球与中国航天测运控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7-09 17:42
航天测运控系统概述 - 航天测运控系统是航天工程重要分系统之一,负责航天器与地面控制中心、用户中心之间的唯一联系通道,具有遥控、遥测、跟踪定位与数据传输等综合功能 [1] - 该系统适用于运载火箭、中低轨卫星、同步轨道卫星、深空探测器的测控与信息传输,其功能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航天器系统的能力 [1] - 航天测控是航天器升空后天地通信的关键链路,发挥天地之间信息传输的"高速路"作用,是航天产业高度专业化的细分领域 [3] 行业发展背景 - 太空开发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各国加大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推广力度 [3] - 在各国争夺太空资产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航天测控已成为航天器应对复杂太空环境、恶劣太空安全形势的关键 [3] - 航天测控管理主要通过提供航天任务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测控管理服务,协助运营方提升卫星运行效益、降低运管资源投入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航天测运控系统市场销售额达到99649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412877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270%(2025-2031) [6]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21390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2147%,预计2031年将达到126192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3056% [6] - 目前欧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2024年占有3697%的市场份额,之后是北美和中国分别占有2884%和2147% [6] 市场细分 - 从不同类型来看,测运控服务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将达到7629% [9] - 从应用来看,商业航天最具有市场前景,在2024年份额大约是3147%,未来几年CAGR大约为3099% [9] 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内核心厂商主要包括Kongsberg SATellite services (KSAT)、Swedish Space Corporation、GMV、Telespazio (Leonardo and Thales)、航天驭星等 [10] - 2024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Kongsberg SATellite services (KSAT)和Swedish Space Corporation,占有大约3086%的市场份额 [10] - 第二梯队厂商有GMV、Telespazio (Leonardo and Thales)、航天驭星等,共占有3608%份额 [10]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航天产业资金投入增加,全球商业航天以卫星研制及发射服务能力为代表的产能持续增长 [13] - 商业航天企业服务能力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商业航天向各经济领域的渗透强度逐步提升 [13] - 航天将进一步与各行业融合发展,探索形成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与航天技术的深度融合 [13]
北交所周报:本周整体表现承压,新股上市首秀亮眼-20250704
中泰证券· 2025-07-04 19: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有望取得显性成果 看好北交所整体表现 建议关注2025年下半年行情 [6][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北交所行情概览 北交所整体行情 - 截至2025年6月28日 北证成份股268个 平均市值31.39亿元 本周北证50指数涨跌幅6.84% 收盘1439.63点 同期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涨跌幅分别为1.95%、5.69%、3.17% [3][14] - 本周北证A股区间日均成交额达347.18亿元 较此前一周增加20.39% 区间日均换手率为7.88% 较上周降低0.1pp 同期科创板、上证主板、创业板、深证A股区间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058、4578、4458、8906亿元 区间日均换手率分别为2.69%、2.61%、6.00%、4.83% [20] - 截至2025年6月28日 北证A股PE中位数为53倍 同期全A、创业板、科创板PE中位数为26倍、33倍、36倍 北交所估值溢价比率分别为204%、162%、148% [23] 行业赛道行情 - 本周A股涨幅前五的行业为计算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通信、电气设备/有色金属 涨幅分别为7.70%、6.90%、6.66%、5.53%、5.11% [3][28] 北交所个股行情 - 本周在北交所上市的268只个股中上涨252只、下跌16只、平盘0只 上涨比例94% [3][31] 北交所本周新股 - 6月26日 广信科技正式登陆北交所 成为北交所第268家上市公司 其上市首日收盘大涨500% 锦华新材、德芯科技、美德乐等8家企业状态至已问询 赛英电子、耀泰股份、钜芯科技等37家企业更新审核状态至已受理 奥美森1家企业更新审核状态至上市委会议通过 [3][6][36] 北交所重点新闻 - 截至6月27日收盘 北证50今年以来累计涨38.72% 领跑A股市场各大主要指数 涨幅超过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涨21.06%) 共有26只个股涨幅翻倍 以科技创新企业为主力 [6][43] 北交所投资策略 - 数据中心关注曙光教创 [6][44] - 机器人关注苏轴股份、奥迪威、骏创科技、富恒新材 [6][44] - 半导体关注华岭股份、凯德石英 [6][44] - 大消费关注太湖雪、柏星龙、路斯股份、康比特、雷神科技 [6][44] - 军工信息化关注成电光信、星图测控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