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燃料供应

搜索文档
因这项案由,上海中燃收罚单
齐鲁晚报· 2025-08-21 06:41
公司行政处罚事件 - 上海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收到浦东海事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文号为海事罚字[2025]01072000394-1-1 [1][2] - 处罚案由为未按照《船舶现场监督报告》《船旗国监督检查报告》《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的处理意见纠正缺陷或采取措施 [2] - 处罚内容为罚款人民币2000元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第五十二条第(二)项 [2]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为大型央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 是国内重要水上燃油供应企业之一 [3] - 主营业务为上海港中外船舶提供燃油和润滑油 年供销燃油量超过100万吨 [3] - 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人民币 成立于1988年12月22日 法定代表人刘汉坤 [4] - 股权结构为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各持股50% [4] 企业经营资质 - 登记机关为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9132214481W [4] - 经营范围涵盖成品油零售 危险化学品经营 水路货物运输 港口经营等许可项目 [4] - 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最新核准日期为2025年4月22日 [4]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完成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11
港口绿色燃料加注能力突破 - 大连港完成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 成为全球首个具备生物燃料、绿色甲醇、LNG及绿色氨燃料等全品类船用替代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 [1] - 加注作业由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实施 该公司曾完成国内首单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首单灰色氨燃料加注及东北首单绿色甲醇加注 [1] - 本次作业填补了船舶绿色氨燃料加注品类的空白 完善了港口燃料供应体系 [1] 氨动力船舶技术进展 - 接受加注的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联合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研制 搭载自主研发氨气双燃料发动机等核心设备 [1] - 船舶采用全压式氨燃料罐 最大氨能替代比例达91% 大幅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依赖并有效降低碳排放 [1] - 氨燃料储罐及尾气处理装置代表当前船舶动力技术最高水平 [1] 绿色氨燃料供应链建设 - 加注的绿色船用氨燃料源自远景科技集团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 采用100%绿色电力制备 [1] - 该绿氨产品为全球首个获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可再生氨认证 [1] - 绿氨成本下降空间大于绿色甲醇 在航运业具备发展潜力 [2] 行业标准与脱碳路径 - 本次加注为后续大型船舶氨燃料加注积累经验 有利于《船舶应用氨燃料槽车加注作业规程》团体标准制定 [2] - 氨因不含碳元素且燃烧仅产生水和氮气 被视作航运脱碳潜力股 [2] - 船用绿色氨燃料凭借零碳属性、储运经济性和技术成熟性 成为航运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替代燃料 [2]
全球首次绿氨船舶燃料加注在辽宁大连完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7:03
绿氨船舶燃料加注 - 全球首次绿氨船舶燃料加注于7月24日在大连顺利完成 [1] - 绿氨是基于清洁电力通过电解水制氢及空气分离制氮气合成的氨 生产过程碳排放强度几乎为零 [1] - 绿氨被认为是潜力极大的传统化石能源替代燃料 在化工 航运等行业降碳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 绿氨生产技术 - 此次加注的绿氨来自内蒙古 利用风能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得 [1] -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生物质秸秆资源 是全国主要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生产基地 [1] - 随着国内绿氨产能逐步释放 生产成本将逐步降低 市场前景广阔 [1] 氨动力船舶技术 - 接受加注的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是国内首艘氨动力船舶 [1] - 该船搭载自主研发氨气双燃料发动机 氨燃料供给系统 氨燃料储罐等核心设备 [1] - 主甲板两侧布置2个全压式氨燃料罐 最大氨能替代比例高达91% [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绿氨在绿色燃料替代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具备大规模生产潜力 [2] - 当前制约绿氨应用的关键是发动机问题 全球多家企业已实现多项关键突破 [2] - 此次成功加注标志着中国航运业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迈出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2] - 将为全球航运业提供零碳排放解决方案 推动行业向低碳 环保 可持续发展 [2]
天津口岸船供保税燃料“两仓功能叠加”改革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22:56
行业动态 - 天津口岸船供保税燃料"两仓功能叠加"改革落地 标志着北方航运枢纽建设获得新动能 [1] - 保税燃料油供应能力是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之一 也是衡量港口国际化水平和配套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1] - 渤海湾附近港口众多 国际航线密集 国际航行船舶停靠频繁 [1] 公司运营 - 天津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完成2 5万吨国产低硫燃料油输入专用储罐 实现国产油到保税油的属性转换 [1] - 改革前国产燃料油需"两进两出"作业流程 影响罐容利用率并存在安全生产风险 [1] - 企业4座"两仓功能叠加"储罐通过审批 累计罐容达18万立方米 [2] 政策改革 - 天津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 将企业问题清单转为海关履职清单 [2] - 新港海关联合天津自贸区管委会构建线上线下咨询渠道 指导企业优化仓储管理系统 [2] - 改革后作业流程从"两进两出"简化为"一进一出" 实现"一次入仓 直接供船" [2] 经济效益 - 新模式免除实际物理倒罐作业 通过清单申报即可完成油品属性转换 [2] - 流程简化大幅降低供船成本和操作风险 提高罐容利用率与安全性 [2] - 改革有利于畅通炼油企业燃料油产 转 存 销 供全链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