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奢
icon
搜索文档
从表达到共鸣: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之道
北京商报· 2025-07-16 00:01
奢侈品牌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下半年Gucci关闭6家门店 Burberry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21% Zegna中国区收入减少14.5% 六大顶奢品牌全年共关闭中国内地14家门店 [1] - 贝恩咨询预计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整体萎缩2% 为十年来首次下跌 [1] - 行业面临品牌价值难以被消费者真正认可的挑战 需反思与用户建立真实连接的表达方式 [1] 快消品市场策略创新 - 乐事薯片开发"黄瓜味"新口味 突破重口味主导市场 最终占乐事中国整体销量近20% 并反向出口亚洲市场 [3][4] - 创新策略从单一产品扩展到"轻食零食"概念 强调高频日常食用的陪伴感 [4] - 案例显示将本土饮食偏好系统化接入国际品牌逻辑的成功 但暴露品牌存在感积累不足的问题 [4] 奢侈品品类认知重塑 - 卡地亚从"高档腕表"转向婚戒品类认知 改变传统奢侈品叙事 聚焦"关系情绪"而非仪式感 [5][6] - 传播策略调整后婚戒内容互动率提升 门店咨询和销售数据改善 获得品牌内部资源倾斜 [6][7] - 关键突破在于让品类在品牌结构中确立战略位置 而非依赖单次营销 [7] 国际品牌本土化实践 - 2019年后国际品牌在华面临情绪回应减弱困境 内容缺乏本地用户关联起点 [8][9] - Coach与大白兔深度联名 从70年代老包装提取设计灵感 推出全产品线 成为国际品牌用中国文化表达的转折点 [10] - 联名系列在进博会全球首发 用户自发使用文化标签讨论 实现品牌在关系场景中的自然提及 [10] 品牌增长方法论 - 提出三层递进框架:洞察需求本质→确立战略支点→组织化表达落地 强调打造"主动渴望值"而非价格竞争 [12] - Coach亚太区完成"文化赋能"转型 从轻奢进阶真我新奢 超越传统价格竞争模式 [12] - 方法论将表达从内容升级为系统结构 适应碎片化传播环境 支撑长期品牌建设 [13]
快闪再次开进三里屯 业绩放缓的珑骧如何突围轻奢困局
北京商报· 2025-06-08 18:50
品牌动态 - 公司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设快闪店 销售热门款手袋并提供限时烘焙和咖啡产品 并邀请明星担任一日店长进行互动 [1][2] - 快闪店开放时间为6月6日至6月22日 与艺术家合作推出蓝白设计主题 重新演绎巴黎地道小店 [2] - 2023年公司曾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举行快闪活动 引发消费者排队购买 [2] - 公司暂未涉足餐饮业务 烘焙产品仅为快闪店限时提供 [2] 产品表现 - Le Pliage系列"饺子包"因轻便 容量大和平价等特点成为爆款 搭配玲娜贝尔和星黛露形成热门组合 [2] - "法式松弛感"产品风格受到Z世代年轻人青睐 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超6亿 热门款颜色曾频繁断货 [2] - 产品定位为高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 与多数轻奢品牌形成差异化 [1][7]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公司实现双位数销售额增长 2022年中国市场业绩达2019年的3倍 [3] - 2023年销售额同比上涨84% 中国大陆市场增长84%成为全球增长主要动力 [3][4] - 2024年销售额同比上涨20% 低于2023年44%的增幅 所有地区和销售渠道均实现增长 [1][4] - 按地区看 欧洲市场增长33% 美国市场增长27% 韩国市场增长93% 中东市场新开4家门店 [4] 门店扩张 - 2023年门店数量达40家 计划2025-2026年扩展至60家左右 [3] - 目前在北京有7家门店 中国市场共约47家门店 [3] - 选择开设快闪店而非正式门店 因成本更低且模式更灵活 [7] 行业背景 - 轻奢行业普遍增长乏力 MK母公司Capri集团2025财年Q4销售额同比下降15.4%至10.54亿美元 [4] - Tapestry集团旗下Kate Spade和Stuart Weitzman品牌销售额分别下滑13%与18% [4] - 2024年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下降17%至5127亿元人民币 [5] 发展策略 - 需保持良好产品上新速度 满足消费者超预期的心理需求 [7] - 坚持品牌高端化策略 提高品牌调性和产品创新力度 [7] - 利用互联网和高科技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7] - 通过快闪店形式快速推出产品并获取客户反馈 模式更可控灵活 [7]
美国恢复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清关;软银拟投资OpenAI400亿美元;车企1月召回超300万辆车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09 20:51
跨境电商政策调整 - 特朗普暂时撤销对中国低货值商品免税禁令,允许包裹关税豁免直至新系统建立[1] - 新政导致美国海关清关拥堵,Temu、Shein等平台被迫涨价或下架部分商品[1] - 物流服务商云途、燕文取消报关手续费与预收保证金[1] OpenAI融资与估值 - 软银拟400亿美元投资OpenAI,投后估值达3000亿美元,较去年1570亿美元增长91%[2] - 部分资金用于"星际之门"项目,总投资额或达5000亿美元[2] 汽车行业召回事件 - 1月15家车企召回353.7万辆车,创单月新高[3] - 本田召回136.7万辆涉及HR-V等车型,特斯拉召回33.6万辆因后视摄像头故障[3] - 小米、方程豹、通用五菱分别召回3.1万/6843/1116辆车[3] AI技术发展动态 - OpenAI CEO称GPT-5将超越人类智力水平[4][5] - 东风、上汽智己等四家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10] 企业资本运作 - Shein拟伦敦IPO估值下调至500亿美元,较2023年融资估值缩水25%[7] - 雷诺寻求出售所持日产36%股份,富士康为潜在买家[9] 零售与消费行业 - 百果园2024年预计亏损3.5-4亿元,关店965家至5116家,加盟店单店营收下降14%[8] - Coach四季度收入增长10%至17亿美元,新增客户中超半数为年轻群体[13] 房地产政策 - 重庆取消执行7年的住房限售政策,核心区域房价同比下跌20%[11] 科技与社交媒体 - TikTok为美国用户提供Android安装包下载,特朗普或推动主权财富基金收购[6] 服饰行业业绩 - 加拿大鹅四季度营收下降2.2%至6.08亿加元,下调年度利润预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