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17条举措力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经济观察报· 2025-10-23 10:02
其中包括湖北将围绕加强技术协同攻关产出成果、创新服务机制培育高价值专利、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成 果供给质量、推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改革等重点工作,从源头提升成果供给水平。 湖北将聚焦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资产单列管理、采取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定价方式、完善高校科 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有利于企业承接成果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等重点,推 动全链条、系统性改革,突破改革瓶颈。 《若干措施》还提出,湖北将依托供需对接信息化平台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大学科技园 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空间,完善科创项目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组织工作机制,对技 术经理人开展成果转化给予激励和支持,设立10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等具体举措。 (原标题:17条举措力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经济观察网 据中国教育报,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为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该省出 台《湖北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强化高质量成果供给、改革成果转化体 制机制、优化成果转化生态、健全成果转化推动工作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措施。 ...
湖北17条举措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力争2027年就地转化率提高至50%
长江商报· 2025-10-13 07:45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北省出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 旨在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投入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力争三年内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42.2%提高到50% [1]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设定三年目标 推动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目前的42.2%提高到50% [1] - 力争到2027年 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协同转化成果超1000项 服务县域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6] - 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工作体系 制定部署62项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1] 高质量成果供给措施 - 支持高校联合企业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需求 开展“61020”全链条及“尖刀”技术攻关 [2] - 新建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支持高校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 [2] - 对高校开展“五技合同”认定登记给予激励 [2] 体制机制改革与激励 - 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资产单列管理 制定赋权工作指引和负面清单 [3] - 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 -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 岗位聘任等挂钩的评价指标体系 [3] - 明确领导干部 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活动的尽职免责情形 [3] 创新要素与生态支撑 - 设立10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 [4] - 布局约3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50个成果转化机构 构建高效转化体系 [6] - 推动新建概念验证中心和制造业中试平台 打造高校成果供需对接信息化平台 [4] - 建设约100个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6] 现有基础与初步成效 - 湖北高校已布局建设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3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5] - 全省高校拥有8万余名科研人员 汇聚全省超70%的基础研究人员 承担全省七成以上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 [2] - 2021年至2024年 全省高校专利转让许可由1278次增长到2570次 增长101% 占全省专利转化比重从6.78%增长到7.26% [7] - 截至2024年底 全省高校完成可转化专利登记入库4.5万件 全国排名第6 其中发明专利3.55万件 占比78.1%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个百分点 [7] 校企合作与平台建设 - 省属企业已建各类创新平台85个 其中校企联合创新中心10个 企业与高校共建的其他创新平台18个 [6] - 湖北省政府国资委正在拟定省属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对接合作工作方案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湖北设立10亿元直投基金群,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第一财经· 2025-10-10 19:10
围绕区域与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一批大学科技园,实施"双百"科技赋能工程,组织百所高校与百个 县区开展结对合作,力争到2027年,协同转化成果超1000项,服务县域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强化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导向,优化"双一流"经费分配,推动高校完善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岗位 聘任等联动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赴企业服务或离岗创业。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镧介绍,在增强高校成果有效供给上,《若干措施》以加强技术协同攻关产出成 果、创新服务机制培育高价值专利、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成果供给质量、推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 型收入分配改革等工作为重点,提出支持高校联合企业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需求,开 展"61020"全链条攻关及"尖刀"技术攻关,新建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支持高校建立高水平科研平 台开展成果转化,对高校开展"五技合同"认定登记给予激励等具体举措。 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上,《若干措施》聚焦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资产单列管理、采取有利于成 果转化的定价方式、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有利于企业承接成果机制、落实科技成 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等重点,推动全链条、系统性改革,突破改 ...
记者手记:创新成果加速从“书架”走向“货架”,活力从何而来?
新华社· 2025-07-26 14:2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2024年湖南37所本科高校技术合同登记项数和成交额均增长50%以上,单笔技术转让和许可合同成交额均值增长近50% [1] - 成果转化从"不敢转、不想转、不愿转"转变为顺畅走向"货架",活力提升体现在三个"更加":评价导向更加鲜明、需求对接更加精准、转化生态更加完善 [1] 评价导向变化 - 高校科研人员从专注实验室转向主动对接企业,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引入激励措施,设立持股平台增加转化收益分配 [2] - 湖南连续2年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突出转化应用导向 长沙理工大学通过完善科研考核机制使2024年技术转化周期平均缩短60%,转化项目数同比增长120% [2] 需求对接机制 - 企业需求与高校技术能力不匹配是主要难题,湖南通过"双高"对接活动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支持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取酬 [3] - 企业现场发布技术需求案例:华菱线缆围绕合金导体与高分子材料发布3项需求,促成研发实验室共建和全链条合作 [3] 转化生态创新 - 湖南推出"先用后付"制度创新,采用"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模式,降低企业试错成本并盘活高校存量成果 [4] - 中南大学新型储能技术成果通过该模式在启标新能源实现小规模生产,成为湘潭首个"先用后付"案例 [4] 政策支持体系 - 湖南省设立天使(种子)投资引导基金,深化知识价值贷款风险补偿改革,实施"技术经理人培优计划"强化全链条服务 [5] - 科技部门计划持续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转化生态以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 [5]
苏州出台“15条”支持高校技术转化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团队,最高可获3000万元支持
苏州日报· 2025-05-14 09:02
政策核心内容 - 苏州发布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涵盖科技成果发现网络、成果验证转化体系、成果转化落地支撑、成果转化机制改革4个方面15条举措 [1] - 政策旨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全要素保障,助力苏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1] - 政策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同一主体符合多项同类支持政策的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2] 科技成果发现网络 - 支持布局建设苏州高校成果转化办公室(SOTT),组建"驻校技术经理人"队伍 [1] - 对新建高校成果转化办公室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1] - 对新建协同创新中心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1] - 对举办的科技创业大赛每场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1] - 对新建成果供需对接服务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1] 成果验证转化体系 - 对新建概念验证中心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1] - 对新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建设总投资20%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1] - 对认定为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的企业给予80万元奖励 [1] - 对认定为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 [1] 成果转化落地支撑 - 对校企开展的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每年按技术开发合同实际成交额给予最高10%补助 [2] - 对引进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高校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2] - 对新获评的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科技园分别给予最高600万元、300万元支持 [2] - 对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项目支持 [2] - 对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200万元项目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