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杰克1号”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的落地性:以杰克股份与纺织服装场景为例
民生证券· 2025-07-29 21: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人纺织服装行业具备可行性,传统纺织业面临劳动力资源不足与人工成本高昂的双重难题,且杰克等公司已开始在无人纺织服装布局 [1] - 纺织服装环节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8/2030/2035/2040年达到6/11/26/89万台,对应市场空间75/135/263/894亿元,相比人工节省4/29/79/402亿元 [2] - 不同具身智能模型在算法、训练方式、数据来源和泛化能力上存在差异 [3] - 建议关注无人纺织领域的领头公司杰克股份,以及机器人零部件产业链的核心公司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无人纺织服装 纺织服装行业当前痛点 - 成本压力与用工荒制约纺织业发展,2023年中国纺织业直接人工占比超5%,居成本第二位,且全球主要纺织品出口国月工人工资差异大,国内产业链面临“高不成、低不就”困境 [10] - 国内服装制造产业链用工缺口问题凸显,如广州、浙江等地,劳动力结构迭代与岗位需求错配加剧用工难题,越南纺织服装行业也存在劳动力缺口 [11] 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环节与动作拆解 - 传统纺织服装制造流程分为裁剪、缝制、后整理,缝制工人约占总纺织工人人数的90%,智能化缝制设备可解放生产力 [17] - 裁剪工序中,智能化设备提升裁剪效率,但裁片分类整理仍需大量人工;缝制工序复杂度高,模板机可简化平缝与包缝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后整理工序包括整烫定型和质量检验,部分环节已实现自动化,但关键操作仍需人工 [21][26][34] 缝纫机自动化突破与AI缝纫机 - 纺织服装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缝制机器人逐步替代人工,线迹控制算法等成为技术布局重点,“AI缝制”被应用于各工序 [35] - 杰克股份高端AI缝纫机原型样机成功落地,无人模板机可实现布料自动抓取、定位和送料,AI缝纫机快反王2.0解决了“小单快反”模式下的技术难题,其研发路径分为“机械手→视觉系统→AI整合”三阶段 [36][37][43] 技术局限与向具身智能的延伸 - 当前自动化缝纫设备技术瓶颈明显,主要擅长标准化工序,在复杂缝制场景中表现受限,未来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44] - 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必然选择,杰克股份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高端AI智能缝纫机,2026年下半年发布人形机器人 [46] 纺织服装环节人形机器人测算 测算的假设和思路 - 基础数值确定:全球总缝纫工人数约5000万,平缝与包缝比例为3:1,容易替代的平缝缝纫工人数量为3750万 [47] - 成本与回本周期测算:全球纺织服装工人年平均工资按5万计算,人形机器人成本初始为12万元,中期降至10万元/台,最终降至8万元/台,回本周期根据公式计算 [48] - 可替代人数及渗透率测算:年销售比率初期参考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情况,中期参考酒店服务机器人场景,后期终局阶段参考汽车行业焊接自动化率;可替代缝纫人数根据年份渗透率乘以容易替代的工人人数得出 [49][50] - 销售台数、工资支出与折旧测算:人形机器人年销售台数根据可替代缝纫人数等计算得出,被替代工人总工资支出通过可替代缝纫人数与工人工资相乘得到,人形机器人年折旧根据成本、销售台数和折旧年限计算 [51]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节约成本的市场规模测算:市场规模通过销售台数乘成本得出,节约成本的市场规模通过被替代工人总工资支出减去年折旧计算得出 [52] 具身智能的落地:纺织服装场景 具身智能落地格局 - 通用大模型Pi0可自主完成纺织工厂的辅助作业,实现跨工序柔性调度,其以VLM为基础建立模型,采用跨实体训练和动作分块架构 [56][58] - 垂类小模型DYNA - 1基于一对固定机械臂,可自适应处理不同材质或尺寸的衬衫,制造和部署门槛低,杰克股份的垂类小模型接近其路线 [65][71] 具身智能路线之争:和特斯拉的世界模型有何异同 - 特斯拉世界模型可预测未来多摄像头RGB序列,实现跨平台自动驾驶能力,完全自动驾驶V13版本在端到端驾驶网络方面取得多维度进步 [72][73] - 特斯拉、Pi0、DYNA - 1在算法、训练方式、数据来源和泛化能力上存在差异,但也有一定相同点,特斯拉视觉方案可部分移植到具身AI中 [77][79][82] 投资建议 - 关注无人纺织领域的领头公司杰克股份 [83] - 关注机器人零部件产业链的核心公司 [83]
杰克股份(603337):公司点评:业绩表现优异,毛利率显著提升
国金证券· 2025-04-28 21: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业绩表现优异 盈利能力提升有持续性 后续继续看好 且持续看好公司机器人业务布局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5年一季报 1Q25实现营收17.93亿元 同比增长10.06% 实现归母净利润2.46亿元 同比增长30.76%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37.35% [2] 经营分析 - 一季度毛利率显著提升推动业绩高增长 1Q25公司毛利率32.79% 同比提升2.73pcts 净利率14.01% 同比提升2.15pcts [3] - 盈利能力提升有持续性 一方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新品附加值高且实现SKU缩减 单机成本有望下降 毛利率有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4年出口毛利率37.27% 同比提升3.88pcts 高于内销毛利率9.12pcts 未来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能推动盈利能力上行 [3] - 持续看好公司机器人业务布局 公司大力发展AI在服装智造场景产业化应用 高端AI缝纫机原型样机落地 “杰克1号”人形机器人等多技术融合智能高端产品初具雏形 公司在服装厂垂类场景有优势 推出机器人能解决行业痛点 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助力客户降本增效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5至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64/11.39/13.43亿元 对应当前PE16X/13X/11X 考虑出海前景和机器人领域布局 维持“买入”评级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294|6,094|7,180|8,248|9,476| |营业收入增长率|-3.78%|15.11%|17.82%|14.88%|14.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38|812|964|1,139|1,34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9.08%|50.86%|18.70%|18.12%|17.95%| |摊薄每股收益(元)|1.111|1.681|2.010|2.374|2.800|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3|2.34|2.62|3.14|3.59|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2.36%|17.57%|17.89%|18.11%|18.30%| |P/E|28.46|18.81|15.74|13.32|11.30| |P/B|3.52|3.30|2.82|2.41|2.07|[10]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022 - 2027E年各财务指标情况 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 以及各指标的增长率、比率分析等 [11]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2|7|8|8|25| |增持|1|2|2|2|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1.33|1.22|1.20|1.20|1.00|[12] 历史推荐和目标定价 |序号|日期|评级|市价|目标价| |----|----|----|----|----| |1|2024 - 08 - 22|买入|24.85|32.59~32.59| |2|2024 - 10 - 10|买入|26.43|N/A| |3|2024 - 10 - 29|买入|30.18|N/A| |4|2025 - 01 - 23|买入|30.39|N/A| |5|2025 - 04 - 15|买入|27.95|N/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