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又见敦煌》
icon
搜索文档
文明交响 和合共鸣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29
活动概况 - 2025年“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 主题为“文明交响 和合共鸣” [2] - 活动汇聚来自10个国家的市长 市长代表 驻华使节 青年汉学家等中外嘉宾 共同探讨文化城市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2] 文化遗产数字化合作 - 敦煌研究院与23家海外机构合作 获取超过10万张文物高清资源 [2] - 公司与国内17家机构合作 打造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藏经洞”平台 [2] - 公司率先建成上线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实现全球共享与智慧传承 [2] - 敦煌正以数字技术守护文明 建成“数字藏经洞” 让壁画在云端“永生” [7] 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论坛围绕文化城市治理的“破题之道” 探讨绿色发展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治理经验 [4] - 土耳其马尼萨市市长代表称赞敦煌在城市管理 风沙治理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 [4] - 尼泊尔蓝毗尼市通过推行包容性文化政策 智慧旅游 社区共治等创新路径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5] - 马尼萨市紧扣“水”与“粮食”主题 走出一条不以透支自然为代价的发展之路 [5] 文化旅游与产业融合 - 敦煌建成西北第二大百万级支线机场 深挖智慧旅游提升服务 [5] - 公司升级《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演艺品牌 培育书局 印局等新业态 [5] - 2024年敦煌市接待游客超2092万人次 [7] - 城市将飞天 九色鹿等元素融入9000多款文创产品 通过书店 市集与数字体验融入日常 [7] - 由旧厂房改造的“敦煌无界”艺术空间打造集展览 体验 消费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场所 [7] 国际合作与文明互鉴 - 亚美尼亚加尼市与敦煌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旨在为文化 生态 旅游领域的合作发展注入动力 [2] - 意大利威尼斯市市长代表提出应深化互鉴合作 以应对全球遗产地共同面临的挑战 [2] - 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与借鉴 正汇聚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3]
敦煌文化火出圈 《又见敦煌》人气旺
新华网· 2025-10-16 18:12
近年来,随着敦煌文化的火爆出圈,《又见敦煌》等融合敦煌历史、服饰、乐舞文化的剧目,受到越来越多赴甘肃敦煌旅游游客的喜爱。截至目 前,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2025年演出场次已突破1000场,观看人数超过50万人次。该剧采用"流线式"空间体验方式演出,让观众身 临其境感受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 10月15日,演员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中表演。 ...
敦煌文博会:丝路重镇的文化辉映与文明交响
新华网· 2025-09-22 00:16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 题:敦煌文博会:丝路重镇的文化辉映与文明交响 新华社记者杨晓静、张文静、何问 金秋时节,丝路重镇敦煌迎来一场文化盛会。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文博会)21日开幕,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 千余位中外嘉宾齐聚敦煌,文化展览、研学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步举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多元文明在敦煌荟萃交融,孕育出璀璨又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 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正如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主题——"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彰显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 "敦煌文博会作为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在推动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省委书 记胡昌升在开幕式上说。自2016年以来,敦煌文博会已成功举办7届,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名嘉宾参加了论坛、展览、演出等一系列文化 交流活动。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桥梁。如今,文化遗产保护、人文交流与合作、文明互鉴对话、敦煌文化传承成为 敦煌文博会的热议话题。 "丝绸之路的意义不在于'抵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