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旅游

搜索文档
2025暑期文旅消费观察:赛事展演双轮驱动,激发旅游市场新活力
新华财经· 2025-09-01 14:50
新华财经北京9月1日电 作为全年出游高峰,2025年暑期旅游已经收官。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赛事 +""演出+"成为暑期旅游亮点,为地方文旅注入新动能。 美团旅行在《2025年暑期文旅消费观察》中指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各类细分需求场景迸 发。赛事、展演活动呈现明显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当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全场景消费快速增长。其 中,南京成"赛事+旅游"的典型标杆,"苏超"赛事助推其登顶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而受益于第12届 世界运动会,成都暑期文旅消费同样火热。世运会期间,8月7日-8月17日成都机票订单额环比增长 26%,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增长42%,五星级酒店预订人次环比增长37%。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已逐步形成"文体展演引流—消费场景联动—区域经济增值"的良性循 环模式,"赛事+""演出+"正持续为地方文旅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与此同时,在避暑游热潮和"村超"的带动下,贵州暑期旅游市场同样热火朝天。数据显示,"村超"复赛 当个周末(7月26日-27日),途牛平台贵州目的地出游人次环比上一个周末(7月19日-20日)增长超 30%;截至暑期末,途牛平台黔东南目的地暑期出 ...
线下演出旺季,撑起八大衍生消费场景
36氪· 2025-08-25 12:07
线下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 演唱会、音乐节、话剧等各类演出数量呈井喷态势[1] - 2025年7月演出市场总票房超34亿元 同比增长近60% 直追电影市场规模[2] - 观演人群对线下演出体验的需求升级解锁了越来越多细分消费市场 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动能[1] 摆摊经济 - 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形成摆摊经济 单场热门演出可吸引数万人参与 创造两个明显消费高峰时段[2] - 摆摊启动成本较低 回报周期极短 单场演出就能看到实际收益[2] - 摊主聚焦观众即时需求 夏季提供冰镇饮品、便携小吃、折叠坐垫等实用物品[4] - 结合演出主题设计应援扇、迷你手幅等特色商品 增强参与感和仪式感 社交媒体分享日入四位数的摆摊经历[4] 商场歌友会 - 商圈通过策划歌友会、签售会等粉丝活动将偶像流量转化为实际客流与销售额[6] - 采取低门槛策略联动商户推出粉丝专属套餐或折扣 通过赠送明星周边礼增加会员转化[9] - 粉丝活动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精准客流 增强商业体年轻化与时尚感标签[9] 约妆服务 - 演唱会约妆服务成为粉丝情感表达的综合体验 用应援色打造眼妆、脸部贴纸等形成"社交货币"[11] - 需求高度集中在演出前2-3小时 化妆师需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密度服务[13] - 线上平台展示妆容案例、标注价格、预留预约通道 实现供需高效匹配[11] 约拍跟拍 - 催生专业摄影器材租赁市场 花几百元租赁设备可获得远超手机拍摄的效果[14] - 启动门槛较低 有摄影基础者购买二手设备即可接单 时间灵活成本压力小[16] - 服务改变观演方式 让记录演出现场成为难忘经历 提升观演体验[16] 住宿市场 - 跨区域观演人群集中涌入 61.3%的额外消费集中在住宿上[17] - 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3公里内酒店出现3-5倍价格上浮 基础房型在演出前一个半月被订空[19] - 酒店通过打造演唱会主题场景、提供穿梭巴士和应援礼品等特色服务提升吸引力[17] 餐饮消费 - 演出散场前后几小时形成用餐高峰 场馆周边餐饮店铺用餐人数比平时多好几倍[21] - 餐饮商家优化流程推出线上点单、精简菜单 或直接在场馆外设点招揽客人[21] - 演出后"宵夜"环节满足情感需求 餐厅加入艺人形象产品、应援主题装修等元素[23] 明星周边 - 周边产品从单一纪念意义升级为消费+体验双重载体 重塑演唱会盈利结构[24] - 实体快闪店加入等身立牌、主题打卡墙等互动场景 将购物过程变成粉丝聚会[24] - "限时限量"策略强化稀缺感 刺激粉丝集中消费 通过社交平台扩散热度[24] 演出+文旅融合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新旅行动机 演出门票比景点门票更能决定目的地选择[27] - 多地政府通过演艺活动吸引游客 如包头演唱会凭票根可免费游览四大景点[29] - 刀郎武汉演唱会带动武汉体育中心周边酒店预订环比增长4倍 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