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茉莉花》
icon
搜索文档
巴西海滨要塞唱响《我爱你,中国》
环球时报· 2025-11-14 06:39
要塞历史与现状 - 科帕卡巴纳要塞建于1914年,面朝大西洋,是进入瓜纳巴拉湾的首道屏障,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配备口径305毫米双联装主炮以及190毫米和75毫米副炮[1] - 要塞于1987年退出现役,战略作用减弱,转变为由军方掌控的巴西军事历史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2014年世界杯期间曾设立为全球记者服务的新闻中心[3] - 要塞现为里约热内卢热门观光地点,是欣赏日落美景和科帕卡巴纳海滩全景的绝佳位置,原军官活动俱乐部已改为餐厅[3] 要塞乐团与文化项目 - 要塞乐团乐手和主唱基本来自里约热内卢市几个主要贫民窟,乐团成立的初衷是发掘贫民窟青少年的音乐天赋并使其远离黑帮[4] - 乐团曾因资金困扰难以为继,后获得中国海油巴西公司根据巴西相关法规提供的资助[4] - 乐团举办过多场与中国相关的文化活动,包括中国故事世界巡回摄影展、中国传统乐器展、中巴文化交流音乐会以及元宵节庆祝活动等[5] 中巴文化交流与公司参与 - 中国海油巴西公司的资助被形容为促进中巴之间贸易、资金、民心三通的生动注脚[4] - 要塞通过举办带有中国符号的展览和演出,如功夫对练、茶艺展示、舞龙舞狮等,吸引了大量巴西民众,成为促进巴中文化和人文交流的场所[5] - 音乐作为连接中国和巴西的桥梁,例如中国民歌《茉莉花》与巴西《依帕内玛女孩》的节奏在要塞内交融演出[5]
中国妇女奋斗建功新时代丨绽放“她时代”的璀璨光芒——中国妇女在文化繁荣发展中展现风采
新华网· 2025-10-08 16:40
行业核心观点 - 女性在文化事业中扮演文化创造者、产业赋能者和时代风尚引领者角色,深度参与并重塑当代文化面貌 [1] - 女性在文化各领域身影日益醒目,持续拓展文化表达边界,为新时代文化图景注入深刻而温暖的女性印记 [1] - 中国女性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中展现出日益多元而深刻的影响力 [7] 文化传承与保护 - 国家文化英才项目入选人员女性占比达45.2%,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女性占比达25% [1] -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成立于2012年,涵盖田野发掘、科技考古、器物修复、绘图等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2] - 女子考古队队员每年在田野考古时间超过200天,剩余时间研究考古成果、撰写考古报告 [2] - 汴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万小娟通过"15分钟刺绣课"带进小学、与高校合作开发时尚文创产品等方式推动技艺传承与创新 [3] 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 - 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陈静自2005年开始到美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传播五禽戏 [4] - 陈静在海外网站发布几十个五禽戏教学视频,让外国人更直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 - 中国网络作家村女性作家蒋胜男、王誉蓉以网络文学为载体,让《芈月传》等作品走出国门赢得全球读者共鸣 [4] - 越剧演员陈丽君在国外演绎古典曲目《凤求凰》,"95后"音乐女博主在巴黎地标建筑前用古筝奏响《茉莉花》等东方旋律 [5] 社会公益与家风建设 - 吉林长白山边境检查站警长妻子王荣香从福建迁至长白山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创办公益班招收孩子总数超200人次 [6] - 湖北省宜昌市副校长刘发英与丈夫开展网络助学20年,募集善款3500余万元,帮助5000多个孩子走出大山 [6] - 北京市怀柔区范各庄村吴淑明一家用近半个世纪光阴恪守"仁爱孝悌、重学尚礼"的家风 [6]
“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暨中国故事讲座”活动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07 10:30
活动概述 -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秋诗会暨中国故事讲座活动 庆祝该中心开馆10周年[1] - 活动吸引来自蒙斯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布鲁塞尔孔子学院等机构的百余名青少年学生 教师及家人参与[1] - 活动通过讲座 诗歌朗诵 文艺表演 互动问答与书法体验等多种形式进行[1] 活动内容 - 活动以中国故事讲座拉开序幕 中心工作人员分享其中文学习经历 从因中国功夫电影产生兴趣到在中国攻读硕博学位并任教[1] - 诗会由比利时青年以中英双语主持 介绍中秋节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2] - 青年学生朗诵多首中外经典诗篇 包括中文古诗《月下独酌》《静夜思》及法文英文诗歌 展现诗歌跨越国界的魅力[2] - 文艺表演环节包含《茉莉花》 长笛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 舞蹈《葡萄架下》等节目[3] - 压轴环节为集体朗诵苏轼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并由旅比画家讲解词句意境并带领嘉宾体验书法[3] 活动意义 - 活动作为中心1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以诗和月为桥梁 促进比利时青年了解中秋节日与中华文化[3] - 活动旨在让参与者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当代价值[3]
中德青少年交流音乐会在德国埃森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10-05 09:21
活动概况 - 中德青少年交流音乐会暨唱歌学中文夏令营汇报演出于当地时间10月4日在德国埃森举行 吸引了近500名观众 [1][3] - 活动包括现场演出 嘉宾致辞 播放回顾片以及德国学生分享在华见闻等环节 [3][5][7] 夏令营背景 - 唱歌学中文夏令营于2025年7月举办 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 云南大学承办 [3] - 夏令营在昆明 楚雄 北京三地举办 吸引了来自20多所大学和中学的80名德国师生赴华参加 [3] 活动意义与嘉宾观点 - 中国驻德国大使夫人史玲表示 中德深厚的伙伴关系为两国青少年相知相亲奠定基础 青少年友好交流为双边关系长期健康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3] - 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主席奥拉夫·米尔曼指出 合唱团用音符和真诚与文化理解在中德间架起心灵之桥 并视自身为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的音乐使者 [3] 参与者体验与文化传承 - 德国学生莱娜分享其在华经历 称在中国的经历新奇而美妙 体验到了丰富的中国文化 [5] - 莱娜92岁的外祖母曾于20世纪50年代以歌剧演员身份到访中国 对家族与中国的缘分得以延续感到欣慰 并强调音乐具有无尽的力量 [5] 演出内容与团体介绍 - 汇报演出中 伯乐中文合唱团用中德双语演绎了《一荤一素》《向云端》等多首夏令营期间学习的中文歌曲 云南大学附中青少年则演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作品 [7] - 伯乐中文合唱团前身为伯乐高级文理中学中文合唱团 成立于2014年 于2021年注册为民间协会 是德国唯一的中学生中文合唱团 [7]
中国少年爱乐乐团完成加拿大巡演 音乐架桥促文化交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22:19
巡演概况 - 中国少年爱乐乐团一行70人于9月下旬赴加拿大渥太华、多伦多等地进行大型巡演,系近年来访加的最大规模中国艺术团组 [1] - 巡演首场演出于9月22日在尼亚加拉瀑布前举行,为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音乐会 [1] - 9月24日在渥太华国会山圣火台前举行快闪演出 [1] - 巡演重头戏“中国银行之夜·天涯共此时”交响音乐会于9月25日晚在渥太华隆重上演,9月26日移师多伦多 [1][2] 重要演出详情 - 渥太华交响音乐会由加中文化发展协会和渥太华华人音乐协会主办,旨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同时庆祝中加建交55周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 [1] - 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金野教授执棒,演绎了《节日序曲》《对花》《茉莉花》《紫竹调》《丹松舞曲第二号》等中外名曲 [1] - 音乐会高潮为下半场《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中国少年爱乐乐团与渥太华联合合唱团及加拿大歌唱家通力合作 [1] - 加拿大女高音朗·托里演绎《黄河怨》,加拿大男高音埃马纽埃尔·所罗门与中国音乐学院男中音高鹏合作演唱《河边对口曲》 [1] - 两场交响音乐会现场观众均近千名 [2] 官方反响与评价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出席音乐会并致辞,期待以两国建交55周年等为契机深化中加人文交流 [2] - 加拿大总理卡尼为音乐会致贺信,感谢组织者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努力 [2] - 加拿大女高音朗·托里评价乐团乐手年龄仅12至17岁,但其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令人震撼,认为这充分说明中国在青少年音乐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功 [2] 其他交流活动 - 乐团部分师生受邀参加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的国庆招待会 [3] - 9月26日晚,四名学生组成的弦乐四重奏和一名老师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国庆招待会献演《紫竹调》《茉莉花》以及女高音独唱《我和我的祖国》 [3] - 9月27日晚,九名学生组成的弦乐九重奏与两位老师在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国庆招待会献演《茉莉花》《紫竹调》《红河谷》以及男女高音合唱《我爱你中国》 [3] 活动意义总结 - 加中文化发展协会和渥太华华人音乐协会负责人表示,此次乐团加拿大之行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示和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动 [3] - 年轻的音乐家们用青春与才华谱写了中加文化交流的动人乐章 [3]
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展演举办 用纯真童声咏唱爱国之情
南京日报· 2025-08-15 10:37
文化活动组织 - 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集中展演在江苏大剧院举办 全省13支少儿合唱团参与 其中7支来自南京 [1] - 活动包含多个篇章 如"烽火少年郎" 参演曲目包括《红缨枪》《小八路之歌》《我们是抗战的孩子》《保卫黄河》等经典歌曲 [2] - 南京市天正小学合唱团演绎《和平的童谣》 团员包括来自瑞典但在南京长大的外籍学生 [2] 参与规模与成果 - 自3月份活动启动以来 全省有11.2万个团队 170余万人次少年儿童参与歌咏活动 [4] - 活动推出各类优秀曲目80首 原创歌曲37首 包括《仰望星空的少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等优秀原创作品 [3][4] - 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合唱团在十几天内排练近20次 完成6首歌曲的演出准备 [1][2] 活动特色与创新 - 活动创新推出校园合唱节 艺术节 集中展演歌会等形式 推动合唱在少年儿童中普及 [3] - 指导老师采用分声部音频提前发送的方式 帮助团员快速熟悉旋律和歌词 [2] - 活动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 选取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曲 [1][2] 参与者表现 - 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合唱团由36名孩子组成 彩排表现优异 基本一遍过 [1] -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合唱团成员在演出后仍保持激动情绪 表达对作品意义的深刻理解 [3] - 合唱团新老成员互相帮助 老队员主动指导新队员理解歌词和唱腔 [2]
中德音乐家在法兰克福联袂演出
新华网· 2025-08-15 08:40
文化合作与交流 - 中德音乐家联合演出在德国法兰克福克伦贝格音乐学院卡萨尔斯音乐厅举行 演出曲目包括莫扎特乐曲 旅德华人合唱团《保卫黄河》及作曲家鲍元恺《江南丝竹》等作品 [1] - 德国女高音歌唱家威廉明娜·特劳布用中文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获得观众掌声 [1] - 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联合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共同演绎音乐会 通过音乐促进中欧相互理解与友谊建立 [1] 艺术融合与接受度 - 采用外国观众熟悉的古典音乐语言融合中国音乐元素 提升国际接受度并助力传播中国故事 [1] - 作品《江南丝竹》融合明显中国风格与西方元素 其流畅细腻的旋律获得当地乐迷认可 [1] - 不同国家音乐家合作被观众评价为"成功架起文化之桥" 体现艺术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1]
《茉莉花》响起,全场沸腾!
券商中国· 2025-08-07 22:05
中国代表团亮相世运会开幕式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代表团在《茉莉花》旋律中入场,旗手为男子技巧运动员史经纬和女子轮滑运动员郭丹 [1] - 中国代表团本次派出321名运动员,参与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参赛规模和项目数量均创世运会历史新高 [1] 开幕式五星红旗入场仪式 - 开幕式上播放《我爱你中国》音乐,五星红旗入场并举行升旗仪式 [3] 媒体报道与直播 - 央视新闻客户端对开幕式进行直播报道 [4] - CCTV 5频道同步直播开幕式盛况 [5] - 券商中国作为证券市场权威媒体,对相关内容享有著作权 [8][9]
以歌会友 中美青少年唱响中山公园音乐堂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0:30
活动概况 -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 中美两国近三十支青少年合唱团逾千人参加[1][2] - 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主题为"歌唱和平"[2] - 演出包含侗族大歌合唱团表演《天地人间充满爱》 美国One Voice儿童合唱团表演《尝试一切》 马头琴演奏《我心永恒》等节目[1] 文化交流表现 - 美国犹他谷大学合唱团改编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呈现"一朵茉莉 两种绽放"的艺术诠释[1] - 现场设置明信片盲盒抽奖环节 两国青年通过书写寄语和赠送熊猫玩偶进行互动交流[1] - 侗族大歌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无指挥无伴奏特点展示文化独特性[2] 艺术合作成果 - 四支美国合唱团联合压轴演唱《世界一家》 引发全场观众合唱摇摆和合影留念[1] - 美国Pure N Heart合唱团成员强调音乐传递友爱和人道主义关怀的功能 认为音乐能推动美中友谊长存[2] - 活动提供音乐对话与相互学习平台 促进中美文化碰撞交流 助力侗族大歌等文化遗产传播[2]
2025“杭州西湖日”主题活动尽显交融之美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38
文化活动 - 活动主题为"'拾'景西湖·音'越'中意",以音乐和文化为桥梁,庆祝"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四周年和中意建交55周年 [4] - 活动通过网络直播,让全民共享"杭州西湖日"特别活动 [4] - 演出包含东方与西方音乐的交融,如笛子独奏《春江花月夜》与德彪西的《月光》 [4] 音乐表演 - 杭州爱乐乐团带来弦乐四重奏《紫竹调》和《匈牙利舞曲》,展现跨文化情感对话 [4] - 意大利女高音与中国男中音联袂献唱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 [5] - 杭州黄龙越剧团演绎经典越剧《梁祝》片段 [5] - 钢琴与古筝联袂呈现中国名曲《茉莉花》 [5] - 古筝独奏《千年等一回》与意大利萨克斯即兴爵士对话 [5] 文化交融 - 演出展现了杭州与维罗纳的文化联系,如梁祝与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5] - 浙江音乐学院创作并演唱的《西湖拾景》描绘西湖四季光影 [6] - CAC少儿合唱团用《梦想天堂》描绘杭州城市记忆 [6] 观众反响 - 一对中意情侣观众分享了对杭州的喜爱,并认为演出体现了文化交融的美好 [6] - 音乐会在中意合奏的《友谊地久天长》中落幕,传递跨文化友谊与文明互鉴的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