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安岭诡事》
icon
搜索文档
即刻报名,一起探索AI+文娱赛道的下一站
36氪· 2025-07-21 16:54
从去年火遍国内外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到16个身着红棉袄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翩翩起舞,再到今年4月马拉松赛事上的"人机共跑"。AI已慢慢 融入多个娱乐场景中,为大众感带来不同以往的文娱体验。 不止于此,无论是前期的内容创作、制作,还是后期的分发与传播,AI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文娱行业,改变着行业的面貌与格局。同时也开启新未来。 AI文娱全面开花 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工智能(AI)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据研究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同比增长 38%。伴随着大众娱乐消费趋向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AI开始向文娱行业蔓延。如今,AI正以全链条渗透的态势,在音乐、电影、阅读、游戏等文娱各 场景中纷纷落地。 比如游戏,去年上线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除了虚幻引擎、碰撞检测等技术外,还有全景光线追踪、行为树和有限状态机等AI技术的大量 应用。由此成就了极为逼真的游戏画面,为游戏爱好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娱乐体验。有成效,自然是AI应用其中的首要因素,据《AI+游戏产业变革 研究报告》显示,AI在核心架构与底层设计、叙事与角色塑造等8大 ...
AI加持仙侠IP,《遮天》微短剧版上线,“AI微短剧+”或成下一风口?
36氪· 2025-06-23 11:35
核心观点 - 掌阅首部AI技术与实拍深度融合的微短剧《遮天》上线,全网话题量破亿,验证了"AI+实拍"模式在微短剧领域的可行性 [1][7][20] - AI技术贯穿《遮天》全流程生产,包括前期改编规划、中期角色整合与特效制作、后期名场面还原,显著提升原著还原度与视觉冲击力 [8][9][10][12] - 行业层面,AI已成为科幻悬疑类微短剧的核心工具,2024年下半年AI辅助制作作品数量快速增加,技术从场景生成向全流程参与演进 [15][17][18] 上线表现 - 双端上线:6月20日登陆抖音"青柠剧场"及小程序"子诗短剧",21日登陆速看短剧APP [2] - 预热效果:定档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掌阅旗下现映APP与速看短剧专栏预约达5.4万人 [4] - 用户互动:现映APP第一集获32.7万点赞、23.1万收藏、近1万次分享,微博话题讨论量超9000万 [6][7] AI技术应用 前期筹备 - 原著基础:改编自点击量10亿+、阅读量9亿+的仙侠天花板IP,需处理1800章/650万字内容,原创团队参与确保高还原度 [8] - 特效规划:重点打造"九龙拉棺"等名场面,提前明确AI将用于增强东方玄幻世界观表现力 [8] 中期创作 - 角色整合:AI辅助简化合并配角与支线,聚焦主角成长主线以适应微短剧用户习惯 [9] - 实拍结合:演员拍摄后由AI介入建模,强化角色融合度与画面真实感 [9] - 量产把控:CEO强调AI需平衡规模化与独特性,坚持原著还原与情节刻画标准 [9] 后期呈现 - 名场面还原:"九龙拉棺"精准呈现百米龙尸细节,宇宙场景空间感突出 [10] - 妖兽处理:AI生成逼真形态并自然融入实景,战斗动作特效无违和感 [12] - 整体效果:成功构建荒古时期仙侠世界,观众对AI特效给予积极评价 [14][16] 行业发展 题材偏好 - 科幻悬疑类占比高:如《中国神话》《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等均采用AI突破传统拍摄限制 [15] - 技术优势:AI可高效实现超现实场景(如古蜀文明+科幻元素),成本仅为实拍零头 [17] 技术演进 - 工具普及:可灵、即梦、Sora等推动AI从场景生成向剧本创作、剪辑等全流程渗透 [18] - 出海助力:AI换脸/配音使译制剧成本降至10万元内,加速微短剧国际化 [18] - 质量提升:大模型解决早期表情僵硬、口型不同步等问题,如SkyReels-V1可生成影帝级微表情 [19] 公司动态 - 掌阅技术迭代:对比5月推出的《东北寻宝往事》,《遮天》AI视觉冲击力显著优化 [20] - 行业参与者:华策影视"有风"大模型提供剧本评估、创作辅助等全链条工具 [19]
AI碰上影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科技日报· 2025-06-05 09:20
原标题:AI碰上影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人工智能(AI)技术正引发众多领域的变革,影视产业便是其一。 5月21日,谷歌发布影视级视频制作大模型Flow。5月30日,著名科技趋势分析家玛丽·米克尔发布 《AI趋势》报告,将"制作全长电影和游戏",列入"未来5年内AI最可能做到的10件事"。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AI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不少制作团队带着AI生成的短剧或动 画样片路演,吸引了观众和投资者的目光。今年2月,我国首部纯AI生成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上 线,3天内播放量突破3500万。 近几年上映的不少热门电影都有AI的贡献。系列电影《志愿军》大量使用AI生成技术还原战争年 代的特殊道具;电影《只此青绿》则通过AI生成许多诗情画意的场景。 "如果说以上还是AI赋能影视制作,2024年以来,伴随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纯AI生成视频开始出 现。"马平说,去年AI视频的"AI味儿"还比较重,看起来有点"鬼畜",而今年很多国产大模型在生成视 频的连续性等问题上已经取得突破,特别是AI生成动画的效果非常不错。《兴安岭诡事》等AI短剧的 集中出现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趋势。 毫无疑问,影视产业正处于一场由AI带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