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
icon
搜索文档
AI拥抱微短剧:技术奇袭如何重构行业
新华社· 2025-08-14 18:08
新华社南宁8月14日电 题:AI拥抱微短剧:技术奇袭如何重构行业 新华社记者吴思思 近日,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的AI单元短剧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正式收官,这部微短 剧获得超13.7亿的全网曝光量。"通过AI技术,剧集在唯美浪漫、悬疑科幻、荒诞喜剧等不同风格中切 换自如,这充分展现了AI在影视领域的巨大潜力。"快手星芒业务负责人张兰兰说。 风口之上,未来已来。2024年,随着Sora的诞生,文生视频的想象力边界大幅拓宽,AI技术与微短剧两 个产业深度融合,变化无疑是革命性的。 "传统的影视特效是一个投入大、耗时久的制作过程,但引入AI后,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南宁市灵境 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力说,"从脚本创作到文生图、文生视频,AI可以贯穿微短剧创作的全过 程。" 更多的"爆款"正在涌现。由博纳影业与抖音联合出品的AIGC微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充分运 用AI技术进行场景构建,让奇幻场景变得触手可及;由AI技术与实拍画面深度融合的微短剧《遮 天》,全网累计话题量破亿。 然而,AI技术带来的问题同样蔓延到了微短剧创作中,观众调侃"AI演员不会塌房,但会面瘫",直切行 业痛点。 "现在AI的 ...
即刻报名,一起探索AI+文娱赛道的下一站
36氪· 2025-07-21 16:54
AI在文娱行业的渗透与应用 - AI正以全链条渗透态势进入文娱行业,涵盖音乐、电影、阅读、游戏等多个场景 [2] -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38% [2] - 游戏领域:《黑神话:悟空》应用全景光线追踪、行为树等AI技术,实现逼真画面和沉浸式体验 [2] - 影视领域:AI已渗透剧本创作、拍摄技术、后期制作等全流程,如《瞬息全宇宙》使用AI工具将数周工作量缩短至几小时 [4][6] - 音乐领域:AI可生成旋律、编曲,甚至模拟歌手声音 [4] - 旅游场景:如故宫博物院AI导览可让游客"穿越"回清朝 [6] - 社交平台:DeepSeek、豆包等app及短视频AI特效广泛应用 [6] AI对文娱行业的影响 - 提升行业效率:AI导演可完成文案生成、声音识别等工作,并实时调整录制方案 [6] - 降低成本:AI工具在传统影视创作中大幅降低制作成本 [6] - 赋能创作:AI辅助生产个性化内容,提升创意表现力 [6] - 变革行业生态:推动影视、音乐、游戏等领域深层次变革 [7] 市场格局与参与者 - 中国数字文娱市场规模达1.21万亿元 [8] - 主要参与者包括华为等技术企业,腾讯、芒果等内容平台,字节、快手等社交平台 [8] - 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加入AI+文娱赛道竞争 [8] 行业挑战与发展趋势 - 当前挑战:AI独立创作能力不足,情感表达与人类存在差距,版权问题待解 [8] - 未来趋势:AIGC能力将持续提升,预计2030年文本生成达人类平均水平,2050年图像生成优于职业设计师 [9] - 新机遇:短剧等细分领域将发展,结合VR等技术提供更沉浸体验,虚拟偶像等新模式深化 [9] - 行业活动:36氪将举办"AI+文娱 下一站"沙龙,探讨技术落地与价值挖掘 [13][15]
首部AIGC单元剧集来了:AI如何消融影视工业专业壁垒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14
行业应用与趋势 - 全球首部AIGC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包含7部题材多元的单元剧,总时长180分钟,涵盖科幻、奇幻、历史等类型,展现AI在影视制作中的深度赋能[1][2] - AI技术已渗透影视全流程:剧本创作(如爱奇艺"剧本工坊"30分钟评估50万字剧本)、视觉预演(山东传媒学院"智能分镜系统"缩短制作周期30%)、拍摄(AI生成场景替代实拍)、后期制作(对口型、配音效)[5] - 行业案例显示AI正消融专业壁垒:快手星芒短剧AIGC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上线2周播放量破5000万次,上海电影节4人团队制作的AI短片《潜入梦海》成本仅5000元[4] 技术突破与挑战 - 可灵AI 2.1系列模型实现技术、体验、美学三重突破,推出大师版、1080P高品质模式、720P标准模式的产品矩阵,支持影视、广告、游戏等场景[3] - 当前AI角色仍为"辅助者",需结合三维工具或特定算法弥补局限性,且AI制作流程存在不确定性(如模型调试、算法测试),部分环节比传统流程更耗时[6] - 技术瓶颈包括黏土风格一致性、人物比例统一性、复杂动作场景流畅性等,但AI已解决口型匹配、画面转场等难题[3][6] 商业模式与人才影响 - AI降低创作门槛,但行业处于启蒙阶段,传统影视公司尚未普及AI岗位,需构建适配的商业生态环境以吸纳新兴创作者[7] - 技术驱动内容范式革新:个性化、高迭代、低成本影视内容浪潮加速到来,未来AI或规模化应用于影视级制作场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