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

搜索文档
“浪浪山”之后,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不只神话
36氪· 2025-08-21 12:13
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8亿元,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预测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7亿元 [1] - 国产动画电影票房TOP10中2020年后上映作品占比高达80%,年度总票房从2018年16.57亿元跃升至2025年百亿规模,实现八年八倍增长 [4] - 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突破151亿元创历史新高 [4] 高票房国产动画电影特征 - 时间分布集中:80%高票房作品集中在2020年后 [4] - 题材垄断:奇幻题材占主导(6/7),传统神话IP改编作品表现突出 [6] - 口碑正相关:高票房作品普遍伴随高口碑,如《哪吒》8.4分、《浪浪山小妖怪》8.5分 [7] 国产动画电影发展路径 - 传统神话当代演绎路径:以《哪吒》系列为代表,依托文化基因进行现代化革新 [9] - 亲子向IP养成路径:以《熊出没》系列为代表,通过系列化开发培养观众忠诚度 [9] - 两大路径形成光线传媒与华强方特主导的竞争格局,TOP10中分别占4部和3部 [11] 产业发展背景 - 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预计2025年突破4500亿元,较2019年760亿元实现近5倍增长 [12] -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打破"动画片等于低幼向"市场偏见 [12] - 进口动画电影市场号召力减弱,近十年冠军《疯狂动物城》15.38亿元弱于《姜子牙》 [14] 当前面临挑战 - 2024年上映62部动画电影累计票房68.63亿元,同比减少15% [18] - 神话题材改编同质化严重,中尾部作品面临生存压力 [18] - 亲子IP赛道创新受限,《熊出没》垄断市场,《喜羊羊》系列反响平平 [20] 未来发展建议 - 神话IP改编需转向"故事内核当代化转译",回应现实问题 [21] - 亲子IP需打破"低幼"与"说教"窠臼,创造全年龄审美体验 [23] - 需开拓第三条发展道路,结合AI技术革新创作国际视野作品 [23]
中国动画电影这十年
虎嗅· 2025-07-08 12:35
中国动画电影工业化发展 - 过去十年是中国动画电影真正开始工业化的十年,从个别创作者的艺术尝试发展为稳定产出的大类型 [1] - 市场扩容使动画题材多元化,突破儿童特供标签,出现《哪吒2》等成人向作品,票房突破100亿 [1] - 技术、情怀与通俗性均衡的作品如《大圣归来》《哪吒2》成为票房标杆,验证了市场最大公约数 [11] 神话改编类作品特征 - 神话改写成为主流创作方向,需对传统故事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配当代价值观 [2] - 《大圣归来》重构西游人物关系,将传统师徒转化为双向精神救赎的励志故事 [3] - 《魔童降世》系列弱化反抗父权主题,聚焦亲情友情私密化表达,票房表现强劲 [4] - 《姜子牙》颠覆封神叙事,批判宏大历史叙事的激进改编路线 [6] 原创架空世界作品分析 - 《大鱼海棠》构建原创神话世界但设定与剧情割裂,世界观庞大却戏剧无效 [12] - 《大护法》以反乌托邦内核结合童稚画风,形成独特拼贴美学风格 [13] 现实题材作品突破 - 《长安三万里》以唐朝历史为背景,通过诗人命运展现史诗厚重感但回避人性深层缺陷 [14][15] - 《雄狮少年》融合周氏喜剧与现实主义,结局打破励志片常规凸显底层困境 [16][17] - 《深海》以抑郁症患者视角展开意识流叙事,视觉华丽但戏剧推进薄弱 [18] 行业创作趋势总结 - 作品普遍体现人本主义价值观,拒绝说教并平衡娱乐性与情怀表达 [19] - 现阶段仍处于外来方法论与中国审美融合阶段,尚未形成成熟本土风格体系 [19]
没人真正押中哪吒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2-26 15:34
核心观点 - 光线传媒通过《哪吒之魔童闹海》实现超预期票房表现,累计票房突破120亿元人民币,超越《头脑特工队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4] - 彩条屋作为光线传媒旗下动画电影业务核心平台,通过"投资+孵化"模式布局产业链,构建中国神话宇宙IP体系 [7][9] - 猫眼电影作为光线传媒渠道端重要布局,在票务平台市场份额达80%,并深度参与爆款电影出品发行环节 [14] - 动画电影商业模式具备衍生品收入优势,美国动漫电影衍生收入可达票房的10倍,光线传媒《大鱼海棠》衍生品两周销售额即超5000万元 [8] - 影视行业业绩高度依赖爆款作品,光线传媒股价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8个交易日内涨幅达264.43%,但长期持有者难以持续获益 [24][25] 行业分析 动画电影市场表现 - 2020-2022年动画电影平均票房36.47亿元,较《哪吒之魔童降世》50亿峰值呈现颓势 [3] - 《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档20多天即突破120亿元票房,创国产动画新纪录 [4] - 美国动漫电影衍生收入达票房的10倍,《冰雪奇缘》年衍生收入达10亿美元 [8] 产业链布局 - 彩条屋2015年投资超20家动漫产业链公司,被称"中国一半初创动画公司靠光线存活" [9] - 通过控股上海红鲤等公司强化制作环节,《哪吒之魔童闹海》单个3秒镜头耗时1年制作 [9] - 猫眼电影占据票务平台80%市场份额,2017-2024年参与30%的年度票房前十影片 [14] 公司战略 内容生产体系 - 采用"内容风投"模式投资潜力工作室,减轻创作者生存压力 [9] - 组建数十人团队系统梳理中国神话体系,构建动画电影版"封神宇宙" [18] - 《大鱼海棠》衍生品两周销售额5000万元,验证IP商业化能力 [8] 渠道建设 - 2016年以47.82亿元对价收购猫眼电影57.4%股权,补足渠道短板 [14] - 猫眼整合腾讯、美团等流量入口,成为影片发行必经渠道 [14] - 票务平台对影院排片形成反制,失去平台支持意味丢失80%市场份额 [14] 资本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8个交易日股价涨幅264.43%,但随后快速腰斩 [24][25] -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带动基金持股比例从1.63%升至2.89% [18] - 2020年《姜子牙》票房16.02亿元不及预期,基金持股比例从5.66%骤降至2.11% [19][21] - 2018年扣非净利润-2.85亿元,系上市七年首次主营业务亏损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