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

搜索文档
频现提前结募 科技主题基金又“热”起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8-08 15:15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显示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 注。 从ETF基金到主动管理型基金,人工智能(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持续成为资金集中涌入的 焦点。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背后是产业政策持续释放利好、AI新进展频传,以及投资者对中国经 济转型中科技驱动逻辑的普遍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科技基金热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贯穿年内的结构性趋势。从估值修复、全 球资金回流,到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的交织,科技创新板块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持续成为基金公司和投 资者共同看好的方向之一。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 7月15日,中海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海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将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 的7月25日提前至7月16日。据悉,该基金为一只偏股混合型产品,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主题,拟通过精选 优质科技类上市公司构建投资组合。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进入7月以来,已有多只科技主题基金产品宣布提前结募,体现出市场资金 对科技赛道的持续关注。近期提前结束募集的产品包括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 和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等。 具体来看,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自7月7日启 ...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
每日商报· 2025-07-18 06:18
科技主题基金募集情况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现象,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高度关注 [1] - 中海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原定7月25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6日,该基金为偏股混合型产品,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主题 [1] - 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原定7月18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1日 [1] -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原定7月11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7日 [1] - 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原定9月8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9日完成 [1] 行业趋势与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科技主题新发基金提前结募现象逐渐演变为行业趋势 [1] - 科创板相关指数产品和人工智能主题ETF尤其受到资金青睐,提前结募案例集中出现 [1] - 科技类基金受益于政策扶持、产业趋势明朗,叠加AI、芯片、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持续火热,吸引大量中长期资金配置 [2] - 多只新发科技主题基金迅速完成募集,提前结募已成为"常态化现象" [2] 市场环境与投资方向 - 内部经济边际企稳但外部不确定性仍高,科技创新相关风格仍是当前环境下较适合关注的板块 [2]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为何火热?
证券时报· 2025-07-17 12:42
科技主题基金市场热度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现象,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注[1] - 提前结募的基金涵盖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包括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等产品[3] - 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原定7月18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1日,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从7月11日提前至7月7日[3] 资金涌入驱动因素 - 资金募集规模迅速达到上限是提前结募的主要原因,认购热情高涨促使基金快速完成目标额度[5] - 科技股调整后存在建仓窗口期,新基金提前结募有助于及时布局潜在行情[6] - AI、芯片等领域政策扶持明确,产业趋势明朗化吸引中长期资金配置[8]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科创企业估值修复但仍具提升空间,AI产业初期发展阶段为高成长性提供支撑[10] - 全球资金再配置背景下,中国科技资产因基本面韧性、政策空间及AI前景吸引外资回流[10] - 2025年两会"扩内需+兴科创"双轮驱动政策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地位,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获重点扶持[11] 产业趋势与政策共振 - DeepSeek等AI技术突破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历史性机遇,政策加码加速板块复苏[10] - 从人形机器人到先进制造,AI大模型赋能万物的发展路径获得市场认知与政策协同[11] - 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当前被视为布局产业升级的"黄金期"[11]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为何火热?
券商中国· 2025-07-17 09:28
科技主题基金市场热度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高度关注 [1] - 资金集中涌入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涉及ETF和主动管理型产品 [2] - 具体案例包括:中海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原定7月25日提前至7月16日)、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原定7月18日提前至7月11日)、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原定7月11日提前至7月7日)、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原定9月8日提前至7月9日) [3] - 今年以来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已成行业趋势,科创板指数产品和AI主题ETF最受青睐 [4] 科技基金火热的驱动因素 - 资金募集规模迅速达到上限,认购热情高涨促使提前结募 [6] - 科技股调整后或迎来行情,新基金提前结募以便及时建仓 [7] - 发行端非市场性因素(如策略调整、人员变动等)可能影响募集节奏 [8] - 科技类基金受益于政策扶持、产业趋势明朗,AI、芯片、机器人等领域吸引中长期资金配置 [9] 科技板块的投资逻辑 - 科创企业估值有所修复,未来仍有提升空间,AI产业处于初期阶段,成长性优先于高估值 [10] - 全球资金再配置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因基本面韧性、政策空间、AI前景和估值性价比吸引外资回流 [11] - 政策持续加码(如2025年两会"扩内需+兴科创")推动科技产业变革,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处于战略布局"黄金期" [12] - DeepSeek等AI技术突破重塑竞争格局,"AI含量高"的产品值得关注 [11]
频现提前结募科技主题基金又“热”起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7-17 08:08
科技主题基金募集情况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现象,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注 [1] - 涉及基金类型包括ETF和主动管理型产品,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 [1] - 具体案例:中海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原定7月25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6日 [4] - 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募集期从7月7-18日缩短至7月7-11日 [5] -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募集期从6月26日-7月11日缩短至6月26日-7月7日 [5] - 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募集期从6月9日-9月8日大幅缩短至6月9日-7月9日 [5] 资金流向特征 - 科创板指数产品和人工智能ETF成为资金集中涌入的细分领域 [5] - 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已演变为行业现象,反映投资者对成长赛道的积极布局意愿 [5] - 全球资金回流与政策扶持交织,科技创新板块持续获得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共同看好 [3] 现象驱动因素 - 直接原因:募集规模迅速达到预设上限,认购热情高涨促使提前结募 [6] - 策略考量:科技股经历调整后存在建仓窗口期,新基金需及时布局以捕捉行情 [6] - 产业基础:AI、芯片、机器人等领域政策扶持明确,产业趋势明朗吸引中长期资金 [6] - 非市场因素:部分基金因投资策略调整或底层资产变化临时变更募集安排 [6] 后市发展逻辑 - 估值层面:科创企业估值已修复但仍具提升空间,AI产业初期特征支撑成长性溢价 [7] - 资金层面:中国股市基本面韧性+AI前景+估值优势正吸引海外资金再配置 [7] - 技术突破:DeepSeek等AI技术进步推动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7]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8] - 产业升级:从人形机器人到AI大模型的应用拓展,科技创新进入战略布局黄金期 [8]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投资价值分析:DeepSeek火爆出圈,一键布局AI核心资产
浙商证券· 2025-02-21 16:0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旨在从全市场选取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3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样本空间同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 - 选取业务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机器学习、机器视觉、人脸识别、语音语义识别、智能芯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 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 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分级靠档算法计算指数 - 指数计算公式: $$报告期指数 = \frac{报告期样本的调整市值}{除数} \times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证券价格×调整股本数×权重因子)[31] **模型评价**:该指数覆盖面广,收益弹性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31]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模型** - 年化收益率:20.59% - 年化波动率:35.55% - 最大回撤:-44.99% - 夏普比率:0.78[4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人工智能产业净利润增速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Wind一致预期数据,计算人工智能产业的预期净利润增速,反映产业的高景气度[1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获取Wind一致预期数据中人工智能指数2024年和2025年的预期净利润增速 - 计算预期净利润增速: $$预期净利润增速 = \frac{预期净利润 - 当期净利润}{当期净利润} \times 100\%$$ - 2024年预期净利润增速为37.73%,2025年预期净利润增速为38.54%[19]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人工智能产业的高景气度和增长潜力[1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人工智能产业净利润增速因子** - 2024年预期净利润增速:37.73% - 2025年预期净利润增速:38.54%[19] 以上总结涵盖了研报中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的名称、构建思路、具体构建过程、评价以及回测效果,确保内容全面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