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

搜索文档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
每日商报· 2025-07-18 06:18
科技主题基金募集情况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现象,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高度关注 [1] - 中海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原定7月25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6日,该基金为偏股混合型产品,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主题 [1] - 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原定7月18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1日 [1] -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原定7月11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7日 [1] - 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原定9月8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9日完成 [1] 行业趋势与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科技主题新发基金提前结募现象逐渐演变为行业趋势 [1] - 科创板相关指数产品和人工智能主题ETF尤其受到资金青睐,提前结募案例集中出现 [1] - 科技类基金受益于政策扶持、产业趋势明朗,叠加AI、芯片、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持续火热,吸引大量中长期资金配置 [2] - 多只新发科技主题基金迅速完成募集,提前结募已成为"常态化现象" [2] 市场环境与投资方向 - 内部经济边际企稳但外部不确定性仍高,科技创新相关风格仍是当前环境下较适合关注的板块 [2]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为何火热?
证券时报· 2025-07-17 12:42
科技主题基金市场热度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现象,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注[1] - 提前结募的基金涵盖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包括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等产品[3] - 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原定7月18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1日,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从7月11日提前至7月7日[3] 资金涌入驱动因素 - 资金募集规模迅速达到上限是提前结募的主要原因,认购热情高涨促使基金快速完成目标额度[5] - 科技股调整后存在建仓窗口期,新基金提前结募有助于及时布局潜在行情[6] - AI、芯片等领域政策扶持明确,产业趋势明朗化吸引中长期资金配置[8]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科创企业估值修复但仍具提升空间,AI产业初期发展阶段为高成长性提供支撑[10] - 全球资金再配置背景下,中国科技资产因基本面韧性、政策空间及AI前景吸引外资回流[10] - 2025年两会"扩内需+兴科创"双轮驱动政策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地位,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获重点扶持[11] 产业趋势与政策共振 - DeepSeek等AI技术突破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历史性机遇,政策加码加速板块复苏[10] - 从人形机器人到先进制造,AI大模型赋能万物的发展路径获得市场认知与政策协同[11] - 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当前被视为布局产业升级的"黄金期"[11]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为何火热?
券商中国· 2025-07-17 09:28
科技主题基金市场热度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高度关注 [1] - 资金集中涌入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涉及ETF和主动管理型产品 [2] - 具体案例包括:中海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原定7月25日提前至7月16日)、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原定7月18日提前至7月11日)、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原定7月11日提前至7月7日)、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原定9月8日提前至7月9日) [3] - 今年以来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已成行业趋势,科创板指数产品和AI主题ETF最受青睐 [4] 科技基金火热的驱动因素 - 资金募集规模迅速达到上限,认购热情高涨促使提前结募 [6] - 科技股调整后或迎来行情,新基金提前结募以便及时建仓 [7] - 发行端非市场性因素(如策略调整、人员变动等)可能影响募集节奏 [8] - 科技类基金受益于政策扶持、产业趋势明朗,AI、芯片、机器人等领域吸引中长期资金配置 [9] 科技板块的投资逻辑 - 科创企业估值有所修复,未来仍有提升空间,AI产业处于初期阶段,成长性优先于高估值 [10] - 全球资金再配置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因基本面韧性、政策空间、AI前景和估值性价比吸引外资回流 [11] - 政策持续加码(如2025年两会"扩内需+兴科创")推动科技产业变革,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处于战略布局"黄金期" [12] - DeepSeek等AI技术突破重塑竞争格局,"AI含量高"的产品值得关注 [11]
频现提前结募科技主题基金又“热”起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7-17 08:08
科技主题基金募集情况 - 7月以来多只科技主题新发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现象,显示市场对成长型赛道的高度关注 [1] - 涉及基金类型包括ETF和主动管理型产品,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 [1] - 具体案例:中海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原定7月25日截止募集提前至7月16日 [4] - 鹏华上证科创芯片ETF募集期从7月7-18日缩短至7月7-11日 [5] -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ETF募集期从6月26日-7月11日缩短至6月26日-7月7日 [5] - 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募集期从6月9日-9月8日大幅缩短至6月9日-7月9日 [5] 资金流向特征 - 科创板指数产品和人工智能ETF成为资金集中涌入的细分领域 [5] - 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募已演变为行业现象,反映投资者对成长赛道的积极布局意愿 [5] - 全球资金回流与政策扶持交织,科技创新板块持续获得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共同看好 [3] 现象驱动因素 - 直接原因:募集规模迅速达到预设上限,认购热情高涨促使提前结募 [6] - 策略考量:科技股经历调整后存在建仓窗口期,新基金需及时布局以捕捉行情 [6] - 产业基础:AI、芯片、机器人等领域政策扶持明确,产业趋势明朗吸引中长期资金 [6] - 非市场因素:部分基金因投资策略调整或底层资产变化临时变更募集安排 [6] 后市发展逻辑 - 估值层面:科创企业估值已修复但仍具提升空间,AI产业初期特征支撑成长性溢价 [7] - 资金层面:中国股市基本面韧性+AI前景+估值优势正吸引海外资金再配置 [7] - 技术突破:DeepSeek等AI技术进步推动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7]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8] - 产业升级:从人形机器人到AI大模型的应用拓展,科技创新进入战略布局黄金期 [8]
东方财富、江淮汽车、比亚迪获融资资金买入排名前三丨资金流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0:49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0 43% 收于3399 77点 最高3402 05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0 65% 收于10250 14点 最高10280 83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1 07% 收于2061 29点 最高2075 58点 [1] 融资融券情况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8105 52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3 63亿元 [2] - 沪市两融余额为9200 84亿元 增加42 18亿元 [2] - 深市两融余额为8904 68亿元 增加31 45亿元 [2] - 融资买入额前三个股为东方财富(13 5亿元 非银金融)、江淮汽车(12 28亿元 汽车)、比亚迪(10 44亿元 汽车) [2] - 融资买入额前十个股中通信行业占2席(中际旭创9 44亿元 新易盛9 32亿元) [2] 基金发行情况 - 昨日新发行33只基金 涵盖ETF、指数增强、混合型等多种类型 [3][4] - 主要发行方向包括港股通科技(万家国证、广发恒生)、科创板指数增强(中信建投、泰康)、创业板相关(华夏、鹏华) [3][4] - 养老目标基金有汇添富2060五年持有混合FOF、易方达养老2060五年持有混合FOF [3][4]
每周基金发行前瞻:新发32只产品 指数型产品数量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19
新基金发行概况 - 6月9日至6月13日将有32只新基金面市,涉及24家基金公司,平均募集期约25天 [1] - 新发基金中指数型产品数量居前,包括华夏创业板50联接、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等 [1][2] - 股票型基金数量达18只,混合型基金和FOF基金均为4只 [2] 基金类型分布 - 新发股票型基金以指数型为主,包括9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和7只增强指数型产品 [4] - 将有2只REITs发行,分别为中金中国绿发商业资产REIT和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 [4] - 出现1只创新浮动费率制基金安信价值共赢,管理费根据持有时间和业绩浮动 [8] 基金公司发行情况 - 永赢基金发行产品最多,包括永赢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增强策略ETF等3只产品 [5] - 鹏华基金、中金基金等24家基金公司参与新基金发行 [5] - 18只产品公布募集份额上限,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等基金上限达80亿份 [5] 重点基金产品 - 指数型产品包括华夏创业板50联接[8]、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8]、鹏华创业板新能源[8]等 - 创新产品包括安信价值共赢混合型基金[8]、中金中国绿发商业资产REIT[4][6]、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4][7] - 养老目标基金包括易方达养老目标日期2060[7]、汇添富养老2060五年[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