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维激光雷达(LiDAR)
icon
搜索文档
激光雷达第一股的180天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29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禾赛科技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冲高至244港元,涨幅超14%,收盘报234港元/股,上涨9.96% [1] - 公司此前已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截至9月16日美股收盘,其美股年内涨幅已超115%,报价29.8美元/股 [3] - 禾赛科技是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5] - 本次全球发售1700万股,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分别获168.65倍和14.09倍超额认购,募资总额为41.60亿港元,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15] 财务业绩与运营数据 - 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净利润0.44亿元人民币,实现转亏为盈 [7] - 今年上半年,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近54.8万台,同比增长276.2%,已超越2024年全年交付量 [11]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2.5%,较此前下滑了3个百分点,主要系当期相对低毛利的家庭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放量所致 [11] - 业务结构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机器人两大核心业务分别占收入的62.7%和34.1% [9] 核心业务进展 - ADAS业务:第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30万台,同比增长276% [10] 公司已获得国内9家头部车企的20款车型定点,将于2025年至2026年陆续量产交付 [10]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计划于2026年量产,与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的全新定点亦将于2026年量产 [10] - 机器人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第二季度出货量达4.9万台,同比暴增743.6% [10] 上半年总出货量达9.8万台,同比暴增692.9% [10] 公司预计今年面向机器人市场的出货量将突破20万台 [11] 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 [10] 行业背景与市场地位 -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首次突破150万颗,同比激增179.7% [9] 2025年上半年达100.2万颗,同比再增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9] - 在市占率排位上,禾赛、华为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装机量位列前四,市占率分别为33.0%、30.2%、27.4%、8.0% [10] - 根据GGII数据,禾赛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 [10] - 按收入计,禾赛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16] 战略合作与机构观点 - 在上市前一日,公司官宣与一家美国领先的头部Robotaxi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了价值超过四千万美元的激光雷达订单,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3]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8月与Vbot维他动力、星动纪元宣布达成合作,客户已涵盖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多家人形智能企业 [10] - 多家国内投资机构发布研报看好公司后续增长,观点集中于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及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15] 机构看好其与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在手订单对营收的支撑,以及技术外溢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新场景渗透率提升 [16]
激光雷达第一股的180天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2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股票代码2525.HK,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和招银国际 [1] - 上市首日股价一度冲高至244港元,涨幅超14%,收盘报234港元/股,上涨9.96% [1] - 公司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从证监会发布备案通知书到正式招股仅用不到半个月时间 [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 [7] - 第二季度净利润0.44亿元人民币,实现转亏为盈 [7]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2.5%,较前期下滑3个百分点,主要系低毛利家庭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放量所致 [11] 业务结构 - ADAS业务占比62.7%,机器人业务占比34.1%,两大业务均实现三位数增长 [10] - ADAS激光雷达第二季度出货量达30万台,同比增长276% [10] - 机器人激光雷达第二季度出货量达4.9万台,同比增长743.6% [11] - 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8万台,同比增长276.2% [11] 市场地位 - 按收入计,2022-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15] - 国内激光雷达市占率达33.0%,位列行业第一 [10] - JT系列激光雷达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全球最快交付纪录 [11] 订单与客户 - 获得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4000万美元订单,将作为其唯一激光雷达供应商 [3] - 已获得国内9家头部车企20款车型定点,将于2025-2026年量产交付 [10] -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2026年量产计划稳步推进 [10] - 机器人客户涵盖宇树科技、Vbot维他动力、星动纪元等多家人形智能企业 [11] 行业数据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同比增长179.7% [10] - 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1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 [11] - 预计全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出货量30-40万台,公司面向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将突破20万台 [11] 资本运作 - 全球发售1700万股B类普通股,公开发售获168.65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获14.09倍超额认购 [14] - 募资总额41.60亿港元(5.33亿美元),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14] - 资金用途:50%用于研发投资,35%用于生产能力投资,5%用于业务发展,10%用于营运资金 [14]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看好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及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15] - 国盛证券看好激光雷达作为辅助驾驶"安全件"的需求潜力,重申"买入"评级 [15] - 国信证券认为丰富订单量产有望持续超越行业 [15] - 华鑫证券建议关注供应链本土化升级和AI感知技术融合 [15]
从被“杀人鲸”做空到港股热捧,禾赛科技180天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0:56
上市表现与融资情况 - 公司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2525 HK 首日开盘冲高至244港元 涨幅超14% 收盘报价234港元/股 上涨9 96% [1][2] - 公司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从证监会发布备案到正式招股仅用不到半个月时间 [2] - 本次全球发售1700万股B类普通股 其中香港发售170万股 国际发售1530万股 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分别获168 65倍和14 09倍超额认购 [7] - 募资总额41 60亿港元 约50%用于研发投资 35%用于生产能力投资 5%用于业务发展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7] - 本次IPO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也是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超41 6亿港元 5 33亿美元 [7]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二季度实现营收7 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50% 净利润0 44亿元人民币 实现转亏为盈 [4] - 业务结构以ADAS和机器人为主 分别占收入的62 7%和34 1% 两大业务均实现三位数增长 [4] -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3个百分点至42 5% 主要因低毛利的家庭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放量 [5] - 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 8万台 同比增长276 2% 已超越2024年全年交付量 [5] 产品出货与市场地位 - 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30万台 同比增长276% [4] - 二季度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出货量达4 9万台 同比暴增743 6% 上半年总出货量达9 8万台 同比暴增692 9% [5] - 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 创全球最快记录 [5] - 按收入计 公司2022年 2023年及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8] 客户合作与订单情况 - 上市前一日与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签订超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作为其唯一供应商提供远距和近距产品 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2] - 二季度及近期获得国内9家头部车企的20款车型定点 将于2025-2026年陆续量产交付 [4] -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 2026年量产计划稳步推进 与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的全新定点将于2026年量产 [4] - 机器人客户涵盖宇树科技 Vbot维他动力 星动纪元等多家具身智能企业 产品落地于人形服务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等多个场景 [5] 行业动态与市场前景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 同比激增179 7% 2025年上半年达100 2万颗 同比增71% 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4] - 公司以33 0%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 其次为华为科技30 2% 速腾聚创27 4% 图达通8 0% [4] - 预计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出货量30-40万台 其中公司面向机器人市场的出货量将突破20万台 [5] - 激光雷达正逐步成为智驾标配 行业需求旺盛 龙头效应进一步强化 [4][8] 机构观点与战略布局 - 多家国内投资机构包括开源证券 招商证券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看好公司后续增长 主要因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及龙头地位稳固 [8] - 公司加速构建智能驾驶+机器人双轮驱动的生态体系 关注供应链本土化升级 AI感知技术融合及新兴场景商业化进程 [9] - 技术外溢带动机器人激光雷达成本下降 割草机器人等领域激光雷达渗透率有望提升 除现有战略客户外仍有较多潜在客户可拓展 [8]
从被“杀人鲸”做空到港股热捧 禾赛科技180天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0:54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实现双重主要上市,成为首家“美股+港股”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2] - 港股上市首日收盘价23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9.96% [2] - 美股年内涨幅超过115%,截至9月15日报价29.8美元/股 [2] - 上市前一日获得一家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成为其唯一供应商,计划2026年底前交付 [2]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50% [4] - 第二季度净利润0.44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2.5%,较前期下滑3个百分点,主要因低毛利家庭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放量 [6]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业务结构以ADAS和机器人为主,分别占收入的62.7%和34.1% [5] - 按收入计,公司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9]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同比增长179.7% [5]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5] ADAS业务进展 - 公司在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市占率达33.0%,位列第一 [5] - 第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30万台,同比增长276% [5] - 已获得国内9家头部车企的20款车型定点,将于2025-2026年量产交付 [5] -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计划2026年量产,与丰田汽车合资品牌的全新定点亦将于2026年量产 [5] 机器人业务进展 - 机器人业务是增速更快的第二增长曲线,第二季度出货量达4.9万台,同比增长743.6% [5][6] - 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9.8万台,同比增长692.9% [6] -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 [6] - 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全球最快记录 [6] - 预计公司今年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将突破20万台,整个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出货量在30万-40万台 [6] 港股IPO募资详情 - 全球发售1700万股B类普通股,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分别获168.65倍和14.09倍超额认购 [8] - 募资总额41.60亿港元,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8] - 募资用途分配:约50%用于研发,约35%用于生产能力投资,约5%用于业务发展,约10%用于营运资金 [8]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多家国内投资机构发布研报看好公司后续增长,主要基于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和龙头地位稳固 [9] - 机构看好激光雷达作为辅助驾驶“安全件”和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的旺盛需求 [9] - 技术外溢带动机器人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割草机器人等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 [9] - 公司正加速构建“智能驾驶+机器人”双轮驱动的生态体系 [10]
激光雷达龙头,启动全球发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18:05
全球发行概况 - 公司启动1700万股B类股份的全球发行,包括170万股的香港公开发行和1530万股的国际发行 [1] - 香港公开发行于9月8日启动,国际发行于9月6日启动 [1] - 香港发行价格最高为每股228港元(或29.04美元) [4] 基石投资者与上市交易 - 全球发行已与HHLR Advisors、泰康人寿、WT资产管理、Grab、宏达集团及Commando Global Fund签署基石投资协议 [4] - 公司的美国存托股份(ADS)将继续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交易,每一股ADS代表一股B类普通股 [4] - 香港联交所上市的B类普通股将与在纳斯达克上市的ADS实现完全可互换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三维激光雷达(LiDAR)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4] - 公司是理想汽车、极氪、零跑汽车等主机厂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4] -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按收入计算,公司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货商 [4] - 2024年12月,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收入分别为12.03亿元、18.77亿元、20.77亿元及5.25亿元 [5]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3.01亿元、4.76亿元、1.02亿元、1754.9万元,亏损额呈现收窄趋势 [5] 募集资金用途 - 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及升级ASIC路径及其他关键技术 [5] - 资金亦将用于产品开发及商业化,以及扩大产能以确保持续交付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 [5]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4] - 今年8月31日,港交所网站发布了公司聆讯后的资料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