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搜索文档
图达通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12月10日登陆港交所,今年前9月交付激光雷达超18万台
创业邦· 2025-11-12 18:11
来源丨独角兽早知道( iponews ) 编辑丨Arti 11月12日,据港交所披露,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图达通(Seyond)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此次图达 通借壳TechStar,通过De-SPAC方式在港上市。 TECHSTARACQ-Z(07855)今日发布公告:预计继承公司图达通12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禾 赛、速腾聚创与图达通三家激光雷达"三强"将齐聚港股。 据招股书,图达通是设计、开发及生产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之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 料,2024年,公司交付总计约230,000台车规级激光雷达,按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计全 球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2.8%。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超过97%的收入来自中国。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蔚来已选择在其九款车型上采用图达通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公司为高级驾 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其他汽车及非汽车应用场景提供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鲍博士及李义民博士于2016年创立了图达通,并在美国开始运营。 公司选择1,550纳米(nm)的短波红外激光进行超远距离探测,并开发了双轴镜面扫描技术架构,公司 认为这是前视激光雷达的最佳技术架构。公司于201 ...
禾赛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年盈利目标
BambooWorks· 2025-11-12 11:58
▶ 这家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企业在第三季度实现创纪录的2.6亿元盈利,当期营收与出货量均大幅增长 禾赛科技 (HSAI.US;2525.HK)周二公布其第三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并在业界领先的激光雷达技术支持下,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全年盈利目标。公司当季净 利润达2.6亿元(合3,600万美元),令今年前九个月盈利总额攀升至2.8亿元。 当季公司毛利率达42%,而运营开支同比下降23%。 禾赛是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公司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今年9月通过港交所二次上市,绿鞋后融资总额达6.14亿美元。 基于超预期的盈利表现,禾赛将全年净利润指引上调至3.5亿至4.5亿元区间。 禾赛表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47%至8.0亿元,主要受"出货强劲及激光雷达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与机器人领域渗透率提升"驱动,尤其是ADAS正 快速成为众多车型的标准配置。 据行业监测机构盖世汽车统计,禾赛在远距激光雷达领域已连续七个月保持领先,8月市场份额达46%,分别是第二、第三名厂商的1.5倍和2.4倍。 禾赛创始人及CEO李一帆博士透露,本季度禾赛获得前两大 ADAS 客户 2026 年全系车型定 ...
赛力斯吓了市场一大跳
商业洞察· 2025-11-08 17:37
上市表现与市场担忧 - 公司于11月5日登陆港交所,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及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5] - 上市首日开盘即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0%,收盘报131.5港元/股与发行价持平,次日下跌4.94%跌破发行价 [5] - 市场担忧源于公司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华为的深度赋能,以及前三季度销量同比下滑7.79%和营收增速大幅放缓至3.67% [5] - 公司ADAS中央超算平台、芯片和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由华为提供,自身研发能力更多聚焦于功能验证和工程测试 [7] 财务与业务转型 - 公司前身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后完成转型,2022年更名为赛力斯 [7] - 2020至2023年公司累计亏损近100亿元,2024年得益于问界M7爆火,日均营收达4亿元,日均净利润约1600万元,成为全球第4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7] -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341亿元增至1452亿元,增长超4倍,2025年9月30日A股市值跃升至约3000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超过216.65亿元 [9] 对华为的依赖 - 2022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华为采购智能驾驶等零部件的金额分别为58亿元、72亿元、420亿元和200亿元,呈现快速增长 [10] - 公司深度依赖华为渠道与营销体系,通过华为700多家体验中心销售,广告宣传等服务费从2022年的40.36亿元增至2024年的181.11亿元 [10] - 公司总裁张正萍表示将向全球扩张,不担心华为与其他汽车公司合作,并计划投入18亿美元上市募资用于海外扩张 [10] 销量与市场竞争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10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净利率从2024年底的3.27%攀升至5.10% [12] - 同期公司销量同比下滑7.79%至34.07万辆,与行业整体增长超34%形成反差 [14][15] - 公司销量担当为问界品牌,其单车净利润达1.56万元,是长城汽车的1.6倍、比亚迪的2倍多 [17] - 公司面临风险包括豪车市场空间有限(2025年前三季度4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54万辆)以及过度押注增程技术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 [19] 未来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寻求突破的两个新支点为继续出海和布局机器人赛道,计划将问界车型引入欧洲市场并在印尼设立年产能约2万辆的生产基地 [21] - 公司通过子公司布局具身智能业务,并与第三方合作推动大模型进入车机,以建立独立的智能化技术平台 [22] - 公司深度学习华为模式,导入IPD流程并推进数字化转型,2022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3亿元、17亿元、56亿元及29亿元 [23][24] - 公司研发技术人员达8005人约占员工总数四成,计划将港交所募资的70%投向研发 [24]
豪威集团推出全新图像传感器:为汽车外部摄像头设计,提升ADAS暗态性能
环球网· 2025-10-17 11:20
产品发布核心信息 - 豪威集团发布新一代800万像素汽车图像传感器OX08D20,采用TheiaCel®技术 [1] - 新产品计划于2025年11月出样,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投入量产 [1] - 该传感器是OX08D10的升级版本,专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中的汽车外部摄像头设计 [3] 产品性能与技术特性 - 与Mobileye合作开发创新拍摄方案,显著减少行驶过程中近处物体的运动模糊,并提升暗态性能 [3] - 帧率提升至60帧/秒,支持摄像头双用途 [3] - 升级网络安全功能,符合最新行业标准MIPI CSE 2.0 [3] - 具备低功耗优势,并采用a-CSP™封装,尺寸比同类外部传感器减少50% [3] 行业需求与产品定位 - 汽车厂商普遍希望单一图像传感器能够集成多种关键功能,包括行业领先的暗态性能、LED闪烁抑制功能、紧凑尺寸、高温环境下的卓越画质以及低功耗 [3] - OX08D10因其出色的综合表现成为厂商的理想选择 [3] - 新一代产品OX08D20的设计围绕客户需求的创新功能进行 [3]
从被“杀人鲸”做空到港股热捧 禾赛科技180天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0:54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实现双重主要上市,成为首家“美股+港股”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2] - 港股上市首日收盘价23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9.96% [2] - 美股年内涨幅超过115%,截至9月15日报价29.8美元/股 [2] - 上市前一日获得一家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成为其唯一供应商,计划2026年底前交付 [2]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50% [4] - 第二季度净利润0.44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2.5%,较前期下滑3个百分点,主要因低毛利家庭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放量 [6]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业务结构以ADAS和机器人为主,分别占收入的62.7%和34.1% [5] - 按收入计,公司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9]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同比增长179.7% [5]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5] ADAS业务进展 - 公司在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市占率达33.0%,位列第一 [5] - 第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30万台,同比增长276% [5] - 已获得国内9家头部车企的20款车型定点,将于2025-2026年量产交付 [5] - 与欧洲顶级车企进入C样阶段,计划2026年量产,与丰田汽车合资品牌的全新定点亦将于2026年量产 [5] 机器人业务进展 - 机器人业务是增速更快的第二增长曲线,第二季度出货量达4.9万台,同比增长743.6% [5][6] - 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9.8万台,同比增长692.9% [6] -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第一 [6] - 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全球最快记录 [6] - 预计公司今年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将突破20万台,整个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出货量在30万-40万台 [6] 港股IPO募资详情 - 全球发售1700万股B类普通股,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分别获168.65倍和14.09倍超额认购 [8] - 募资总额41.60亿港元,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8] - 募资用途分配:约50%用于研发,约35%用于生产能力投资,约5%用于业务发展,约10%用于营运资金 [8]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多家国内投资机构发布研报看好公司后续增长,主要基于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和龙头地位稳固 [9] - 机构看好激光雷达作为辅助驾驶“安全件”和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的旺盛需求 [9] - 技术外溢带动机器人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割草机器人等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 [9] - 公司正加速构建“智能驾驶+机器人”双轮驱动的生态体系 [10]
尚界H5发布,成为鸿蒙智行首款低于20万元车型
贝壳财经· 2025-08-26 13:56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华为与上汽联手打造的首款SUV车型尚界H5正式启动预订 预售价16.98万元起 成为鸿蒙智行首款预售价低于20万元的车型 [1]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表示29万是盈亏平衡点 低于30万的车型卖一台亏一台 能挣钱的都是30万以上的车型 [1] - 余承东提及尚界H5做到20万元以下是巨大挑战 感谢上汽集团付出的努力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尚界专属团队已超5000人 首期投入60亿元 [1]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尚界H5所处的10万-20万元价格带是乘用车消费主力市场 也是ADAS域控装机量爆发的关键领域 [2] - 2025年1-4月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的ADAS域控制器装机量达52.5万套 同比增幅超2000% 各品牌竞争愈发激烈 [2] -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认为尚界H5能拓宽鸿蒙智行价格覆盖 契合用户预算 有利于提升总销量 [2] 技术配置与销量预期 - 尚界H5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2] -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尚界全系达到50万-100万销量规模可期 有望打造全新增量表现 [2]
独家对话禾赛CFO樊鹏:L3没有激光雷达是“不合格”的,未来机器人比车载业务更具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7:1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过50% [1] - 实现净利润4410万元人民币 再度实现GAAP季度盈利 [1] - 毛利润绝对额显著提升 绝大部分转化为净利润增长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45.1%下滑至42.5% 主要因去年同期包含高毛利技术服务费收入 [3]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全年总费用绝对数较去年同期稳中有降 [4] - 通过销售规模扩大和毛利率稳定 实现单台激光雷达分摊费用降低 [4] 业务发展 - 2025年前六个月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7万台 同比增长276.2% 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总量 [3] -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9.83万台 同比增长692.9% [6] - 机器人业务被视为比车载业务更具潜力的战略布局 [6] - 聚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场景 包括割草机器人和物流AGV车辆 [6] - 积极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方向 [6] 产品与市场 - 禾赛ATX激光雷达价格下探至200美元 较上一代产品降幅50% [7] - 激光雷达搭载覆盖10万到30万元不同价位车型 [10] - ATX系列产品核心性能与售价无本质区别 不按车型价格区分产品 [10] - 行业基本完成阶段性降本任务 未来重点在性能提升与成本控制间寻求平衡 [8] 行业竞争与趋势 - 激光雷达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友好 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厂商不多 [3] - ADAS已进入规模化交付第四年 每年超过200%的增速未必能够持续 [6] - 机器人业务因消费级产品放量 目前正处于规模化起点 [6] - 使用更多更好的激光雷达能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11] - L3级和L4级方案普遍采用多颗激光雷达 已成为行业共识 [11] - L2阶段没有激光雷达也能实现 但有它会表现更优 L3阶段没有激光雷达的方案不合格 [11] 产能与供应链 - 基于4至6个月订单可见性推进投产计划 [6] - 下半年两条新产线将投运 资源供给不是瓶颈 [6] - 全力配合车企客户 支持在竞争中健康发展 [3] - 欢迎60天支付账期政策 期待客户能将其落到实处 [3]
Qualcomm (QCOM)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3 04:4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半导体、汽车电子、工业物联网(IoT) - 公司:高通(Qualcomm) - 涉及业务:汽车数字化底盘(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工业处理器(IQ系列)、边缘AI、摄像头技术等 [4][6][50]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汽车业务(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 - **差异化优势**: - 重新定义汽车架构,推动软件定义汽车(SDV)和中央计算模式,改变车企与生态系统的合作方式 [4][7] - 技术整合:将智能手机生态的技术(如高性能计算、AI)适配到汽车场景,满足安全性、长生命周期和多用户需求 [8][9] - 全球覆盖:与所有主流OEM和一级供应商合作,覆盖100个国家(包括中国) [10][23][25] - **竞争壁垒**: - 高门槛:需长期投入(10年以上)、全栈能力(硬件、软件、供应链)及车企信任 [12][13] - ADAS领域:首款安全级芯片已商业化,与宝马合作推出驾驶栈(2023年9月IAA展会公布) [13][20] - **财务目标**: - 汽车业务收入目标提前1年达成40亿美元,2029年目标80亿美元 [30][31] **2 ADAS业务(SOC与驾驶栈)** - **技术路径**: - SOC策略:专为安全设计的架构,支持多样化工作负载(消费级、安全级、AI) [19] - 驾驶栈:计算机视觉由高通自研,其余与车企联合开发(如宝马),可跨OEM适配 [22][23] - **中国市场**: - 本地化合作:与本土驾驶栈公司合作,同时提供全球标准化技术 [26][28] **3 工业与嵌入式IoT业务** - **战略布局**: - 产品细分:工业连接、处理器、摄像头、机器人等,复用汽车技术(如IQ系列处理器) [37][50] - 垂直市场:零售(沃尔玛、Target)、公共安全、石油天然气、工业自动化 [40][41] - **增长目标**: - 当前规模超10亿美元,2029年目标40亿美元 [46][48] - 潜在市场(SAM)约500亿美元 [48] **4 技术扩展与并购** - **重点领域**: - 开发者生态:收购Edge Impulse(模型训练工具),强化边缘AI开发 [61] - 摄像头技术:作为AI传感器,布局视频安防SaaS解决方案 [63] - V2X(车联网):收购AutoTox,拓展交通安全应用 [64] ---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挑战**: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需应对宏观波动和车企转型 [31] - 工业IoT市场碎片化,需差异化渠道策略(如开发者生态、垂直整合) [54][57] - **未来计划**: - 2023年剩余时间将公布更多收购和产品战略(如机器人、工业自动化) [45][65] --- **数据与关键指标** - 汽车业务设计订单管道:450亿美元(ADAS占1/3) [15] - ADAS芯片商业化时间:已部署2-3年,2023年加速 [20] - 工业处理器(IQ系列)覆盖领域:边缘AI、安防、医疗、零售等 [53]
Arbe Robotics .(ARBE)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7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3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40万美元下降25% [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未完成订单金额为50万美元 [16]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负20万美元 2024年同期为负0.04美元 主要受收入下降和成本结构影响 [16] - 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113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1160万美元下降2.6% 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17] - 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1150万美元 2024年同期为1160万美元 [17] - 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为890万美元 2024年同期为750万美元 [18]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1020万美元 2024年同期为1170万美元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持有2630万美元现金及短期银行存款 以及3570万美元长期银行存款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获得战略订单 芯片组将部署在100多辆领先汽车制造商的车队上 [7] - 与SensRUS合作扩大芯片交付 首次将雷达应用于国防领域 [9] - 与Sensrad签署新的全面支持与维护协议 将获得基于芯片组技术的经常性收入 [10] - 中国一级供应商Island Technologies推出搭载公司芯片组的LRR615远程成像雷达系统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提出新规 要求所有新一级和二级车型进行高级ADAS测试 公司的高清雷达技术可帮助车企满足要求 [13] - 中国合作伙伴Hirei准备将年产能提升至数万台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主要目标是赢得全球大型OEM的订单 目前已在多个领先OEM的成像雷达选择程序中 [6][8] - 与Magna和Hyraq等一级供应商合作 参与所有机会竞争 [8] - 与NVIDIA的合作加强了客户参与度 [8] - 预计2028年乘用车平台将采用公司技术 2027年开始产生收入并将在2028年快速增长 [11] - 行业正从纯视觉方案转向传感器融合方案 高分辨率雷达在复杂条件下表现优异 [7] - 目前市场上仅有少数几家能提供真正的高端成像雷达技术 [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将在2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 主要集中在年底 [20] - 预计2025年调整后EBITDA亏损将在2900万至3500万美元之间 [20] - 汽车制造商推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推出时间表 但决策时间延长 [19] - 目标在未来一年内获得四个汽车制造商的设计中标 [19] - 非汽车市场增长超出预期 将成为公司战略支柱之一 [31] 其他重要信息 - 国防领域对低成本雷达需求增长 价格在1000-3000美元之间 利润率优于汽车市场 [30] - 智能基础设施等其他垂直领域也显示出增长潜力 [30] - 预计将在9月或10月夏季假期后宣布更多非汽车领域的进展 [31]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四个设计中标目标的变化和竞争格局 - 目标OEM数量未变 但环境变化使更多OEM认识到低端成像雷达无法解决L3自动驾驶问题 [24] - 目前市场上仅有少数几家能提供真正的高端成像雷达技术 [24] - OEM不太可能为同一应用选择多个雷达供应商 因为数据收集和算法训练需要一致性 [26][27] 问题: 非汽车领域增长机会 - 国防领域需求来自边境保护 自主卡车和无人机检测等应用 [29] - 智能基础设施是另一个重要领域 [30] - 其他垂直领域也有进展 将在未来几个月公布 [31] - 非汽车市场收入将比汽车市场更早实现 虽然规模较小但具有战略意义 [31]
Mobileye上调全年营收预期至18.85亿美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18:51
财务表现与预期调整 - 公司将2025财年营收预期上调至17.77亿至18.9亿美元,此前为17亿至18.1亿美元,主要因自动驾驶芯片需求强劲[2] - 第二季度营收达5.0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81亿美元[2] - 2025年下半年预计迎来更积极增长,因汽车制造商完成库存调整后恢复芯片需求[2] 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 - 自2025年4月以来芯片供需关系逐步恢复,ADAS领域需求尤为强劲[2] - 疫情后汽车制造商库存恢复推动芯片订单显著增长[2] - 多个车企确认2026至2027年推出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及Chauffer平台的新车型[3] 技术发展与商业应用 - 2027年将成为增长关键期,基于EyeQ芯片架构的自动驾驶技术将大规模商用[3] - 公司技术优势在ADAS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3] 政策与供应链影响 - 美国加征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因芯片多由整车厂直接从以色列进口[3] - 分析人士指出若关税推高成本可能间接影响芯片需求[3] 高管观点与未来展望 - CEO Amnon Shashua强调尽管经济环境不确定,但对下半年市场需求预期更清晰[2] - 公司对宏观经济风险持谨慎态度,关注供应链风险及政策变动[2] - 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需求强劲复苏支撑公司未来增长潜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