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资源精选

搜索文档
谁是公募基金中的“偏科王”?“重固收、轻权益”的结构性问题,是市场的选择还是机制束缚下的无奈之举?
搜狐财经· 2025-06-23 20:12
银行系公募基金固收占比过高现象 - 银行系公募基金固收类产品平均规模占比高达90%,远超行业平均的73%水平 [1] - 15家银行系公募中有9家固收占比超过九成,上银基金以98.75%的固收占比成为最"偏科"机构 [1][2] - 头部机构如中银基金、建信基金管理规模超6000亿,但权益类占比不足5% [1] 银行系公募基金规模数据 - 上银基金固收规模2236.26亿,占总规模2264.66亿的98.75% [2] - 建信基金固收规模8457.07亿,占总规模8954.02亿的94.45% [2] - 招商基金固收规模7334.7亿,占总规模9252.13亿的79.28% [2] 银行系公募基金转型压力 - 银行系公募长期依赖母行渠道,形成"躺赢"模式,客户偏好保守导致固收产品路径依赖 [2] - 监管层要求提升权益投资占比,当前"规模虚胖"模式不可持续 [2] - 部分机构开始觉醒,如上银基金2025年密集推出权益类产品,浦银安盛2024年非货规模增速达14% [3] 银行系公募基金改革方向 - 需建立"固收保规模、权益创利润"的双轮驱动模式 [3] - 引入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 [3] - 彻底摆脱"靠山吃山"依赖心理,寻找新的增长点 [3]
上银新能源基金清盘:三年亏53%,规模缩水超80%
搜狐财经· 2025-05-23 18:18
基金清算情况 - 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于2025年4月20日完成清算,剩余财产净值约2670万元将按份额比例分配[1] - 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4月,累计亏损53.43%,规模缩水至清盘线以下[1] - 清算结束日2025年4月28日基金净资产为26,696,746.98元,期间清算净收益324,763.54元,净赎回855,188.43元[2] 业绩表现 - 2023年净值下跌46.19%,成为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亏损冠军[3] - 2024年净值跌至0.507元,全年亏损1.09%,同类排名2784/4112[3] - 截至2025年5月16日累计亏损53.43%,年化回报-22.01%[3] - 2025年收益-8.15%,业绩基准-7.72%[6] 行业背景与投资策略 - 2022年成立时聚焦光伏、锂电等新能源细分领域,但随后遭遇行业剧变[3] - 2023年光伏产能过剩、储能价格战加剧、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新能源指数全年跌幅超30%[3] - 重仓股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股全年跌幅均超20%[3] 基金管理与人事变动 - 首任基金经理施敏佳2023年12月离任,接任者郑众无公募管理经验[3] - 郑众独立管理后业绩持续下滑,其管理的上银先进制造混合发起式A任职回报-2.6%,排名行业后50%[8] 公司业务结构 - 上银基金2265亿元管理规模中债券与货币基金占比超98%,权益类产品仅占1.16%(26.26亿元)[8] - 2025年新发4只权益基金募集规模均未突破1亿元[8] - 旗下58只产品中有10只合并规模低于5000万元,"迷你基"问题突出[9] 行业趋势 - 2025年全市场已有90只基金清算,新能源、医药主题基金占比超三成[8] - 光伏产业链产能出清未触底,锂电材料价格跌至成本线附近,行业盈利预期持续下修[8]
上银基金一主题基金清算收场!清旧发新模式下权益占比仅1.2%
搜狐财经· 2025-05-19 12:19
基金清算情况 - 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混合基金完成清算流程 剩余财产净值合计26,696,746 98元 其中A类份额分配10,782,582 49元 C类份额分配15,913,894 49元 [2] - 清算程序始于4月21日 由基金管理人 托管人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及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共同组成的清算小组负责 [3] - 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4月 投资方向聚焦电力设备 新能源等核心领域 与"双碳"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3] 基金业绩表现 - 首任基金经理施敏佳管理期间累计回报达-48 73% 2023年年内亏损幅度达46 19% 在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业绩垫底 [4] - 继任基金经理郑众任职期间总回报为-9 17% 年化回报-6 65% 基金单位净值最终定格在0 46元 较成立之初下跌54% [4][6] - 基金持仓过度集中于光伏 锂电等细分板块 2023年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深度调整 未能及时止损 [4] 清算触发原因 - 根据基金合同 若基金成立满三年时规模低于2亿元则自动终止运作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基金资产净值仅剩0 41亿元 远低于红线 [5] 公司新发基金情况 - 上银基金近期密集推出4只新基金 包括上银先进制造 上银资源精选及两只被动指数产品 但市场认购意愿低迷 [8] - 上银资源精选基金募集规模仅0 66亿元 上银先进制造基金低至0 12亿元 上银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基金规模仅0 25亿元 [8] - 基金经理郑众继续担纲上银先进制造基金 截至5月18日 任职总回报为-2 3% 在同类4573名基金中排名第3669位 [8] 公司业务结构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上银基金管理规模达2264 76亿元 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1638 97亿元 货币型基金规模597 29亿元 两者合计占比超98% [9] - 权益型产品规模仅为26 26亿元 占比不足1 16% 旗下所有股票型基金全数录得亏损 [9][10] - 上银内需增长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20 60% 上银创业板50指数与上银半导体指数基金的发行规模均未突破亿元大关 [9][10] 行业背景 - 2025年以来 全市场累计清盘基金数量达90只 其中上银基金独占两席 [11] - 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基金的清算成为行业审视主题投资风险 基金公司业务均衡发展的新注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