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丙纶
icon
搜索文档
关注 |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在即,将助产业链企业更好管理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6-03 19:03
丙烯期货和期权推出背景 - 郑州商品交易所就丙烯期货和期权合约及期货业务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我国产量最大的烯烃品种期货和期权即将推出 [1] - 丙烯是重要基础化工品 上游连接原油、石脑油、煤炭、甲醇、丙烷等原料 下游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妆品、家电等领域 是石化工和煤化工产业中间枢纽品种 [3] - 丙烯聚合可得聚丙烯 用于生产丙纶 丙纶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可回收等特点 在产业用领域和纺织品领域有较大市场空间 在"双碳"目标下市场前景广阔 [3] 行业现状与期货期权作用 - 丙烯行业发展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 处于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期 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 [3] -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有助于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定价和风险管理工具 提高我国在化工行业的定价影响力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分析师表示 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将丰富避险工具 便于企业进行产业链套保 上游生产商可卖出套保锁定利润 下游企业可买入套保锁定低价原料 贸易商可通过基差贸易获得价差收益或扩大贸易量 [3] 期货和期权合约设计 - 期权是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能更好满足企业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丙烯期货和期权将同步上市 期货投资者可用期权对冲期货头寸风险 [4] - 丙烯期货合约交易代码为PL 交易单位为20吨/手 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 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 合约交割月份为1-12月 [4] - 基准交割品为符合GB/T 7716-2024规定的I型丙烯 水含量≤20mg/kg 替代交割品为20mg/kg<水含量≤50mg/kg且其他指标符合基准交割品要求的丙烯 [4] 交割方式和持仓限额 - 丙烯期货采用仓库标准仓单交割和厂库标准仓单交割 在保证交割效率和灵活性的基础上 便利产业客户参与 [5] - 一般月份持仓限额为2000手 临近交割月份持仓限额为500手 交割月份持仓限额为50手 [6] - 合约规则设计经过与产业各界的反复论证 体现现货市场实际特征 方便产业客户参与 [6]
2025年中国丙纶供需及进出口发展现状分析,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出口激增[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59
丙纶供需现状 - 2017-2024年产量从29.41万吨增长至44.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5.3% [1] - 2024年表观需求量回落至37.16万吨,供需差额扩大至7.04万吨 [1] - 出口量从2017年1.08万吨激增至2024年7.25万吨,年均增速30.6%,占产量比重达16.4% [13] - 进口量从0.36万吨缩减至0.21万吨,降幅41.7%,显示国内产能实现进口替代 [13] 丙纶产业概述 - 丙纶以丙烯为原料,具有环保、质轻、耐酸碱等特性,但染色性和耐热性较差 [2] - 产品分为长丝和短纤,21世纪初研发重点转向高强、超细旦等差别化纤维 [2] - 下游应用涵盖汽车内饰、医疗防护、运动服饰等领域,产业链技术协同效应显著 [7] 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支持功能性纤维研发,包括阻燃、抗菌、无锑聚酯等新品种 [5] - 2023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丙纶回收技术,限制低效非织造布生产线 [6] - 政策导向技术升级与环保并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产业链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服装类零售额达10716.2亿元,丙纶在功能性纺织品应用持续拓展 [9] - 行业集中度CR5不足30%,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超80% [15] - 区域龙头企业如湖北博韬、广东蒙泰通过差异化战略构建竞争优势 [15] 发展趋势 - 向循环经济转型,重点突破化学解聚再生等绿色制造技术 [17] - 开发智能响应型、生物基复合纤维,拓展新能源汽车、可穿戴医疗等新兴场景 [17] - 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推动生产流程数字化重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