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岚图梦想家

搜索文档
梦想家车主分享:电动侧滑门带娃方便,两次代买都是找老吴
车fans· 2025-07-11 08:29
购车背景与需求 - 二胎家庭需求促使购车者选择六座及以上MPV车型 重点考虑电动侧滑门和二排独立座椅功能[1] - 出于碰撞安全考虑 排除本田和传祺等MPV车型[1] - 锁定插电混动车型 要求不启动发动机也能使用空调 候选车型包括荣威IMAX8 DMH 岚图梦想家 腾势D9和魏派高山[1] 竞品对比与决策因素 - 排除腾势D9因用户反馈乘坐易晕车 且购车者孩子本身存在晕车问题[2] - 未考虑荣威IMAX8 DMH因对品牌缺乏信心[2] - 选择岚图梦想家因销量表现更主流 试驾体验良好[2] - 最终选择最低配版本因资金规划考虑 且对智驾功能需求不高[2] 购车与交付体验 - 通过第三方平台车Fans完成代购流程 由专人负责全程沟通[4] - 销售建议放弃魏派高山 转向岚图梦想家因性价比更优[5] - 车辆采用小板车运输 配送距离达1000公里且包邮 最终实现送货上门服务[7] 产品使用体验 核心优势 - 电动侧滑门设计显著提升带娃便利性 解决地台高度和开门空间问题[9] - 底盘质感和三排座椅舒适度获得家庭成员高度认可[12] - 驾驶操控性良好 方向盘设计美观且转向灵活[12] 现存不足 - 主驾驶车门存在偶发性关闭不严问题 导致未上锁情况[12] - 车身尺寸较大导致停车难度增加 狭窄车位适应性需提升[12]
东风汽车:新能源赛道上创新突围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5:08
品牌矩阵与产品布局 - 公司持续完善乘商并举的品牌矩阵 在自主乘用车领域布局完成猛士 岚图 奕派 风神 纳米等品牌 覆盖豪华 高端 主流各细分市场 [1] - 今年以来全速推新产品 包括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豪华智能越野SUV M817 岚图新车FREE+即将预售 全新岚图梦想家登顶新能源MPV销量榜 风神L8搭载马赫电混PHREV和天元智舱将于年中投放 [2] - 今年1-5月累计交付90 5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销售53 6万辆 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 累计出口9 4万辆同比增长4 9%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出口分别增长30%和331% [2] 新能源战略与产能建设 - 岚图智慧工厂实现数字化生产 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 生产线平均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车 [1] - 2023年投放13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和12款新能源商用车基础车型 2024年计划上市7款全新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和3款新能源商用车基础车型 [2] - 构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产业新生态 布局电池 电驱 电控全产业链 开展车电分离模式下的电池运营及平台管理 建设动力电池回收项目 [3] 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 在新能源领域拥有马赫动力 东风氢舟技术 智能化领域研制首颗全国产车规级MCU芯片DF30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 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技术体系 [3] - 与80家伙伴签约21项战略合作 覆盖物流 钢铁 能源等领域 牵头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 与超300家伙伴共建12个产业创新联盟 推动产业链效能提升30%以上 [4] - 深度融入湖北发展大局 在武汉 襄阳 十堰等城市建设产业集群 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 [4] 发展目标与行业定位 - 全力冲击新能源车100万辆目标 推进产品矩阵智能化升级 将有序推出搭载天元智能技术的多款新品 [3] - 选择卷价值而非卷价格的竞争策略 通过技术与服务的领先性提供长期价值 引领行业走向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路径 [4]
118秒造一辆车 探寻央企造车“新姿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8 13:34
智能制造与生产 - 公司智慧工厂采用935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车的高效生产 [1] - 工厂依托5G、大数据技术,实现轿车、MPV、SUV等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被列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 公司品牌与市场表现 - 公司成立56年,累计销售汽车6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超2500万辆,海外销量167万辆 [3] - 2024年1-5月累计交付90.5万辆,自主品牌销售53.6万辆,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 [5] - 同期出口9.4万辆(同比+4.9%),自主品牌出口增30%,新能源汽车出口增331%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乘用车品牌矩阵覆盖豪华、高端、主流领域,商用车涵盖中重卡/轻卡/微卡,猛士为"中国军车第一品牌" [3] - 推出多款智能化新品:猛士M817(首搭华为乾崑智驾)、岚图FREE+(首搭HUAWEI ADS 4)、风神L8(马赫电混PHREV)等 [5] - 动力技术覆盖节能/混动/纯电/氢能,马赫发动机热效率行业领先,氢能专利数行业第一 [7] - 完成低空无人机地面大功率联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为国内首款,商用车氢能源保有量及示范运营量双第一 [7] 新能源产业链生态 - 全产业链布局电池/电驱/电控,纯电驱动总成销量行业前十,IGBT实现国产化替代 [8] - 建设智慧超充站及兆瓦级超快充桩,开展车电分离模式电池运营,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8] - 推进16000吨一体化压铸产线建设,预计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带动上下游企业超50家 [8] 智能化战略合作 - 与华为深化合作,覆盖智能座舱/车控/网联/电动部件,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9] -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研发端云一体/智能底盘/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推动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