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筛选S基金逻辑曝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20:13
行业背景与市场热度 - 保险资金因预定利率下调至1.5%的历史低位而加速优化资产配置,股权投资成为重要方向,S基金因退出机制灵活、流动性好且与险资特性高度适配而成为布局新亮点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S基金投资规模达33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1亿元同比激增95.9% [1] 险资青睐S基金的核心原因 - 久期高度匹配,保险资金长期负债特性与S基金长期限资产天然契合,能有效缓解期限错配风险 [2] - 收益跨周期稳定,通过持有非流动资产穿越经济周期,可为险资带来稳定且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2] - 能优化资产配置,作为另类资产配置新路径,可提升投资组合多元化程度与抗波动能力 [2] - S基金投资于已有明确底层资产的基金份额,可规避传统PE基金的“盲池风险”,显著提升配置安全性 [3] - 底层项目信息相对完整,便于开展尽职调查与评估,既能增强投资决策依据,也能满足监管与内控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 [3] - 存续基金多已进入退出阶段,回款节奏清晰,有助于险资精准匹配负债端需求,获取稳定当期收益 [3] - S份额能平抑股权投资的高风险性,更契合保险资金诉求,且通过逆向选择可实现跨周期优化 [3] - 现阶段市场供需失衡,布局S基金具备历史性先发优势,既能锁定优质项目,又能掌握议价主动权,有望获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3] 险资筛选S基金的逻辑与标准 - 筛选围绕“资产质量”与“GP能力”展开 [4] - 管理人评估着重考察实际运营能力,具体包括退出能力(如项目IPO达成率、转让或回购退出的落地率)与投后管理能力,以此优先选择综合实力强劲的GP [4] - 标的基金评估根据不同交易类型实施差异化关注策略,侧重基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对不同收益特点的基金设定不同评估重点 [4] - 底层资产评估以优质、高成长性资产为核心搜索方向,优先筛选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具备长期价值潜力的资产 [4] - 核心评估指标聚焦资产成长性、现金流稳定性与退出潜力,尤其偏好有明确上市或并购路径的项目,且优先选择行业内已形成一定收入和利润的标的,规避早期高风险资产 [4] - GP筛选关注历史业绩(重点分析过往基金的IRR、DPI等核心指标)、管理能力(关注投后管理效率与项目退出成功率)以及团队稳定性(考察核心团队从业年限与合作时长) [5] - 特别关注估值合理性,会参考项目IRR、DPI、PPI等数据来评估估值是否匹配资产质量 [5] 险资布局S基金面临的挑战 - 首要挑战是定价估值难,底层资产多为私募股权基金份额或资产包组合,项目数量多、行业跨度大,不同项目差异显著,增加估值难度,且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买方获取底层数据困难 [6] - 尽职调查难,底层项目众多,需对项目合规性、财务状况、经营风险进行全面调查,但部分项目存在信息不透明、配合度低的问题,增加尽调难度与不确定性 [6] - 多层架构操作复杂与风险因子计量难,尽管规定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可豁免一层嵌套,但具体标准尚未明确,实践中操作存在挑战,且S基金底层项目分散、交易模式多样导致投资架构差异大 [6] - 估值依赖折现率、退出倍数等主观假设,交易价格难达成共识 [7] - 退出机制仍不完善,IPO审核周期长、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项目退出受阻 [7] 对市场发展的建议与未来趋势 - 建议对S基金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投资决策更注重长期回报,匹配其长期投资特性 [7] - 建议保持政策连续性,为险资投资S基金提供明确预期,并呼吁建立完善的股权份额交易市场,推动S基金市场向更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7] -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结构化交易占比将逐步增加,其中偏债性结构追求高确定性,偏股性结构适配高潜力资产的收益预期以追求高成长性 [8] - 主动管理型交易将加速崛起,未来具备定价能力与项目筛选能力的买方会采取更主动的策略 [8] - 并购退出将成为重要选择,海外S基金市场中并购型交易占比达69%,是国内VC/PE基金未来需转变的退出方式,要求GP具备并购交易经验、资源及相关能力 [8]
“耐心资本”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27
保险资金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5.08% [1] - 资金运用余额增速超越2023年的11.1%,并连续两年维持在两位数高位 [1]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金融监管总局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鸿鹄基金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 [2] - 2025年3月新增第三批试点规模达600亿元,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5家头部险企加入 [2] - 截至目前累计8家保险公司获批试点,总金额达1620亿元 [2] 支持民营经济与民生工程 - 中国人寿集团保险资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存量投资规模超2400亿元,覆盖超1200家民营企业 [3] - 中国太平投资民营企业发行的股票136亿元、债券17亿元,并设立规模约20亿元的科创基金直接投资5家专精特新企业 [3] - 中国人保成功注册广明高速项目,注册规模25.3亿元,为保险资金参与重大民生工程提供范例 [3] 政策与市场发展方向 - 政策层面需优化险企偿付能力计量标准和权益投资余额分类监管,引导保险资金合理配置资产 [4] - 政策层面应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并督促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 [4] - 保险公司层面应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借助金融科技优化风险管理,并通过股权投资等工具分散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