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WEB)
搜索文档
外资机构三季度加仓中国资产
深圳商报· 2025-11-20 07:08
外资机构持仓变动概况 - 外资机构于三季度大举加仓中国资产,包括中国海外互联网ETF、中概股及A股 [1] - 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态度发生积极转变,全球前40大投资机构的中国股票持仓已升至1.1%,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2][3]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持仓 -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规模由上半年末的63.73亿美元攀升至三季度末的97.93亿美元 [2] - 美国银行持有3024万股,持股数量较二季度末增长215.89% [2] - 瑞银集团持有1963万股,持股数量较二季度末增长35.29% [2] - 摩根士丹利持有889万股,持股数量较二季度末增长24.76% [2] - 千禧管理持有741万股,持股数量较二季度末增长307.44% [2] 中概股持仓变动 - 花旗集团持有383万股阿里巴巴,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5.63%、66.45%,持仓市值为6.84亿美元 [3] - 摩根大通持有558万股拼多多,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17.5%、48.38% [3] - 花旗集团持有35万股百度,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6.75%、64% [3] A股市场外资持仓 - 截至三季度末,3554家A股公司获外资机构持股,合计持股市值约2.73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2.4% [3] - 摩根士丹利国际持仓增幅达33.1% [3] - 高盛亚洲增持幅度超过20% [1][3] - 美林远东增持幅度超过20% [1][3] - 法国巴黎银行、瑞银证券香港等机构三季度增仓A股增幅均超过15% [3]
外资巨头三季度加仓中国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11-19 08:55
华尔街机构投资动向 - 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在第三季度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1] - 增持机构包括美国银行、瑞银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以及千禧管理、索罗斯基金等知名对冲基金 [1] 特定资产配置焦点 -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WEB)获得上述机构的大幅增持 [1] - 机构认为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板块的配置价值正显著提升 [1]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月19日
新华财经· 2025-11-19 08:07
基建投资 - “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将是稳增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有望带动基建投资保持适度增速 [1] 险资配置 - 险资加速涌入不动产领域,不动产项目规模大、期限长,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契合险资资产配置需求,且与股票、债券相关性低,有助于优化投资组合 [2] 离岸人民币债券 - 点心债(中国境外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今年以来发行规模已逼近万亿元,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成为发行人 [3] - 政策红利、市场需求与资产质量提升共同推动点心债市场扩容,并在支持实体经济、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3] 外资动向 - 华尔街多家投资机构在第三季度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WEB)获得美国银行、瑞银集团、千禧管理、索罗斯基金等大幅增持 [4] - 机构认为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板块的配置价值正显著提升 [4] 基金行业 - 公募基金正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调整旗下产品风险等级,以规范销售行为并使产品更适配投资者 [5] 锂电池产业 - 专家预测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从2025年至2035年将有超过3倍的增长 [6] - 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叠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突破,2027(或2028)年至2030年将成为全固态锂电池行业GWh级产能规模化建设重要阶段,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 [6] 银行股增持 - 区域银行频获高管和机构股东增持,例如沪农商行5名高管合计买入25.91万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9.02~9.08元 [7][8] - 11月以来,常熟银行、苏农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股东和高管团队的增持计划或进展 [8] AI应用与科技股 - AI应用概念股大幅上涨,多只个股涨停或大涨超10%,市场热度飙升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次大规模买入谷歌母公司股票(持仓市值约43.4亿美元)及阿里千问APP开启公测有关 [9] - 年内持续强势的科技股涨势出现减缓迹象,红利股表现开始相对强势,市场对AI浪潮是否存在泡沫的分歧加大 [10] 机器人产业 - 多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股权增资、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切入机器人赛道,涉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细分场景应用等方向 [11] -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取得进展、关键技术成本降低及政策支持为上市公司创造了入局窗口,上市公司资本优势与产业化能力正推动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 [11] 专精特新企业 - 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三年来共服务企业1.56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97家,上市后备企业1098家 [12] 新场景应用 - 国家层面系统性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场景建设是打通创新链条的关键桥梁,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共进,正重塑技术、产业与资本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