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重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会议开幕:关于“十五五”规划,我们列了五大主线
吴晓波频道· 2025-10-20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是中国迈向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规划 属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4] - 规划将聚焦科技、金融、农业、能源四大产业方向 并涉及多项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如2028年城镇化率达70% 2030年实现碳达峰等 [5] - 规划核心思想是在外部环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突出"两重"项目对经济的引领作用 [8] 基建强国 - "两重"建设指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是中央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的方向 [8] - 重大项目包括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江高铁、京昆高铁等交通工程 以及国家水网、新能源大基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等基础设施 [9] - 2025年"两重"建设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 今年1-5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9] -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趋势看 民生、生态和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在"两重"中占比高 "十五五"或将延续这一趋势 [9] 科技强国 - 科技发展模式将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的新型驱动模式 [15] - 高层调研重点产业包括制造业高端智能化、被卡脖子技术行业、通信新基建、人工智能及能源改革五大领域 [15] - 重要会议政策取向涵盖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制造业反内卷、国防军工、深海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 [16] - "新质生产力"作为高频政策词汇 可拆分为战略新兴行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升级四大领域 [19][20][21][22][23][24] 金融强国 - 金融强国建设具体表现为"六个强大":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30] - 2025年6月陆家嘴金融论坛提出建设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2] - 中国金融竞争力从2020年全球第八位上升至2024年第四位 评分从41.2增长至45.3 [36][39] 内需刺激与消费升级 - 内需不足是"十五五"时期主要矛盾 服务消费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4][45] - 刺激消费两大解决方案:增加居民收入(保障就业、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提升资本市场回报率)和减轻居民消费负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50][51][52] - "投资于人"策略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提升人力资本 研究表明公共支出比重提高1%将带动私人消费增长1.4% [53][54] - 消费突破口包括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以及文旅、体育赛事等新消费点 [58] 民生强国 - "十五五"民生领域面临三大挑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居民收入预期不稳、老龄化与少子化问题交织 [61] - 重点投资主线包括大健康与大保育经济(智慧养老、康复医疗器械、普惠托育服务)、人力资本服务业(高端职业技能培训、终身学习平台)以及新兴消费和家庭服务(健康消费品、文化旅游、体育健身) [62][63] - 政策驱动下 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短板领域将迎来供给侧扩张 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 [62][63]
国开行“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超6万亿元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
新华网· 2025-09-22 12:46
贷款投放与余额 - 截至今年8月底,“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超过6万亿元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 [1] - 截至今年8月底,“十四五”以来投放4256亿元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1] - 全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余额占比较“十三五”末期提高9个百分点 [1] 重点支持领域 - 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 [1] - 支持跨省跨流域重大项目 [1] - 支持“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 [1] - 支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 [1] 金融服务与资源保障 - 强化资源保障并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1] - 采取“一项目一方案”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1] - 通过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前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债券承销、融资租赁等产品加大综合金融支持力度 [1] - 与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形成合力,推动工程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1] 未来战略方向 - 下一步将聚焦主责主业,配合加力实施“两重”建设和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 [2] - 持续完善对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2] - 推动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创新 [2] - 积极跟踪“十五五”重大项目,服务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
8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稳中趋缓,地产仍是拖累
麦高证券· 2025-09-17 20:22
工业生产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较前值回落[1][1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快于全部规上工业4.1个百分点,贡献率28.5%[1][11] - 服务器、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模拟芯片产量分别增长86.2%、48.9%、55.4%[11] -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增速回落,酒饮料制造业同比下降2.4%[12] 消费市场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较7月回落0.3个百分点[2][14] - 乡村消费额5281亿元,同比增长4.6%,快于城镇消费增速[1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3%[15] - 1-8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4%,持续加快[16] 投资结构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0.5%,扣除房地产后增长4.2%[3][2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2%[24]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9%,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5%[25]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民间投资增长7.5%[5][26]
2025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充分释放政策效应,经济仍偏平稳
上海证券· 2025-09-16 20:21
工业生产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10][1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增长2.4%,除采矿业外均回落[11][17] - 医药、专用设备、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生产增长,汽车生产增速微降基本平稳[3][13] 固定资产投资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10][16] - 基建投资下降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1.1个百分点[3][18] - 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同比下降12.9%,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19] 消费市场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10][21] - 城镇消费增长3.2%,乡村消费增长4.6%,城镇下滑乡村回升[21][24] - 金银珠宝消费大幅上涨,汽车消费由负转正,商品零售增速下滑拖累整体消费[3][22] 政策与展望 - "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有望拉动基建投资,支撑制造业投资[3][18] - 房地产政策持续显效,投资有望筑底回稳[3][19] - 宏观政策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着力释放内需潜力[4][29]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事件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改变、中美政策超预期变化等风险需关注[5][30]
财政部:更好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作用,自上而下谋划重大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9:29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与用途 - 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7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 3000亿元用于“两新”工作 [1] - 2025年计划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8000亿元用于“两重” 5000亿元用于“两新”工作 [1] - “两重”建设重点支持长江沿线铁路、干线公路、机场、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三北”工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领域 [1] “两重”与“两新”具体投向 - 2025年“两重”资金将用于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1] - “两新”工作资金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 [1] - “两重”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明显 为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重点领域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 国债资金管理与未来安排 - 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制度顶层设计 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全过程监督 压实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主体责任 [2] - 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设计发行计划 保持各月发行量总体均衡并适度靠前 与项目下达进度匹配并减轻市场压力 [2] - 下一步将加强“两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设期加强资金分配使用监管 建成后加强项目运营、收益、资产管理 并做好还本付息资金安排 [2]
8月基建投资同比降幅边际收窄,继续关注中西部区域基建投资机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9:05
8月基建投资同比降幅边际收窄,继续关注中西部区域基建投资机会 25年1-8月地产开发投资/狭义基建/广义基建/制造业同比分别-12.9%/+2%/+5.4%/+5.1%, 8月单月地产开发投资/狭义基建/广义基建/制造业同比分别-19.9%/-5.9%/-6.4%/-1.3%(增速 环比-2.9/-0.8/-4.5/-1pct),8月地产、基建、制造业单月同比降幅呈现边际收窄趋势。从资 金端来看,1-8月累计新增专项债32641.37亿元,同比+26.9%,新增专项债发行仍保持高 增。今年我国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下半年加快专项债 发行使用进度,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若"准财政"工具能顺利落地,则有助于推动 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助力基建在四季度逐步回升。仍建议继续关注中西部基建和重点产业 投资机会。 地产数据延续走弱,水电燃热仍维持较高增长 地产按传导顺序看,1-8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4.7%,单月同比-11%(增速环 比-2.6pct);1-8月新开工面积同比-19.5%,单月同比-19.8%(增速环比-4.6pct);1-8月施 工面积同比-9.3%,单月同比-28. ...
深度关注丨纪检监察机关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文章核心观点 - 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全周期精准监督 高质量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即“两重”建设)[3][5][10] - 2024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其中第三批获得超3000亿元支持[3] - 监督聚焦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审批建设等关键环节 旨在提升项目“含金量”并防范廉政风险[5][7][10] “两重”建设背景与资金安排 - “两重”建设涵盖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是党中央关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大决策[3]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安排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项目 第三批项目获超3000亿元资金[3] - 项目涉及交通、水利、能源等多个领域 对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关键作用[10][11] 监督机制与协同联动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运用“项目+单位”监督机制 通过贴近式监督传导责任压力[5] - 建立季度信息共享机制 向相关部门和地方纪委监委通报项目进展 协同开展关键环节监督检查[6] - 推动“室组地企”多方联动 结合大数据监督模型提升督查穿透力 如安徽省蚌埠市纪委监委通过数据碰撞发现问题[11][15] 项目全周期监督重点 - **准入关监督**:江西省武宁县纪委监委采用“事前调研+事中抽查”监督项目申报 防范虚报建设内容或骗取资金[7] - **进度关监督**:甘肃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制定“一项目一方案” 通过一线核查形成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8][9] - **质量关监督**:陕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运用专题会商、驻点监督等方式 压紧压实项目审核与资金监管责任[9] 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 重点防范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款拨付等高风险环节 严查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虚假招标及利益输送[10][11] - 甘肃省纪委监委聚焦资金使用 监督财政资金、专项债券等使用情况 打击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11] -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结合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整治 纠治围标串标、违法分包转包等问题[10] 监督成效与创新实践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两重”项目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 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稳定增长[12]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推行“监督+服务”模式 通过跨部门协作解决审批缓慢等堵点 激活项目建设效率[14] - 蚌埠滕湖机场项目监督延伸至设备调试、校飞等环节 严查推诿扯皮作风问题 保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15]
协同发力让民资敢投会投
经济日报· 2025-09-08 06:12
民间投资总体表现 - 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其他民间投资增长5.1% [1] - 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协同发力,有利于放大投资的乘数效应 [1] 分领域投资增长 - 上半年民间投资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分别增长6.7%和9.5% [2] - 民间资本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表现尤为活跃 [2] - 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直接反映经营主体对未来的信心 [2] 政策支持与项目落地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今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8000亿元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1] -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两重”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 [1] - 伴随相关项目陆续落地,稳增长将获得更有力支撑 [1] 民间投资的作用与影响 - 民间资本的深度参与填补了资金缺口,带来了市场活力,提高了创新效率 [2] - 相关投资通过产业链传导效应,撬动上下游企业的订单与就业,最终转化为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 [2] - 民间投资在“两重”建设中从资金补充到效率提升,从技术突破到民生配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需破解企业“不敢投”、“往哪投”、“怎么投”的问题,部分企业投资信心不足,面临传统行业增长空间有限、新兴行业投资方向不明的困境 [3] - 一些领域存在隐性投资壁垒,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 [3] - 激发活力需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3]
以旧换新补助监管再加码 严防政策套利漏洞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15:12
政策资金部署 - 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资金全年3000亿元已下达第三批690亿元且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投放[2] - 资金监管强化以防范"先涨后补"和骗补套补等风险[2] - 地方需落实资金配套责任并细化使用计划以确保资金有序均衡使用[2] 政策实施效果 - 政策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3] - 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且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24.1%[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3] 产业链影响 - 汽车板、家电板和船板等制造业用钢领域需求展现较强韧性[3] - 上游产业受政策拉动明显[3] 配套项目建设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资金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3]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3] -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将建立以强化资金使用监管[3]
有钱有力!“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37
重大项目投资加速推进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各地重大工程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 预计未来重大项目投资将进一步增加 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资金支持范围继续聚焦两重建设以及新质生产力培育等相关领域 [1] - 资金支持侧重加大对5G/6G 算力中心等新基建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制造业的支持 [1]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国家电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 [1] - 该工程直流线路全长1616公里 途经6省区 总投资281亿元 [1] - 上半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 渝昆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炳辉隧道顺利贯通 全长21.17公里 [2]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 标志全线桥隧主体工程完工 [2] - 阜淮铁路颍河特大桥主桥合龙 长春东南湖大路实现全线通车 持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2] 水利工程建设成效 - 辽宁辽阳灌区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保障10万多亩农田灌溉 年增节水能力超900万立方米 [4]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完成近90% 计划9月底下闸蓄水 [4] 投资数据与政策支持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两重建设安排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459个项目 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4] - 国务院提出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4] 资金供给展望 - 预计明年将继续加大资金供给 通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债 加大财政预算内支出等渠道提供财政资金 [5] - 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继续加码至1.5万亿元以上 [5] - 通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PSL 支持国企信贷与债券融资等渠道提供资金 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