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

搜索文档
“中医是值得一生体悟和实践的东方智慧”(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8 06:12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德国籍中医马赛丽在中国学习并实践中医超过10年,拥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能使用多国语言与患者交流,助力中医药服务更具国际范儿 [4] - 中医药已推广到全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外籍中医在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能够结合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患者需求传播中医价值 [9] - 国医汇集团推出"国际青年中医健康服务团队计划",通过提供资金、品牌、供应链等支持,培养既精通中医又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9] 中医药文化传播 - 马赛丽积极向外国朋友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组织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用德语解释中医健康理念,并展示中医养生食疗 [8] - 马赛丽开设中医培训强化班,分为德语班和英语班,已在上海、天津、长春等地举办多次,帮助外国人系统性学习中医 [8] - 一位参与培训班的学员学成后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开起了中医诊所,将中医带回故乡服务同胞 [9] 中医诊疗特色 - 中医临床注重辨证论治,针对病例的具体情况施以个性化治疗,问诊细节对判断体质对症下药很关键 [6] - 马赛丽在诊疗中充分考虑中外文化差异,用患者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中医的抽象概念和诊疗原理,例如通过舌苔照片展示"上火"的表现 [6] - 中医是温和的、润物细无声的,马赛丽曾通过中药汤剂配合艾灸的整体治疗方法,帮助一位长期受免疫性疾病困扰的外国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6][7] 中医教育与学习 - 马赛丽初到北京学习中医时面临语言难题,中医术语晦涩难懂,德语里找不到对应词,她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泡图书馆等方式克服困难 [5] - 马赛丽通过自身经历感悟到中医不仅是疗法,更是一门与自然对话的古老智慧,每一味草药都承载着医者的良苦用心 [5][6] - 学好中医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的临床实践,马赛丽提醒学习者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9]
“让中医药造福更多欧洲民众”(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中医药在德国的发展现状 - 德国人使用传统与补充医学的比例排名欧洲国家之首,越来越多当地民众开始选择中医治疗 [1] - 中医已成为德国传统与补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还在探索传统中医药用植物的本地化种植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是德国第一所中医医院,自1991年建院至今仍是欧洲唯一一所收治住院患者且90%以上费用可由公立医保支付的中医医院 [1] 魁茨汀医院运营情况 - 医院平均每年收到2000份入院申请,但只能收治一半,等候名单已经排到12月底 [2] - 30年来几代"北中医人"接力为海外患者缓解病痛,赢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 [2] - 医院创新中医发展模式,将中医门诊部开到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酒店,将休假和中医养生结合 [4] 汉堡大学附属埃彭多夫医院汉萨美安中医中心 - 中医中心成立于2010年,已为超过3万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4] - 诊所有6名医生和2名推拿治疗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教学和诊疗服务 [4] - 中心合作培养中医药专业硕士生,是欧洲地区首个针对西医医生的高层次中医教育项目 [4] 中医药在德国的商业化发展 - 德中堂建立起"从中国田间到欧洲药房质量全程控制"的中药生产模式和质量管理体系 [6] - 德中堂存储中草药20吨左右,总计250余种,每天发往德国各地及欧洲其他国家 [6] - 公司产品遵循中医药传统,同时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和欧盟标准 [6] 中医药文化传播 - 中医药文化在德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实力的增强 [5] - 中德民间文化交流特别是青少年交流活动是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基石 [7] - 中医药在德国和欧洲拥有巨大发展机遇,中国医药公司应该积极进入欧洲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