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类产品

搜索文档
2025年一季度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470.88亿美元 同比微增0.38%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16:52
医药外贸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470.88亿美元,同比微增0.38%,呈现"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特征 [1] - 出口额266.32亿美元(+4.39%),进口额204.56亿美元(-4.42%),反映国内产业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 [1] - 西药类产品占比54.4%(256.05亿美元),医疗器械占比41.5%(195.61亿美元),中药类下滑3.42%至19.43亿美元 [1][5] 出口市场结构 - 美国为最大单一市场(46.39亿美元,+9.6%),维生素、激素中间体和一次性耗材贡献主要增量 [2][8]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08.8亿美元(+5.23%),俄罗斯(+12.54%)、沙特(+9.54%)增长显著 [2][9] - 新兴市场表现强劲:非洲(11.53亿美元,+11.18%)、南美(23.96亿美元,+11.1%),埃及(+29.37%)、阿根廷(+40.85%)领涨 [2][18][21] - 传统市场分化:欧盟整体+4.43%(德国+8.24%),日本(-2.93%)、韩国(-6.68%)下滑 [2][8][12] 产品细分表现 西药类 - 西药原料出口111.08亿美元(+5.19%),激素类、维生素类表现亮眼,呼吸系统用药、青霉素类下滑 [1][5] - 原料进口逆势增长22.52%至27.32亿美元,激素中间体、抗感染类原料采购激增 [3][5] - 高端药品(抗癌药、罕见病药)进口依赖度仍高,但增速放缓 [3] 医疗器械类 - 出口115.58亿美元(+5.38%),一次性耗材(25.66亿美元,+9.36%)和医用敷料(9.75亿美元,+4.74%)为主力 [1][5] - 高端设备进口替代加速: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进口下降7.01%,国产CT、MRI设备替代明显 [1][3] 中药类 - 提取物出口7.83亿美元(+9.35%),中成药(-24.75%)、保健品(-25.24%)大幅下滑 [1][5] - 对美中药出口增长21.94%(2.23亿美元),欧盟市场下降58.17% [11][12] 区域贸易动态 - 美国市场:西药类进出口30.87亿美元(+14.08%),医疗器械出口27.09亿美元(+7.07%) [12] - 东盟市场:西药类进出口18.96亿美元(+5.49%),越南(6.0亿美元)、泰国(5.6亿美元)为主要出口国 [14][15] - 拉丁美洲:医疗器械出口9.28亿美元(+16.61%),巴西(8.4亿美元,+17.1%)占比35% [18][19] - 印度市场:西药类出口17.09亿美元(+7.75%),但本土产能扩张可能抑制未来中国原料药出口 [2][19]
贸易摩擦下中美医药市场影响几何?药企如何突围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9:48
中美医药贸易现状 - 2024年中国医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993.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额1079.6亿美元,同比增长5.9%,结束连续两年下降趋势 [1] - 中药类产品出口52.8亿美元,同比下降3.3%;西药类产品出口53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4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3% [1] - 中国对美国出口以原料药为主,进口以制剂为主,美国80%的原料药依赖进口,中国是其重要的活性药物成分、前体产品和仿制药来源地 [2] 美国医药市场影响 - 25%的药品关税将导致美国药品成本每年增加510亿美元,若全部转嫁则药品价格上涨高达12.9% [3] - 美国面临数百种药物供应短缺,包括紧急药物,原因包括处方量激增、生产延迟、原材料供应链中断等 [3] - 关税政策将增加美国仿制药贸易成本,可能造成药品短缺,同时提高本土药企研发成本和患者就医成本 [2][3] 中国医药市场影响 - 中国药企在美国出口规模不大,以本土市场为主,创新药出海主要通过BD合作对外授权,美国阶段性关税豁免使短期影响有限 [4] - 对等反制措施导致从美国进口的部分医药和医疗器械价格上涨,但中长期看为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带来机遇 [4] - 贸易冲击可能影响原研药和生化制药,特别是血液制品领域,但将加速国内相关领域国产替代进程 [4] 中国药企应对策略 - 加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优化全球布局,在稳住欧美市场同时重视新兴市场,挖掘国内市场增量如银发经济需求 [6] - 善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提升传统医药产业质量,构建自主可控的医药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 [6] - 突破对美国技术依赖,发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体优势应对关税冲击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