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血液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省药监局】陕西加强药品经营使用监督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7-07 07:31
在持续加强重点品种质量监管方面,陕西将加大疫苗、血液制品、常用及高值集采中选药品等重点 品种监管力度;对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中药配方颗粒等重点品种,组织实施专项检查和延伸检查; 加强处方药和慢性病用药监管,加强经营使用环节监管,重点关注进货渠道、储运管理和信息追溯等, 强化处方药和慢性病用药管理。 日前,省药监局发布《2025年全省药品经营使用监督管理工作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重点品种、 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等方面的监管,扎实筑牢药品经营使用环节质量安全底线。 根据部署,陕西将开展"清源"行动,以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网络销售环节"清源"行动为抓手,将 各项重点工作融入"清源"行动中,严厉打击非法渠道购销药品行为。积极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将药品经 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追溯系统建设情况、追溯信息提供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项目,实现药品经营企业和 使用单位五大类药品扫码追溯全覆盖。 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将加强药品经营重点环节监管、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监管和网络 销售环节监管,重点检查非法销售中药配方颗粒、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执业药师不在岗履职等问题, 重点检查是否无资质销售、非法渠道购销药品、价格异常药品 ...
一滴血从臂弯到患者的漂流之旅
北京青年报· 2025-06-13 09:11
检验 全面阻击病毒 保证血液安全 当满载爱心的血袋从街头采血点送至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即刻启动。 每袋血液都携带专属"身份证":初检血型、操作员信息、用于信息识别的二维码,以及两支不同颜 色的血样试管。它们抵达的第一站就是接血区。扫描录入信息后,血液样本试管会送至检验科进行核酸 和血清学检测,血袋则同步被送至三层的成分科进行血液产品制备。 血液是救命神器,但稍有不慎也可能是致病元凶。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疾病都能通过血液 传播。为了便于检测,每份血液带有两支不同规格的血样试管,绿帽试管血样用于做血清学检测,筛查 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梅毒、转氨酶以及ABO、RhD血型确定。紫帽试管血样则用于核酸检测,筛 查血液中病毒遗传物质。实验室内,两排离心机始终保持工作状态。检验科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 血液样本要离心15至20分钟,将血细胞与血浆精确分离。随后,这些试管被送至不同的大型检测设备 中,开展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好比发现和对抗病毒的两把"狙击枪"。 每条检测结果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负责。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有标本都要在这里用不同 厂家的试剂检测两遍。经历接收、离心、检测、报告 ...
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接盘 胜帮英豪38亿转手纯赚超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12 07:43
股权转让与控股变更 - 派林生物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拟将所持21.03%股份全部转让给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实际控制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本次转让价格为38.44亿元加上9%年化单利计算的资金利息,较市价溢价47.40%(25元/股 vs 16.96元/股) [6][8] - 胜帮英豪2023年3月以38.44亿元(溢价13.37%)取得控制权,此次转让若完成将浮亏约4.44亿元(34亿元市价 vs 38.44亿元成本) [1][5] 交易方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国生物为国药集团子公司,旗下已有血液制品企业天坛生物,交易完成后国药系上市公司将增至8家 [11][12] - 国药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拥有1600余家成员企业及7家上市公司,覆盖大健康全产业链 [4][11] - 派林生物主业为血液制品,2024年采浆量超1400吨,浆站数量38个,产品数量11个,位居行业前三 [14] 公司经营与行业地位 - 2021-2024年派林生物营收从19.72亿元增至26.5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91亿元增至7.45亿元,保持连续增长 [14] - 公司通过并购派斯菲科、与新疆德源战略合作(6个浆站80%股权)扩大产能,目前年产能将超3000吨(广东双林1500吨+派斯菲科1600吨) [14][15] - 血液制品行业最大品种数为14个,派林生物产品数量11个,仅次于行业龙头 [14] 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中国生物入主后将与天坛生物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市场预期未来两家企业可能发生整合 [2][15] - 派林生物原控股股东浙民投曾计划多元化发展,但现控股方坚持聚焦血液制品主业 [13][14] - 胜帮英豪在控股期间获得超亿元现金分红(2023-2024年合计5.12亿元分红中按持股比例计算) [10]
派林生物时隔两年再次筹划易主 国药集团拟受让21%股份将成实控人
长江商报· 2025-06-10 17:0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拟将所持公司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国药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 旗下拥有1600余家成员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 [1] - 此次是公司两年内第二次易主 2023年3月原控股股东浙民投天弘将20.99%股权转让给胜帮英豪 [2] - 本次转让价格以2023年交易本金3.84亿元为基础 按年化单利9%计算利息 [2] 财务表现与产能扩张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减少14% 净利润8908.92万元同比减少26.95% [3] - 业绩下滑因产能不足 两家全资子公司推动二期扩产导致短期供应下降 [3] - 广东双林二期产能预计2025年中投产 年产能提升至1500吨 公司总年产能将超3000吨 [3] 公司治理与监管 - 2023年10月胜帮英豪完成董事会换届 控制过半数董事席位 [2] - 2024年5月因内控缺陷导致信披问题收到山西证监局监管措施决定书 [3] - 2024年6月提交整改报告 承诺加强子公司管理及信披义务履行 [4]
国药集团拟入主派林生物,加码血制品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10 12:08
股权变更 - 派林生物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拟将所持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1] - 转让价格基于2023年3月收购本金38.44亿元加年化单利9%计算[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药集团[1] - 胜帮英豪入主派林生物不足两年 2023年从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资获得控股权[1] 公司基本面 - 派林生物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研发生产销售 2024年浆站数量达38个(行业前三) 采浆量超1400吨[1]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14.0%)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21.76%)[2] - 停牌前收盘价16.96元/股 总市值161亿元[2] 行业背景 - 血液制品行业监管严格 2001年起实行总量控制 不再批准新设企业[2] - 2024年国内血液制品市场规模600亿元 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2] - 行业血浆供应长期偏紧 存在巨大缺口[2] 收购方情况 - 国药集团为生命健康主业央企 拥有1600余家成员企业[2] - 旗下已控股血液制品上市公司天坛生物 收购后将同时控股两家行业龙头[2] - 收购动机或为填补血液制品行业份额空缺[2]
中国生物拟控股派林生物 血液制品行业格局生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0 00:43
股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将所持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股份转让价格为38.44亿元本金加年化单利9%的利息 [1] - 公司股票自6月10日开市起复牌以保障流通性和投资者利益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0% [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2] - 基本每股收益1.02元,同比增长21.43% [2] - 停牌前收盘价16.96元/股,总市值161亿元 [2] 行业现状 - 血液制品是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 [2] - 我国自2001年起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 - 我国年血浆采集量仅占全球18%,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仅14种 [2] - 2024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600亿元,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 [2] 行业前景 -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速扩张,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终端需求持续旺盛,供给扩张周期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2] - 监管严格和准入壁垒高确保了业内良性竞争格局 [2] - 未来行业将受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驱动维持高景气度 [3] 战略意义 - 中国生物收购公司是其布局血液制品领域的重要一步 [3] - 国药集团将拥有两家血液制品上市公司,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 公司有望借助国药集团资源加速浆站开拓和市场布局 [3] - 交易不触及要约收购和关联交易,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3] 发展展望 - 收购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与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4] - 公司有望借助国药集团平台实现更快速发展 [4] - 行业整合和技术进步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央企入主!A股血制品巨头易主国药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2:29
股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胜帮英豪拟将所持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生物,实际控制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 - 中国生物将采取现金方式通过非公开协议受让股份,交易价格为胜帮英豪此前收购控制权的38.44亿元本金加年化单利9%的利息 [4] - 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6月6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4]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以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为原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5亿元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滑26.95%,主要受下属子公司派斯菲科二期产能扩增停产影响 [5] 收购方背景 - 中国生物是中国医药集团旗下核心生物制药企业,业务涵盖血液制品、疫苗、医学诊断等领域 [4] - 中国生物旗下天坛生物2024年采浆量约占国内行业总采浆量20%,血浆站数量和采浆量在同行业处于领先位置 [5] - 此次收购若落地将实现"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双平台协同,进一步巩固中国生物在血制品行业优势 [5] 历史控制权变更 - 胜帮英豪于2023年从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资合伙企业获得公司控股权,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陕西省国资委 [5] - 胜帮英豪入主后对董事会"换血"引发与原董事会成员争端,直至2023年12月原董事长付绍兰以联席董事长身份重返董事会 [5]
百亿A股大动作!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6-05 22:45
【导读】派林生物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停牌 6月5日晚间,派林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事项。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6 日开市起停牌。 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派林生物股票停牌 6月5日晚间,派林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通知,其正在筹划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事项。 上述事项尚在筹划中,尚未签署协议,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6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 不超过2个交易日。 因内控问题遭监管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派林生物近日因内控问题遭监管处罚,两任董事长及相关管理人员均遭监管警示。 5月11日,派林生物发布公告称,收到山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经查,派林生物子公司与个别客户及推广商针对部分销售事项签署了附带责任义务条款的补充协议、备忘录等,但相关协议签署及承诺安排未纳入公司内 控管理体系,公司内部对业务及合同管控存在缺陷,导致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此外,派林生物部分重大事项未进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部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档案不完整。 山 ...
海尔系密集加仓上海莱士 半年三次增持将耗资近15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5-22 14:54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海盈康计划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低于2 5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 不设置价格区间 [1] - 增持资金将使用自有资金及股份增持专项贷款 其中专项贷款资金占比不超过90% 中国银行已同意提供不超过4 5亿元的贷款支持 贷款期限3年 [1] - 这是海尔系拿下控制权后第三次计划增持 前两次增持均顶额完成 分别耗资4 97亿元和5亿元 [1][2] - 若本次增持按上限完成 三轮增持合计耗资将达近15亿元 [3] 股权结构变化 - 海尔集团通过海盈康合计控制上海莱士26 58%表决权 海盈康直接持股22 21% 并通过表决权委托支配6 58%股份 合计控制28 80%表决权 [1][3] - 2024年初至5月 海盈康累计增持股份比例达1 1% 包括首次增持0 35%和第二轮增持1 1% [2] 公司经营情况 - 上海莱士是中国最大血液制品企业之一 拥有44家单采血浆站 分布在11个省区 [3] - 2024年采浆量突破1600吨创历史新高 实现营业收入81 76亿元同比增长2 67% 归母净利润21 93亿元同比增长23 25% [3]
赵刚在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坚持“四个最严” 压紧压实责任全链条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陕西日报· 2025-05-14 08:23
5月13日,省长、省食药安委主任赵刚主持召开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他强调,要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食 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始终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 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压紧压实责任,全链条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推动 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副省长李钧出席会议。 省食药安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记者:孙鹏) 赵刚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 提高站位,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施治,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力筑牢食药安全防线,坚决维护好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紧盯食品药品产、运、储、销各环节加强监管,夯实属地管理责 任、部门监管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及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科学划分监管事权,完善行政处罚、行刑联 动工作机制,强化追责问责,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要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深化"校园餐"问题专项 整治,抓好平台外卖、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预制菜生产许可管理和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