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
icon
搜索文档
自免深水区破局关键:华东医药引入创新口服JAK1抑制剂VC005片
全景网· 2025-08-11 20:50
战略合作与商业化权利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杭州)有限公司获得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VC005口服剂型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利 [1] - 华东医药杭州将支付5000万元人民币首付款及最高不超过1.8亿元人民币注册里程碑付款 [1] 产品VC005片特性与机制 - VC005片是新型强效高选择性Ⅱ代口服JAK1抑制剂 通过选择性抑制JAK1降低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活化 [2] - VC005片保留对JAK1强效抑制能力同时选择性降低JAK2抑制活性 有望缓解因过度抑制JAK2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2] 临床开发进展与适应症 - VC005片临床开发用于治疗炎症与自免疾病 包括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癜风等多个自免疾病 [2] - 最高研究进展处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Ⅲ期临床阶段 [2] - 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临床Ⅱ期研究显示VC005片总体疗效与乌帕替尼相当 给药当天可观察到瘙痒缓解效果 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4] -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Ⅱ期研究已完成 Ⅲ期临床筹备中 [4] - 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已完成Ⅰb期临床试验 [4] - 非节段型白癜风适应症于2025年5月获得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 即将启动Ⅱ期临床 [4] - 产品缓释剂型正在同步开发中 [4] 疾病背景与未满足需求 - 自免类疾病种类繁多且疾病发生机制复杂 患者基数相对较大 存在大量未满足临床需求 [2] - 特应性皮炎(AD)是我国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 7年复发率高达75.9% 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一 [2] - 传统AD治疗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 长期大剂量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系统性不良反应 [3] - 白癜风全球发病率约为0.5%-2% 临床治疗困难 暴露或特殊部位皮损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精神心理负担 [3] - 根据《白癜风诊疗共识(2024版)》 系统和外用JAK抑制剂治疗白癜风有一定疗效 [3] 产品优势与行业趋势 - VC005片作为口服制剂 相较传统注射剂型具有依从性高 用药便捷 可及性强且通常安全性良好的优势 [4] - JAK抑制剂兼具口服便捷性与生物药疗效 加速成为AD 白癜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主流治疗方案 [4] 公司自身免疫领域布局 - 自身免疫领域是华东医药医药工业重点发展的三大核心治疗领域之一 [5] - 公司现有产品及在研产品覆盖皮肤 风湿 心血管 呼吸 移植免疫等领域 是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种类覆盖较全面的医药公司之一 [6] - 在自免皮肤科领域 公司已覆盖口服+注射+外用制剂的多种给药方式 治疗领域涵盖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白癜风 斑秃 结节性痒疹等核心适应症 [6] 现有管线协同与进展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用于治疗成年斑块状银屑病的中国上市申请于2024年11月获批 为国内首款及公司自身免疫管线首个生物类似药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赛乐信已开具处方的医院数量超过800家 [6] - 赛乐信用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得批准 [6] - 用于克罗恩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受理 [6] - 与荃信生物合作的创新药HDM3016(QX005N)正在开展结节性痒疹和特应性皮炎2个适应症的中国Ⅲ期临床 已于2025年3月完成结节性痒疹III期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 [6] - 2025年7月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7] - 同月0.3%罗氟司特乳膏与0.15%罗氟司特乳膏分别在中国斑块状银屑病Ⅲ期临床试验和中国6岁及以上的轻中度特应性皮炎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顶线数据 [7]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VC005片有望针对性满足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临床需求 丰富华东医药在自免皮肤科口服剂型布局 与现有产品形成有效协同和迭代 [5] - 随着VC005片与现有管线协同效应释放 公司有望重塑特应性皮炎 白癜风等疾病的长期管理范式 [7]
创新药再传捷报!华东医药0.3%罗氟司特乳膏国内Ⅲ期数据惊艳,破局自免蓝海
全景网· 2025-07-21 17:26
公司动态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的创新皮肤外用制剂0.3%罗氟司特乳膏(ZORYVE)在中国斑块状银屑病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顶线数据 [1] - ZORYVE乳膏是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局部外用PDE4抑制剂,其活性成分为罗氟司特(Roflumilast) [2] - 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建中/周城教授牵头,在全国31家临床中心开展,实际入组190例受试者 [2] - 主要终点第8周达到研究者总体评估(IGA)治疗成功的受试者比例,治疗组为38.8%,赋形剂组为10.3%(P<0.0001) [3] - 次要终点指标PASI-75达标率,治疗组为43.6%,赋形剂组为7.0%(P<0.0001) [3] - 0.3%罗氟司特乳膏在受试者中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生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 [3] - 0.15%罗氟司特乳膏中国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随访 [3] - 2023年8月华东医药与Arcutis达成合作,引进ZORYVE及ARQ-154在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权益 [4] - 公司自免领域重磅产品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用于治疗成年斑块状银屑病的中国上市申请于2024年11月获批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已开具处方的医院数量超过800家 [7] - 公司与荃信生物合作的创新药HDM3016(QX005N)已于2025年3月完成结节性痒疹III期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 [7] 产品优势 - ZORYVE乳膏凭借其创新机制和独特剂型优势,有望提升公司在自身免疫领域和皮肤外用制剂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 - ZORYVE乳膏在治疗效果上表现突出,能够快速起效,有效减轻银屑病斑块并显著缓减全身各部位的瘙痒不适 [4] - ZORYVE乳膏依托其特有的HydroARQ技术,形成质地轻盈、易于涂抹且快速吸收的保湿配方 [4] - 作为一种选择性非甾体类PDE4抑制剂,ZORYVE乳膏不含激素,可长期使用,没有任何限制 [4] 行业背景 -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皮肤病,全球约0.09%-11.43%人口受其困扰 [4] - 自身免疫领域是华东医药重点发展的三大核心治疗领域之一 [5] - 全球目前约有100种不同的自免疾病,包括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5] - 全球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37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32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1767亿美元 [5] 公司战略 - 公司不断围绕自身免疫领域进行深入布局,引进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同时持续提升自身创新研发能力 [5] - 在自免领域,公司现有产品及在研产品适应症涵盖移植免疫、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等疾病种类 [6] - 截至目前公司在自免领域已拥有在研生物药和小分子创新产品20余款 [6] - 公司自身免疫领域向外用制剂延伸,搭建了外用制剂研发平台 [6]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已建成三条外用制剂生产线 [6] - 公司在研和进入商业化的外用制剂产品已达10项 [6] - 公司已在银屑病治疗领域形成单抗、口服及外用制剂的"黄金产品组合" [6]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报稳定发力,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历史最好水平,创新成果加速兑现
全景网· 2025-04-24 21:0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华东医药保持稳定发力,四大业务板块循序推进,创新研发韧性十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品管线持续充盈,后续业绩爆发力强劲,有望推动公司迈向新高度 [12] 分组1: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6亿元,同比增长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6.06%;扣非归母净利润8.97亿元,达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04% [1] 分组2:核心医药工业板块业务情况 - 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含CSO业务)36.21亿元,同比增长6.52%;合并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12.20% [2] - 创新药销售持续发力,百令系列产品集采续约,利鲁平保持较快增长,为GLP - 1类系列产品商业化奠定基础 [2] - 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赛恺泽销售势头良好,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市场表现亮眼,脯氨酸加格列净片惠优静入院数量加速增加 [3] - 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已上市销售,布局超100家DTP药房,覆盖超300家医院 [4] - 华东医药(贵州)药业有限公司核心品种伤科灵经营显著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26万元,同比增长超100%,净利润667万元 [4] 分组3:特色研发领域情况 - 创新研发重点布局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三大领域,创新药管线超80项,2025年第一季度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8.80亿元,同比增长49.60% [4] - 内分泌领域多个在研产品临床开发稳步推进,如HDM1002、HDM1005、DR10624、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 [5][6] - 肿瘤领域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HDM2005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HDM2006片美国IND申请获批等 [7] - 自免和外用制剂领域拥有多款在研产品,HDM3016完成III期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HDM3019中国IND申请获批 [8] 分组4:医美板块业务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医美板块展现良好韧性与潜力,英国Sinclair合并营业收入约2.38亿元,环比增长24.37%,欣可丽美学营业收入2.54亿元,环比增长10.64% [9] - 公司拥有“微创 + 无创”医美国际化高端产品40款,海内外已上市26款 [9] - 2025年多款重磅医美产品将在国内获批上市,如含利多卡因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MaiLi Extreme等 [10] - 能量源设备产品受市场欢迎,强脉冲光射频治疗仪V20芮颜瑅已上市,V30收到注册受理通知 [11] - 多功能面部皮肤管理平台Préime DermaFacial将于2025年内商业化销售 [12] 分组5:工业微生物板块业务情况 - 2025年1 - 3月工业微生物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9.98%,后续有望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12]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8 18:0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公司在医药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坚持经营理念,四大业务板块资源协同融合,经营稳中有进,取得最好业绩,研发能力提升,新药注册有进展,各业务板块和研发工作均有成果[20]。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 公司创建于1993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1999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业务覆盖医药全产业链,有医药工业、商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业务板块[5]。 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主要业务 - 医药工业深耕专科、慢病及特殊用药领域,有完整医药制造体系和核心产品线,在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研发布局,与多家企业合作[5]。 - 医药商业聚焦三大业务板块,通过创新业务强化竞争力,规模和占有率省内领先,有三大物流中心和13个仓库,各板块有优势并构筑服务新模式[6]。 - 医美业务秉承战略打造产品矩阵,海内外已上市产品二十余款,在研十余款,有多个子公司负责不同业务[7]。 - 工业微生物聚焦两大战略方向,推进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形成研发矩阵和生产体系,产业化布局完善[8]。 核心竞争力分析 - 开放创新药研发体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聚焦三大领域,管线突破80项,处国内第一梯队[8][9]。 - 专科慢病产品管线丰富,三大治疗领域布局有特色,在多领域有优势和特色产品矩阵,糖尿病用药布局全面,肿瘤聚焦ADC,自免领域覆盖广且向外用制剂延伸[10][12][13]。 - 有国内领先药学服务团队和完备商业业态,医药工业营销模式多渠道广覆盖,医药商业业态完备,与主流企业合作,市场份额领先,在多方面有竞争优势[14]。 - 医美产品管线覆盖无创 + 微创主流非手术类领域,高端国际化,拥有产品40款,上市26款,营销网络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专业销售团队[15]。 - 建设研发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微生物国际竞争力,成立事业部,形成研发集群和产业化基地,构建完整制造体系,团队为创新型国际化团队[17]。 - 经营风格稳健务实,股东回报稳定,注重管理创新,上市后累计分红23次,金额72.42亿元,为IPO募集资金28.97倍[1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近三年和分季度数据无追溯调整或重述,与已披露报告无重大差异[19]。 股本及股东情况 - 披露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部分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19]。 - 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20]。 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 无存续债券[20]。 重要事项 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 2024年是公司第七个三年规划收官之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坚持理念,经营稳中有进,完成目标,业绩创新高,各板块协同融合[20]。 - 全年营收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扣非归母净利润33.52亿元,同比增长22.48%,扣除相关影响后增长35.52%,毛利率33.21%,现金流净额37.49亿元,资产总额378.79亿元,净资产230.60亿元,资产负债率37.79%,ROE15.93%[21]。 - 达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4年度绩效目标,完成相关解除限售工作[22]。 四大业务板块经营发展情况 - 医药工业业绩创新高,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营收138.11亿元,同比增长13.05%,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ROE25.33%,生产、质量、营销等方面有提升,核心产品销量增长[24][25][27]。 - 医药商业稳健发展,营收270.92亿元,同比增长0.41%,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5.58%,围绕经营思路提升服务能力,拓展业务形态,探索服务创新模式[28][30]。 - 医美业务整体稳健,营收23.26亿元,同比下降4.94%,海外子公司营收下降,国内子公司增长,推进国内外产品注册,推出新品,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有成效[31][35][38]。 - 工业微生物各业务单元增长,销售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43.12%,各板块在国际市场开拓、研发、生产等方面有进展[39][40][43]。 BD合作开展情况 - 参与荃信生物港股首发认购,合计持股约17.06%[44]。 - 与多家公司开展合作,获得多个产品许可、开发、推广等权益[45][46][48]。 ESG治理工作 -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设委员会统筹,获多项ESG评级和荣誉[51]。 获奖情况 - 揽获多个荣誉奖项,体现综合实力获市场认可[53][54]。 研发投入 研发总体情况 - 加大研发投入,医药在研项目133个,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94个,医药工业研发投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直接研发支出17.70亿元,同比增长10.63%,占营收比例12.91%[55]。 创新研发管线概况 - 重点布局三大领域,创新药管线超80项,药物类型多样[56]。 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和生物类似药研发进展 - 肿瘤领域:多个产品有进展,如索米妥昔单抗获批上市及补充申请受理,多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57][58][59]。 - 内分泌领域:多个产品在不同适应症有临床研究成果和进展,部分产品申请上市[61][62][63]。 - 自身免疫领域:多个产品获批上市、开展临床或申请IND[64][65]。 - 其他领域:创新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部分产品申请上市或沟通Pre - BLA[66]。 创新研发开展的其他工作 -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开展早期项目研究,获专利授权[66]。 - 加速创新转化,支持多个临床项目[67][68]。 - 应用AI技术,建立平台,提升研发效率,拓展应用场景[69][70]。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培养博士后,开展研究[71]。 其他创新成果 - 专利申请:创新药研发中心累计提交专利100余项,2024年获授权10项,递交多项申请[72]。 - 学术发表:2024年至今发表期刊/会议议论文22篇,成果获国际认可[73][74]。 - 政府资助:获批立项19项,资助超5,550万元,获多项资助和认定[75]。 主要仿制药品种研发进展 - 对仿制药品种评估梳理,明确重点推进品种[75]。 国际注册工作进展 - 积极开展国际注册工作[75]。 一致性评价工作进展 - 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75]。 国内医美产品注册及上市进度 - 推进多个医美产品国内注册及上市[32][33]。 专利工作情况 -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递增,2024年递交187件,获授权90件[75][76]。 研发人员情况 - 披露研发人员相关情况,无重大变化及显著变动原因[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