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识智能E6
icon
搜索文档
拼融资、谋上市、打价格战,无人物流车赛道“卷疯了”
36氪· 2025-10-31 07:12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无人配送物流车行业已形成以新石器、九识智能、白犀牛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格局,其中前两家公司累计交付规模均已突破1万辆[2] - 资本市场高度关注该领域,新石器和九识智能近期频繁获得大额融资并被传出即将上市,投资方包括顶级资本和产业巨头[4] - 随着美团、菜鸟、京东等巨头以及德赛西威、佑驾创新、Momenta等供应链企业的加入,赛道变得越发拥挤,行业竞争日趋激烈[4][5] - 行业已出现降价趋势,控制成本能力从吸引投资的亮点转变为企业的生存关键[5] 头部企业发展历程 - 新石器为行业最早玩家,成立于2018年,初期面临市场认知度低的挑战,2021年获得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牌照并实现公开道路商业化运营[6][9] - 九识智能成立于2021年,成长迅速,成立次年即实现产品量产和苏州城市道路公开运营[10] - 截至2024年底,新石器全年销量约为1000台,九识智能销量达到2500辆;截至2025年9月,两家公司均实现累计交付超过1万台[10][12] - 新石器在2024年获得超过6亿元融资,2025年完成超过6亿美元D轮融资;九识智能在2024年完成约1亿美元A轮融资,2025年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12][13] 市场需求与增长动力 - 2024年国内无人物流车销量为0.51万辆,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全年销量将突破3万台,呈现爆发式增长[13] - 物流企业需求激增:中通快递计划投入10000台无人车,京东物流计划未来五年采购100万辆无人车,顺丰预计2025年规模扩展至8000辆[15] - 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无人物流车当年销量有望达到60万辆[15] - 政策利好是重要驱动因素,截至2025年6月全国超100个城市开放路权试点,支持车辆规模化上路[16] 产品优势与经济效益 - 无人配送车安全性高,得益于端到端技术和多模态模型的优化,使其能处理复杂场景且反应速度更快[17] - 车辆在车流少路段行驶,车速不高,车内装载货物,安全系数更高[17] - 物流企业使用无人车可显著降低成本,例如山东顺丰案例显示运输单票成本下降1.32元,效率提升30%[19] - 无人车最适合网点到驿站的配送场景,能减少人力成本和燃油成本,并可能提升送货时效[19] 巨头布局与价格战 - 菜鸟、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早在2015年左右就开始探索自动驾驶应用,并已有显著成果:菜鸟小蛮驴累计送达快递超1000万件,美团自动配送车累计配送近400万单[21][22] - 行业爆发价格战,九识智能将裸车价压至1.98万元,菜鸟推出优惠后1.68万元车型,新石器则通过“0首付、0利率”等金融方案跟进[25] - 企业通过产品迭代降低成本,新石器每次迭代后产品成本下降30%[24] - 东吴证券测算显示,企业盈亏平衡销量门槛约为5000台,当销量达5万台时单车利润可达4.3万元,净利率超过40%[25]
9个月吸金86亿,资本重仓“无人区”
凤凰网财经· 2025-10-30 21:14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任娅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2025年,无人配送车成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最迅猛的赛道之一。 年初以来,头部无人配送车公司已累计获得约86亿元融资。其中,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超6亿美元D轮融资,白犀牛完成5亿元B轮融资,九识智能完 成4亿美元B轮融资。德赛西威、佑驾创新两家智驾供应商也在9月发布了旗下无人配送车品牌与车型。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Momenta也正在组 建团队,进军无人物流配送车市场。 资本热潮背后,是无人配送行业正率先突破商业化临界点,头部企业有望实现盈利。 按照业内共识,1万台是无人车业务爆发的临界点。只有达到这一规模,无人物流才能形成技术降本、场景验证、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 今年9月,新石器和九识智能均已实现1万台车下线交付。据《中国企业家》了解,新石器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单月盈利,预计今年实现10亿元营收规模, 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目前新石器单月交付量已经达到2000辆,预计年底这一数字可达3000辆。 摄影:李英武 在很多业界人士看来,2025年是无人配送车"元年"。据佑驾创 ...
概念股澄清难掩产业热,无人物流车正在驶入商业化“快车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9:45
无人物流车市场动态 - 九识智能发布E系列无人物流车平台及首款车型E6,售价19800元 [1] - 新石器无人车CEO透露今年行业发展速度是去年的十倍,预计二季度至三季度单月交付量突破2000辆,4月单月交付量已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 [1][5] - 菜鸟无人车收到全国40多个区县采购需求,超一半来自县乡级快递网点,正通过远程交付加速无人车下乡应用 [5] 资本市场反应 - 德邦股份实现5连板,累计涨幅达72.16%,累计换手率24.2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新宁物流、通达电气、保税科技等多只物流板块个股表现活跃 [1] - 德邦股份、通达电气、皖通科技澄清未实际应用无人物流车或相关业务收入 [2][3][4] - 6月4日A股物流板块开盘下跌,德邦物流跌超5%,新宁物流跌超4% [4] 行业商业化进展 - 无人物流车整车制造成本已下降至中个位数万元级别,激光雷达、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成本快速下降 [6] - 端到端大模型应用降低高精度地图依赖,提升调度效率,摆脱固定道路运营限制 [6] - 快递行业价格竞争激烈,无人物流车可大幅降低单票成本,成为刺穿传统物流成本结构的利刃 [7] 政策与法规环境 - 无人物流车面临路权和法规不统一问题,需不断申报测试牌照且行业尚无统一标准 [8] - 当前以40km/h以下低速终端配送为主,尚未大规模涉及跨城、城际高速配送 [8] - 2024年7月五部门联合试点通知开放20个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头部企业新石器已在全国100多地市获得公开道路路权 [8] - 截至2024年8月全国开放测试道路超3.2万公里,路权壁垒逐步打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