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舒沙发
icon
搜索文档
顾家家居在杭集中发布新品与技术成果
经济日报· 2025-10-21 15:37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于10月15日举办电动沙发旗舰新品发布会,展示云舒沙发等新一代电动沙发系列产品[1] - 公司展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K-TRON Space Z功能架,攻克了关键的“双滑槽结构技术”难题[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01亿元,同比增长10.0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13.89%[1] - 公司内贸零售企稳向好,外贸收入持续增长,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协同提升[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运营6000多家品牌专卖店[1] - 公司致力于客厅、餐厅、卧室、整家定制等全场景家居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1] - 公司坚持战略转型,持续完善五大数字化系统,包括iKUKA平台、用户营销系统等[1] - 公司以“零售转型、整家突破、全球深化和效率驱动”为增长支柱,迈向内外销协同、高质量增长与全球化拓展的新阶段[1]
共潮生 · 香帅年度财富展望2025(演讲全文)
第一财经· 2025-10-19 10:52
全球资金流向与资产配置逻辑重置 - 2025年全球资金流向出现显著变化,呈现“岛链化配置”特征,即资金从集中于美元资产转向寻找多个独立锚点 [5][6] - 2025年初至9月底,黄金价格上涨43%,白银上涨55%,比特币上涨18%,而美元指数下跌超过10% [6][7] - 欧洲与亚洲股市普遍上涨,德国股市涨28%,意大利涨40%,希腊股市涨72%,韩国股市涨41%,港股涨30%,A股15%的涨幅在全球仅属中等水平 [6][7] 美元体系信用基石动摇 -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征收全球关税被视为拐点,其政策动摇了美元体系的信用基石,即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美元,而顺差国再将美元投资回美国资产的循环 [9][10] - 特朗普试图将各国持有的短期美债置换为超长期债券,并以外交安全为筹码,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对美元信用的冲击,而非简单的贸易政策 [11] - 美元资产定价的基础是信心,而地缘政治已成为资金配置中最重要的变量,投资者需为任何资产增加政治风险过滤器 [13][15] 叙事成为资本市场核心驱动力 - 当前资本市场最强驱动力并非基本面而是叙事,即“真实+想象”结合的故事,例如DeepSeek大模型引发的市场热情 [18] - 叙事盛行的原因在于全球政治(如特朗普政策)与科技(如AI突破)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结构从自上而下转变为网状扩散,任何人都可能制造“信息瀑布” [22][23] - 资本市场机制会放大叙事效应,故事推高价格,价格反过来强化故事,形成互相喂养的循环,例如AI叙事驱动A股寒武纪(寒王)成为股王,科创50指数估值翻倍 [25][26][28] 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卡位与升级 - 中国多个产业出现“DeepSeek时刻”,即从边缘弱小突然冲进主流,实现预期重置,例如创新药领域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原研创新药全球占比从10年前的4%提升至2024年的38% [32] - 通过分析2004、2014、2024年的出口集装箱可见中国产业结构质变,从玩具服装转向半导体、汽车、电池、高精尖材料,在全球价值链复杂网络中完成关键节点卡位 [38][40][41][45] - 中国企业已在多个关键环节占据主导地位,例如90%以上的磷酸铁锂电池、70%以上的多晶硅、50%以上的光模块来自中国,并拥有稀土全产业链优势 [46] 中国企业出海与全球布局深化 - 出海已成为资本市场的硬逻辑,2024年出海TOP100企业整体收益率达32.65%,比其他主板股票高出10个百分点,2025年4月8日至9月底进一步上涨47.85%,超额收益达23个百分点 [65][67] - 出海企业特征包括专注细分赛道、高国际化(海外收入占比常超70%)、高附加值,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已成为国际巨头核心供应商 [69][70] - 出海模式正从“产品出海”迈向“产能出海”,通过将生产环节、研发基地真正“搬出去”以应对贸易摩擦,未来竞争将是“跨国生产网络 vs 跨国生产网络” [71] 中国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与重置 -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K型消费”与割裂态势,具体表现为“老登股”(如茅台、海天味业)普遍下跌,而“小登股”(如泡泡玛特、老铺黄金)价格翻倍,泡泡玛特市值达4106亿元,超过五家传统消费龙头市值之和 [84][85] - 消费逻辑根本变化源于“后物质价值观”转型,中国约6亿人(人均GDP超1.3万美元)的消费从物质满足转向意义建构,关注体验、审美、身份符号 [88][90][92] - 企业生存法则需从生产者视角的4P转向消费者视角的4C:Consensus(寻找小共识重新定义产品功能)、Context(通过内容与场景创造体验)、Co-creation(用户共创降低试错)、Compounding(数据沉淀形成复利) [102][104][105][110][121][124]
顾家破电动沙发“不可能三角”,旗舰新品发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3:37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中国家居产业正经历价值重塑,传统依赖新房增量的商业模式面临挑战,基于存量市场、消费者深层需求与产品价值创新的新赛道加速成形[1] - 电动沙发(功能沙发)成为家居消费升级、驱动企业增长的关键战场[1] - 2023年电动沙发全球市场规模超320亿美元,美国作为成熟市场,2022年规模约205亿美元,2024年渗透率预计达49.7%[1] - 相比之下,中国电动沙发市场仍处发展早期,2024年渗透率仅约22%(通常指一、二线城市),远低于美国,预示广阔增量空间[1] 公司近期动态与产品发布 - 顾家家居于10月15日在杭州召开电动智能沙发旗舰新品发布会,主题为“展新一代诚意之作”,推出三款依托全栈自研功能架全面升级的新品[2] - 新产品突破行业“不可能三角”技术难题,实现“零重力”、“零靠墙”与“真高脚”协同兼容,并在坐躺舒适性方面显著优化[2] - 发布会通过体验区展示与互动讲演营造科技氛围,吸引场内外各大圈层高度关注,旨在刷新行业及市场对电动沙发的价值认知[2]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顾家自研K-TRON Space Z功能架系统性破解传统电动沙发“零重力需预留靠墙距离、腰部不贴合、结构不稳、清洁不便、颜值不够”等痛点[3] - 技术核心包括“双滑槽结构”,在实现沙发轻薄化与承托稳定同时,满足“零重力”、“零靠墙”与“真高脚”协同,并适配扫地机器人自由进出[7] - “奇迹曲线”设计解决高靠背、大角度下的零靠墙问题,彻底解决传统电动沙发“难摆放、伤墙面”痛点[7] - 体验升级概括为“沉浸式漂浮”、“全身被承托”、“久坐久躺不累”与“NFC一键舒展零重力”,依托“心膝平衡”与“黄金零压角”协同设计[4] 战略与能力构建 - 公司优势源于“战略-技术-组织”三大供给侧能力系统化构建[9] - 战略层面实行“逆周期布局”,早在2015年通过中美市场对比研究预判电动沙发增长潜力,顶住压力持续投入十年,完成从0到1的品类突破,规避后期同质化竞争[9] - 技术层面采用“跨界创新”路径,从汽车行业引入工程思维与核心人才,实现核心技术跨越式突破,跳出同质化竞争[11] - 组织架构通过“价值链一体化”与决策重心下移,将产品上市周期缩短,确保创新高效落地,成为产品快速迭代的关键保障[11] - 三大能力形成“战略定方向、技术做支撑、组织保落地”的良性循环,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12]
以技术创新破困局 顾家家居抢占电动沙发增长新赛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20:43
新产品发布与技术特点 - 公司于10月15日发布三款依托全栈自研功能架全面升级的电动智能沙发旗舰新品 [1] - 新产品突破行业"不可能三角"技术难题,实现"零重力"、"零靠墙"与"真高脚"的协同兼容 [1] - 新品通过"心膝平衡"与"黄金零压角"设计优化人体姿态角度与增加立体腰托支撑,带来沉浸式漂浮体验并解决传统沙发腰部漏空痛点 [1] 核心技术突破 - 自研K-TRON Space Z功能架是新一代电动沙发技术创新的关键,其"双滑槽结构"实现沙发轻薄化与承托稳定,并适配扫地机器人自由进出 [2] - 功能架的"奇迹曲线"针对性解决高靠背、大角度下的零靠墙问题,彻底解决传统电动沙发"难摆放、伤墙面"的痛点 [2] - 公司从汽车行业引入成熟的工程思维与核心人才,实现核心技术跨越式突破 [2] 战略布局与能力构建 - 公司于2015年通过用户需求洞察与中美市场对比研究预判电动沙发增长潜力,并持续投入十年完成从0到1的品类突破 [2] - 优势的建立是"战略-技术-组织"三大供给侧能力系统化构建的结果 [2] - 高投入研发模式在初期成本高昂,但为公司带来了差异化产品优势与供应链深度掌控力 [2] 组织架构与运营效率 - 公司通过"价值链一体化"与决策重心下移,将事业部门打造为集成作战单元 [3] - 产品线负责人被赋予直接调配研发、供应、制造资源的权利,极大缩短从市场洞察到产品上市的周期 [3] - 战略预判、技术突破与组织效率形成合力,构建"战略定方向、技术做支撑、组织保落地"的良性循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