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质价值观

搜索文档
中国消费品质有了量化指标,618、双11成品牌消费重要时点
观察者网· 2025-08-25 11:45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的发布与意义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编制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 基于淘宝天猫平台真实消费者行为 综合搜索、销售、复购等指标 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和大数据形成品牌排名和消费品质监测 [2] - CBI指数基期为2023年第一季度 基期指数设定为100 [5] - 第二季度CBI指数为65.21 环比上涨1.8分 同比上涨2.21% 显示品牌化程度持续提升 [5] 消费趋势与品牌表现 - 618促销季数据显示 消费者倾向购买高评分品牌商品而非低价白牌 该趋势已持续10个季度未改变 [3][5] - 家用电器、食品、家装家具行业CBI指数环比增幅居前三 受政府以旧换新补贴和季节性消费带动 [6] - 低度白酒、智能电动车、宠物用品凭借年轻化+场景化叙事实现高增长 通过创新开拓细分赛道 [6] 国货品牌崛起与市场表现 -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中 苹果排名第一 美的、小米、海尔、华为紧随其后占据前五 [7] - 快消新锐品牌50强榜单中49席为国产品牌 包括至本(89元卸妆膏)、HBN(128元精华)、海龟爸爸(59元防晒喷雾)等 [7] - 国货品牌通过细分场景+功效承诺+悦己体验策略 以适中价格带实现品牌心智渗透 [7] 区域消费升级路径 - 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 消费进入后物质价值观阶段 更注重情绪、体验、社交属性 [7] - 消费升级沿收入梯度、数字基建和代际更替由沿海向内陆蔓延 北上广深2012年人均GDP达1.5万美元 长三角珠三角14城2015-2019年达标 [8] - 中部六省2020年后人均GDP达1-1.5万美元 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以5-12元价格带提供性价比情绪价值 [8] - 2024年中国70%省份人均GDP超1万美元 覆盖人口超8亿 后物质价值观正从高端向全民日常迁移 [9] 数据价值与监测创新 - CBI指数利用淘宝天猫9亿活跃用户、千万品牌的全链路实时数据 弥补传统统计颗粒度粗、滞后半年的缺陷 [10] - 指数变化反映数千万消费者从白牌转向高评分品牌的消费行为变化 [10] - 该指数首次实现消费品质的量化监测 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新刻度尺 [1][10]
AI+中国,能否带来东方文艺复兴?
观察者网· 2025-08-02 10:13
中国经济与AI技术背景 - 中国人均GDP正迈入1.5万美元门槛 消费需求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 表现为00后"K型消费"趋势[5] - AI技术作为生产资料革命 正推动文化创作生产力提升 游戏影视行业迎来效率变革[5] -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为AI赋能文化创作提供坚实基础[22] 游戏行业发展现状 - 《黑神话》等作品展现中国游戏行业突破 但仍是孤立个案 产业土壤尚不成熟[7] - 日本游戏动漫产业面临人才断层 传统手绘效率仅提升20%-30% 正寻求AI转型[13][16] - 中国游戏出海势头强劲 已占领日本秋叶原等海外市场广告位[23] AI技术应用进展 - 英伟达推出实时生成游戏画面技术 腾讯发布混元3D事件模型 技术从0到1突破[10] - AI已渗透游戏开发全流程 从前期概念扩展到策划程序运营等环节[25] - 独立游戏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 AI降低创作门槛与成本[43][44] 创作模式变革 - AI实现"文生图/视频"能力 推动创作从专业走向全民参与[22][32] - 东方文化基因强调共创共享 与AI交互特性高度契合[32][36] - 世界观构建效率显著提升 文本量从数月缩短至10天完成[45][4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游戏产业迭代速度远超欧美 玩家需求响应更敏捷[56][57] - 中美领跑AI基础研发 日本在应用层面临落后但需求旺盛[12][16] - 创作团队规模将重构 传统数百人项目未来可能由几十人完成[64]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 - 人口基数×技术底座将催生文化产能爆发 需警惕需求匹配问题[22][23] - AI推动创意生产民主化 中国庞大创作者基数蕴含巨大潜力[48][52] - 需构建更丰富的文化叙事体系 以匹配已具备的工业生产能力[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