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养老护理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养老有新帮手!工信部民政部推机器人助力,未来这市场要达千亿规模
北京商报· 2025-09-15 22:09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 预计2025-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00亿至1000亿元[1][3] - 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京市已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 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3]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 占GDP 6% 预计2035年突破30万亿元 占GDP 10%[3] - 智慧养老产品在7万亿元银发经济中渗透率仅3.8% 存在巨大发展空间[3]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 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3]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构建康养产业可信数据空间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计算 可用不可见 可控可计量"[6] - 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实现健康数据实时监测 AI算法精准预警风险并定制干预方案[7] - 人形养老护理机器人将成智慧康养机器人最优形态 预计2024年底开始陆续量产[8] 企业实践与生态构建 - 链家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我来教防跌倒"等社区助老项目 覆盖老人身心需求[9] - 饿了么"助老e餐"项目在全国近10个城市落地 优选城市骑士配送兼负安全守护职责[9] -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 参与起草《北京市养老助餐团体标准》[1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从中老年拓展至年轻人 产品形态从胶囊延伸至软糖能量棒等创新形式[11] - 及象教育结合线上加线下模式 满足老年人对有温度有连接学习体系的需求[11] - 适老家居发展两种路径:重新设计开发新产品或对现有家具进行适配性改造[12] 产业协作平台建设 - "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成为汇聚智慧链接资源的新平台[2] - 北京商报社连续七年举办智慧康养论坛 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1][4] - 全域协同需整合金融科技医疗等多方力量 通过行业破圈实现服务场景全覆盖[4]
智慧康养发力 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论坛背景与核心主题 - 论坛主题为“银发经济新格局全域康养生态圈”,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与新机制 [1] - 论坛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次论坛上正式成立了“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标志着论坛进入全新阶段 [1] 银发经济规模与前景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的6%,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占GDP的10% [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 [3] - 7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中,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3.8%,是产业的挑战和机遇所在 [3] 智慧康养产业发展驱动力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智慧养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预计2025—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1000亿元 [3] - 通过构建康养产业的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通过康养产品数据化及康养数据产品化进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 [6] 全域协同的产业生态构建 - 需整合金融、科技、医疗和服务等多方力量,通过行业破圈,让康养高效到达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需求场景 [4] - 融合型康养产业可向上游拉动生物医药、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制造业,横向深度融合医疗、家政、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向下游催生新兴职业 [7] - 企业从社区服务、助老餐饮、功能性食品、老年教育、适老家居等维度共同探讨全域康养生态构建路径 [9] 具体技术与产品创新 - 康养机器人朝着人形方向发展,外形动作更接近人类,交互更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更强,预计今年底开始陆续量产各系列家庭服务机器人 [8] -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从中老年人拓展到关注抗疲劳、美容养颜的年轻人,产品形态从胶囊、口服液延伸至软糖、能量棒等创新形式 [10] - 发展适老家居有重新设计开发新产品和对现有家具进行适配性改造两种路径,适老家居本质是功能性家居,同样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人群 [11] 企业实践与标准化进程 - 链家扎根社区,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我来教您防跌倒”、公益理发、公益维修等项目,助力打通社区助老“最后一公里” [9] -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并与北京烹饪协会共同起草了《北京市养老助餐团体标准》,推动相关产业规范化发展 [9]
智慧康养领航 银发经济驶入新航道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论坛概况与平台建设 -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于9月14日在首钢园举办,主题为“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旨在探索中国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 [1] - 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是其连续第七年举办,并作为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及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论坛上正式成立“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该平台旨在汇聚智慧、链接资源,标志着论坛进入新阶段 [1] 银发经济规模与政策背景 -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已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 [3]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6%,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 [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 [3] 智慧康养产业发展与机遇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AI辅助诊疗、智慧养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为3.8%,是产业的挑战和机遇所在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预计2025年至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至1000亿元 [3] 全域协同的产业生态构建 - 提出“全域协同是智慧康养破局关键”的观点,需整合金融、科技、医疗和服务等多方力量,通过行业破圈让康养服务高效到达各类场景 [4] - 需解决科技设备与适老产品脱节、医疗资源触达居家场景途径不畅等“各自为战”的问题 [4]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路径 - 通过构建康养产业的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实现康养产品数据化及康养数据产品化 [6] - 康养产业互联网构建分为三层:基础层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信用新规则,中间层应用智能合约和AI代理,应用层创新康养生态和运营模式 [6] - 融合型康养产业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刚性需求,还能通过融合文旅、金融、教育等领域创造新消费需求 [7] 企业实践与生态圈构建 - 链家扎根社区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我来教您防跌倒”、公益理发等社区助老项目,覆盖老人身心需求 [9] - 饿了么“助老e餐”项目已在全国近10个城市落地,优选城市骑士为老人配送餐食并兼负安全守护职责 [9] -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并参与起草《北京市养老助餐团体标准》以推动产业规范化 [10] -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从中老年人拓展至关注抗疲劳、美容养颜的年轻人,产品形态创新至软糖、能量棒等 [11] - 及象教育结合线上加线下模式,通过国画、书法、声乐等课程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11] - 适老家居发展路径包括重新设计开发新产品和对现有家具进行适配性改造 [11]
智慧康养引领产业升级,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4 18:52
论坛背景与意义 -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于9月14日在首钢园举办 由北京商报社主办 聚焦"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主题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1] - 论坛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中聚焦康养领域的重要内容 已连续举办七年[1] - 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将成为汇聚智慧 链接资源的新平台 推动康养产业创新发展[1] 银发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 占GDP 6% 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 占GDP 10%[2]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 老年教育 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 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2] - 7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中 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3.8% 存在巨大发展空间[2] 智慧康养技术驱动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 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 智慧养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2] - 工信部 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至1000亿元[2] - 人形养老护理机器人是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智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底开始陆续量产各系列家庭服务机器人[7] 全域协同发展模式 - 需整合金融提供支撑力 科技注入创新力 医疗和服务夯实保障力 通过行业破圈让康养高效到达各类需求场景[3] - 过去康养产业存在"各自为战"问题 科技设备与适老产品脱节 医疗资源触达居家场景途径不畅[3] - 构建康养产业互联网 通过基础层区块链技术 中间层智能合约和AI agent 应用层创新康养生态和运营模式[5] 数据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通过释放养老数据价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构建康养产业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4] - 实现康养产品数据化及康养数据产品化 进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4] - 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驱动 智能决策的数字基座 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根本性转变[5] 融合型康养产业发展 - 融合型康养产业不仅满足老年人健康医疗和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 还能通过融合文旅 金融 教育等领域创造新消费需求[6] - 作为强大产业枢纽 向上游拉动生物医药 智能硬件 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 横向深度融合医疗 家政 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6] - 向下游催生健康管理师 老年旅游规划师等新兴职业 体现"一业兴 百业旺"带动效应[6] 企业实践与创新 - 链家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我来教防跌倒"等社区助老项目 覆盖老人身心需求[8] - 饿了么在全国近10个城市落地"助老e餐"项目 优选城市骑士为老人配送餐饮兼负安全守护职责[8] -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 与北京烹饪协会共同起草《北京市养老助餐团体标准》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9] - 及象教育结合线上加线下模式 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让线上课程普适便捷 线下有温度有情感[10] - 金隅天坛家具发展适老家居 通过重新设计开发新产品或对现有家具进行适配性改造[10] 功能性食品市场拓展 -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从关注心脑血管健康的中老年人 拓展到关注抗疲劳 美容养颜的年轻人[9] - 全世界有84%的人关注自身体重健康 81%的人关注心理健康[9] - 产品形态从胶囊 口服液延伸至软糖 能量棒等创新形式 强调研发创新 全流程品控与渠道拓展构建竞争力[10]
2025服贸会|智慧康养引领产业升级,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4 18:45
论坛概况与核心主题 -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在首钢园举办 主题为“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 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 [1] - 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 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及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在论坛上正式成立 旨在成为汇聚智慧、链接资源的新平台 [1] 银发经济规模与政策背景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 占GDP 6% 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 占GDP 10% [3] - 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京市已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 政策导向从“养老”向“享老”转变 [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 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 [3] 智慧康养的技术驱动与市场机遇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 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 智慧养老社区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至1000亿元 [3] - 当前7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中 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3.8% 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3] 全域协同的产业发展路径 - 需整合金融、科技、医疗和服务多方力量 通过行业破圈 让康养服务高效到达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场景 [4] - 构建康养产业可信数据空间被视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涉及数据价值释放、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及生产关系重构 [5] - 康养产业互联网构建分为三层:基础层利用区块链技术 中间层应用智能合约和AI代理 应用层创新生态和运营模式 [5] 融合型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 - 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无界”的康养融合基础设施 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7] - 融合型康养产业不仅能满足健康医疗等刚性需求 还能通过融合文旅、金融、教育等领域创造新消费需求 [7] - 该产业可向上游拉动生物医药、智能硬件等制造业 横向融合传统服务业 下游催生新兴职业 体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 [7] 企业实践与生态构建 - 北京智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人形养老护理机器人研发 预计今年底开始陆续量产各系列家庭服务机器人 [8] - 链家开展社区助老项目 饿了么在全国近10个城市落地“助老e餐”项目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并参与制定团体标准 [11] - 及象教育结合线上加线下模式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金隅天坛家具通过重新设计或适配改造发展适老家居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