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2025连云港市海州区银龄生活嘉年华成功举办 一站式养老服务获好评
扬子晚报网· 2025-11-04 17:34
为期三天的"2025海州区银龄生活嘉年华"于11月2日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连云港市海州区民政局主办、连云港市供应链管理协会承办,以"关爱银龄,乐 享生活"为主题,打造集产品体验、服务咨询、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吸引了众多老年朋友及家属参与,获得广泛好评。 参与活动的张大爷表示:"活动既实用又精彩,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海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尝试,旨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 围。连云港市供应链管理协会代表表示,协会将优质资源精准对接养老领域,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关怀。 此次嘉年华的成功举办,搭建了社会资源与养老需求的对接平台,是海州区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养老新格局的成功探索,为全区养老服 务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设置了养老服务、适老改造产品、养老金融、老年文化与旅游四大展区,全方位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养老服务展区展示了社区养老、机构 养老等多元服务模式;适老改造产品展区提供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康复辅具等产品试用;养老金融展区特邀专业机构,提供贴心的养老理财规划咨询;老 年文化与旅游展区则 ...
破解银发经济发展瓶颈 激活万亿市场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3: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发经济在“十五五”规划期间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预计未来十年年均增速超过12%,市场规模将从7万亿元增长至2035年的3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 [1] - 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为银发经济提供现实支撑,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十五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增老年人口约1400万 [1] - 行业面临供需不适配、渠道建设困境、市场成熟度不足等核心挑战,但康养服务、科技产品、消费升级三大赛道蕴含重大投资机遇 [3][4][7][8] 政策与规划支持 - 国家层面部署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1] - 已确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9073”养老格局,2024年全国已完成208万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5]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约9万亿元人民币,至2028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堪比房地产高峰期 [7] - 老年人口规模将从当前约3.1亿人增加到2030年的3.9亿人 [7] - 市场活力显现,今年上半年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1%、7.5% [3] 行业发展挑战 - 核心矛盾在于供需不适配,具体表现为需求端与供给端存在明显信息断层,消费者面临“选品难”“购品难”困境 [3] - 消费渠道建设陷入两难困境,缺乏规模效应的知名老年用品连锁品牌,形成“品类多则亏、品类少则缺”的死循环 [4] - 市场成熟度与产品供给结构不匹配,现有产品大多聚焦失能老人,但“活力老人”占比极高,导致产品销量难以支撑企业成本 [4] - 部分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设施陷入“有供无人买”的运营困境,依赖政府补贴维持运转 [5] 重点投资赛道与机遇 - 康养服务领域聚焦与健康直接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供给,贴合老年群体核心需求 [8] - 科技产品领域涵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外骨骼机器人、AI疾病筛查、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细分行业 [8] - 消费升级领域围绕“活力老人”群体的服装、旅行、老年大学、文化娱乐等多元消费场景开辟新增长空间 [8] 行业成功关键因素 - 需把握“服务场景”与“运营属性”两大维度,聚焦居家与社区主战场,精准平衡“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双重属性 [6] - 从业者需坚持长期主义理念、坚守人文关怀底色、锚定科技创新方向 [8] - 期待由政府牵头开展行业科普工作,提升消费者认知,加速市场教育进程 [8] - 建议优化创新监管政策,在医疗器械注册等环节给予企业更多创新空间 [9]
剑指千亿规模!成都发布银发经济三年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01
总体目标与规划 - 到2027年,银发经济产业规模目标达到1100亿元以上 [1][4] - 争创一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打造15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一批品牌产品 [1][4] - 推动30项以上产品(服务)进入国家推广目录 [1][4] - 推动形成“1+3+7+N”的银发经济发展格局,即1个国家级产业园引领,3个主要承载地,7个协同发展地,N个其他区县合理布局 [1][5] 区域发展布局 - 温江区重点围绕医药研发、智能制造、康养医养,打造智能制造区、品质消费区、康养服务区 [1][5] - 锦江区立足金融、文旅、生物科技等产业资源,推动医养、康养、金融联动发展体系 [1][5] - 武侯区依托川渝医疗、文化、科技等资源,创建川渝银发经济产业园 [1][5] - 7个协同发展地(成华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金堂县)在高端养老、旅居养老、银发中医药、银发绿色食品等领域形成特色 [2][5] 重点产业领域 - 养老服务业:加快布局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和“医养综合体”,争取70家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病床 [7] - 智慧养老产业:聚焦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服务机器人等细分赛道,力争每年培育6项产品和服务进入省级及以上推广目录 [7] - 康复辅具产业:瞄准运动与行动辅具、老年居家辅具等赛道,到2027年培育康复辅具规上企业4家 [7] - 抗衰老产业: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等技术研发应用,支持举办2025年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中国) [7] - 老年生物医药产业:鼓励企业围绕阿尔兹海默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开发创新药 [7] - 康养旅游产业:打造高端旅居康养目的地,推出银发文旅主题线路60条以上,力争培育新产品、新场景30个以上 [7][8] - 老年中医药产业:确保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保持在78%以上,支持发展中药保健品和特医食品 [8] 关键行动与项目 - 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推进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部脑谷、西部睡谷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8] - 领军企业壮大行动:构建四级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3—5家银发经济规上企业 [8] - 品牌产品培育行动:到2027年,力争20项以上产品(服务)进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10项以上产品进入国家老年用品推广目录 [8] - 标杆项目引建行动:到2027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0个以上,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争取全国知名企业来蓉投资重点项目2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9] - 银发场景创新行动:打造四川省银发经济场景应用中心,建设3个银发经济消费特色商圈,每个区县至少建有1个适老化产品体验馆 [9] 支撑保障措施 - 完善经济政策:在未来产业投资基金下设立银发经济子基金,支持发行养老产业专项金融债券和公募REITs,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 [9][10] - 强化用地用房保障: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常住人口达到中度以上老龄化的区县应上调配建标准 [10] -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育,每年培训不少于100人,引导在蓉高校优化设置银发经济相关专业 [10]
六大趋势重塑银发经济格局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行业发展趋势 - 融合型康养模式整合医疗、养老、健康管理、文化、旅游、金融等多业态资源,推动养老服务从单点服务向平台化、生态化、一站式转变 [2] - 科技赋能下养老服务业加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人机协作型,形成六大趋势: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养老机器人、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养老科技集成创新、科技平台企业主导 [2] - 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形成消费新场景,包括居家安全防护(防跌倒监测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环境安全预警)、健康管理(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睡眠监测系统、用药管理服务)、生活便利(语音交互控制、智能门锁看护、清洁卫生辅助)及情感陪伴产品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养老机器人成为银发经济新基建,2025年工信部与民政部将启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试点推广,加速在家庭、社区和机构中应用 [2] - 养老机器人作为24小时高频互动服务枢纽,成为最连续、最多维度的老年数据采集源,支撑未来银发经济生态建设 [2] - 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提供完整落地空间,集居住、生活、医疗、娱乐、社交、创业、旅游于一体 [3] 产业模式变革 - 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代表养老产业从分散化、小型化、功能单一化迈向集中化、规模化、功能复合化的高级阶段 [3] - 综合体类似养老领域的迪士尼或全域智能未来社区,在同一个地方解决老人医疗、文化、社交、居住的所有需求,避免在不同机构间奔波 [3] - 创新技术催生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的全新产业链,涵盖安全防护、健康管理、生活便利及情感陪伴等领域 [2]
从养老到享老,北京已出台百项措施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政策导向 -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比例22% [2] - 北京市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占比高达30%,且每日新增400位60岁以上老人 [2] - 国家层面已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和发展银发经济 [2] - 北京市围绕家庭养老床位、社区助餐、医养结合等推出了近百项专项政策,政策导向从“养老”向“享老”、从保障基本向提升品质转变 [2][3]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6% [3] - 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将提升至10% [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 [3]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 智慧养老正成为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重塑产业生态 [3]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AI辅助诊疗、智慧养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是关键发展路径 [3] - 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预计2025至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至1000亿元人民币 [3] - 目前智慧养老产品在整体银发经济中的渗透率仅为3.8%,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4] 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老年人健康风险突出,例如北京市每年发生83万例老年人跌倒事件 [4] - 适老化改造覆盖率不足5%,供需矛盾显著 [4] - 产业发展需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参与和技术创新共同构建老年友好环境 [4] - 产业核心是以人为本,用最小成本换取最高生活质量,推动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 [4]
智慧康养发力 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论坛背景与核心主题 - 论坛主题为“银发经济新格局全域康养生态圈”,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与新机制 [1] - 论坛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次论坛上正式成立了“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标志着论坛进入全新阶段 [1] 银发经济规模与前景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的6%,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占GDP的10% [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 [3] - 7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中,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3.8%,是产业的挑战和机遇所在 [3] 智慧康养产业发展驱动力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智慧养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预计2025—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1000亿元 [3] - 通过构建康养产业的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通过康养产品数据化及康养数据产品化进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 [6] 全域协同的产业生态构建 - 需整合金融、科技、医疗和服务等多方力量,通过行业破圈,让康养高效到达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需求场景 [4] - 融合型康养产业可向上游拉动生物医药、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制造业,横向深度融合医疗、家政、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向下游催生新兴职业 [7] - 企业从社区服务、助老餐饮、功能性食品、老年教育、适老家居等维度共同探讨全域康养生态构建路径 [9] 具体技术与产品创新 - 康养机器人朝着人形方向发展,外形动作更接近人类,交互更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更强,预计今年底开始陆续量产各系列家庭服务机器人 [8] -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从中老年人拓展到关注抗疲劳、美容养颜的年轻人,产品形态从胶囊、口服液延伸至软糖、能量棒等创新形式 [10] - 发展适老家居有重新设计开发新产品和对现有家具进行适配性改造两种路径,适老家居本质是功能性家居,同样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人群 [11] 企业实践与标准化进程 - 链家扎根社区,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我来教您防跌倒”、公益理发、公益维修等项目,助力打通社区助老“最后一公里” [9] -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并与北京烹饪协会共同起草了《北京市养老助餐团体标准》,推动相关产业规范化发展 [9]
智慧康养领航 银发经济驶入新航道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论坛概况与平台建设 -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于9月14日在首钢园举办,主题为“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旨在探索中国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 [1] - 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是其连续第七年举办,并作为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及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论坛上正式成立“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该平台旨在汇聚智慧、链接资源,标志着论坛进入新阶段 [1] 银发经济规模与政策背景 -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已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 [3]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6%,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 [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 [3] 智慧康养产业发展与机遇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AI辅助诊疗、智慧养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为3.8%,是产业的挑战和机遇所在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预计2025年至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至1000亿元 [3] 全域协同的产业生态构建 - 提出“全域协同是智慧康养破局关键”的观点,需整合金融、科技、医疗和服务等多方力量,通过行业破圈让康养服务高效到达各类场景 [4] - 需解决科技设备与适老产品脱节、医疗资源触达居家场景途径不畅等“各自为战”的问题 [4]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路径 - 通过构建康养产业的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实现康养产品数据化及康养数据产品化 [6] - 康养产业互联网构建分为三层:基础层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信用新规则,中间层应用智能合约和AI代理,应用层创新康养生态和运营模式 [6] - 融合型康养产业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刚性需求,还能通过融合文旅、金融、教育等领域创造新消费需求 [7] 企业实践与生态圈构建 - 链家扎根社区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我来教您防跌倒”、公益理发等社区助老项目,覆盖老人身心需求 [9] - 饿了么“助老e餐”项目已在全国近10个城市落地,优选城市骑士为老人配送餐食并兼负安全守护职责 [9] -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并参与起草《北京市养老助餐团体标准》以推动产业规范化 [10] -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从中老年人拓展至关注抗疲劳、美容养颜的年轻人,产品形态创新至软糖、能量棒等 [11] - 及象教育结合线上加线下模式,通过国画、书法、声乐等课程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11] - 适老家居发展路径包括重新设计开发新产品和对现有家具进行适配性改造 [11]
2025服贸会|智慧康养引领产业升级,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4 18:45
论坛概况与核心主题 -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在首钢园举办 主题为“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 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 [1] - 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 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及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在论坛上正式成立 旨在成为汇聚智慧、链接资源的新平台 [1] 银发经济规模与政策背景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 占GDP 6% 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 占GDP 10% [3] - 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京市已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 政策导向从“养老”向“享老”转变 [3]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 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 [3] 智慧康养的技术驱动与市场机遇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 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 智慧养老社区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至1000亿元 [3] - 当前7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中 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3.8% 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3] 全域协同的产业发展路径 - 需整合金融、科技、医疗和服务多方力量 通过行业破圈 让康养服务高效到达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场景 [4] - 构建康养产业可信数据空间被视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涉及数据价值释放、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及生产关系重构 [5] - 康养产业互联网构建分为三层:基础层利用区块链技术 中间层应用智能合约和AI代理 应用层创新生态和运营模式 [5] 融合型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 - 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无界”的康养融合基础设施 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7] - 融合型康养产业不仅能满足健康医疗等刚性需求 还能通过融合文旅、金融、教育等领域创造新消费需求 [7] - 该产业可向上游拉动生物医药、智能硬件等制造业 横向融合传统服务业 下游催生新兴职业 体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 [7] 企业实践与生态构建 - 北京智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人形养老护理机器人研发 预计今年底开始陆续量产各系列家庭服务机器人 [8] - 链家开展社区助老项目 饿了么在全国近10个城市落地“助老e餐”项目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并参与制定团体标准 [11] - 及象教育结合线上加线下模式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金隅天坛家具通过重新设计或适配改造发展适老家居 [12][13]
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王小娥:从养老到享老 北京已出台百项措施
北京商报· 2025-09-14 11:37
9月1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医疗健康板块的重要活动——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举行。北京市 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小娥在致辞中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 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北京市而言,已经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这些举措体现了从"养 老"到"享老"、从保障基本到提升品质的政策转变。 王小娥介绍,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每4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共3.1亿,占比22%),北京 市每3个户籍居民中就有1位长者(占比30%),且每天新增400位60岁以上老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 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这既是关乎亿万老年人幸福安康的民生大事,也是推动经 济结构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以"银发经济新格局全域康养生态圈"为主题,聚焦智慧康养 与跨产业融合,汇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各界人士,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 展新路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目前,工信部、民政部已经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预计2025年至2 ...
破题银发经济,张店打造“9901”养老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9-12 14:45
项目概况与定位 - 张店区组织媒体探访银发经济活力街区规划区域及庆庚护理孝善园 展现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探索 [1] - 张店区养老服务展示体验中心是鲁中地区首家以场景化智能化全链路为特色的现代化养老展示平台 位于宏程颐养综合体一楼 [1] - 庆庚护理孝善园坐落于恒久秀园小区 由山东庆庚护理服务有限公司投资打造 是银发经济市场主体的重要代表 [3] 养老服务展示体验中心详情 - 中心占地面积980平方米 整合资源打造智慧养老体验区实景样板间产品展销区康养大讲堂四大功能板块 [3] - 通过实景展示适老化样板间 直观展示防滑地材无障碍设施安全扶手智能起身家具等细节 帮助老年人和子女了解适老化改造好处 [3] - 智慧养老体验区利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 及时发现异常并预警 [3] - 中心构建体验评估适配改造服务全链路闭环 提供一站式居家适老改造解决方案 [3] 庆庚护理孝善园详情 - 项目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设计床位183张 集生活康复文娱医疗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 [5] - 服务覆盖生活起居专业护理医疗康复营养配餐 并注重精神慰藉慢病管理与紧急救助 借鉴先进照护理念并结合本地需求优化创新 [5] 区域养老市场背景 - 张店区总人口80.64万人 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86万人 占比17.19% [6] - 全区现有31家养老机构 总床位3748张 实际入住约1800余人 [6] - 有近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形成9901养老服务新格局 支持老年人原居安老提升生活质量是核心议题 [6] 项目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展示体验中心是家庭信息窗口企业产品展示平台及政府政策宣传载体 高品质养护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选择 [6] - 未来将以项目为基点规划建设银发经济活力街区 集聚医养康养文娱教育餐饮健身等资源 构建覆盖全场景的银发经济生态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