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头豹研究院· 2025-11-04 2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2][5] 报告核心观点 -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结构性挑战,智慧化转型势在必行,照护辅助类产品仅占智能养老产品总量的8.81% [6] - 老年群体对智慧产品接受度稳步提升,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43.08%的用户每日使用时长为1-3小时,与子女同住老年群体对个性化休闲娱乐需求可达独居老人的2.27-3.13倍 [6] - 智慧养老产品持续升级,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态,从单一功能向系统解决方案演进 [7]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综述 -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预计至205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3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0.21% [18][21] - 中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至迈入中度老龄化仅用时约20年,远短于多数发达国家 [18] - 智慧养老产品涵盖健康管理、养老监护、适老改造及中医数字化等多个类别 [23] - 技术架构分为基础支持层(传感、芯片、续航技术)、核心处理层(无线通信、数据处理、AI)和应用交互层 [25][27][28] - 产业发展历经萌芽期(2000-2011)、启动期(2012-2013)、探索期(2014-2016)至推广期(2017至今),政策驱动特征明显 [31]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近年主要政策包括《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2025)、《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意见》(2024)等 [33] - 资本投资聚焦AI、机器人、数字化平台等创新领域,2024年养老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傅利叶获投8亿元 [35][37] - 社会环境方面,43.08%的用户每日使用智能产品1-3小时,日常生活服务类产品拥有率最高(26.1%),居住模式显著影响需求 [39][43] - 技术环境以健康物联网为基础,融合感知、互联与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共享 [45][47]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软硬件供应商(传感器、集成电路、减速器、公有云),中游为产品与服务集成商(可穿戴设备、养老机器人、互联网医疗、智慧平台),下游为应用场景(90%居家养老、3%社区养老、7%机构养老) [52] - 上游集成电路产业存在供需矛盾,2024年贸易逆差达2,261亿美元,但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价差收窄 [55][57] - 上游减速器产业国产化率突破60.8%,2024年RV减速器消费量达57.05万台,同比增长9.69% [62][63] - 上游公有云市场2024年规模达451.90亿美元,AI云服务是核心驱动力,机器学习领域同比增长163.2% [68][70] - 中游可穿戴设备市场从2020年1,400.2亿元增长至2024年1,499.6亿元,预计2029年达2,230.2亿元,使用后高血压早期检出率提升12.5%,慢性病风险下降4-7% [85][90][92] - 中游智能手表线上市场呈头部集中态势,华为(份额34.0%,增长84.6%)与苹果(份额29.4%)形成双强格局 [79][80] - 中游养老机器人分为康复、护理、陪伴三类,匹配不同老人需求,市场规模从2020年90.5亿元增长至2024年281.7亿元,预计2029年达657.9亿元 [96][104] - 中游互联网医疗老年用户规模从2020年约1.08亿人预计增长至2030年约9.74亿人,适老化改造提升使用意愿 [118] - 中游智慧养老平台通过终端感知、数据融合构建监测、服务与监管闭环生态,并向市场化、生态化方向演进 [130][132][143]
聚焦养老护理 共商老龄化对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1-03 17:13
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贾文婷)受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东京都日中友协市民交流访华团 (以下称访华团)一行10人于11月1日至4日访问北京,围绕养老护理、银发产业等议题开展深入考察,并举行座 谈交流。 最后一站,访华团来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双方就建筑适老化改造、护理人才培育等共同关心的议题举行 交流座谈,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见解。 访华团在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参观。人民网记者 贾文婷摄 访华团成员森冈浩美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中国在AI、物联网、机器人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并且拥有大规模 医疗、护理设施的网络、生态系统构建能力。日本在应对超高龄社会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细致的服 务、系统性养老运维能力、老年人用品开发等都是日方的优势。期待可以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打造可持续性的老 年人养老护理模式。 中日嘉宾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交流座谈后合影。人民网记者 贾文婷摄 访华团2日上午来到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以下称示范区)和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详细 了解了示范区的成立背景、空间规划、入驻企业发展情况,同时考察了北京在支持数字技术企业国际化、搭建跨 境服务生态体系方面的创新举 ...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智慧养老绘就幸福图景
新华财经· 2025-10-30 22:09
新华财经成都10月30日电(万令轩)10月29日,智慧养老论坛在成都市温江区成功召开,该论坛是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的 第二分论坛,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智慧养老从"概念"到"日常"、从"试点"到"普及"的实践路径。 图为智慧养老论坛现场 企业实践环节同样成果丰硕。天与智慧、中科源码、蚂蚁集团、河北惠仁医疗、布法罗机器人等企业代表分享了智慧养老创新成果,展现了科技赋能养老产 业的鲜活实践。 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秘书长毛勇表示,康复辅助器具中的康复属"大康复"范畴,覆盖预防、筛查、评估、监测全流程。目前,产业已形成假肢矫形器、助 行设备等12大类产品体系。政策层面,自2016年国务院将其列为独立业态后,"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战略持续给予支持。在支持措施方面,科技部专项经 费达数亿元,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企业免征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 在医疗健康管理领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李鸿浩博士强调,心脑血管疾病位居致死性疾病首位。他认为,传统健康服务在情志调养与精准监测方 面存在短板,需推动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其团队开发的数智化主动健康服务系 ...
科技赋能 银龄生活“未来已来”
新华财经· 2025-10-30 21:56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0日电(欧阳迪娜、孙广见)10月29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四川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成都银发经济产业联盟协办的银 发产业论坛在成都温江召开,作为"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围绕银龄生活产品与方案创新、资本 赋能、联盟助力等热点领域进行深入探讨,来自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嘉宾从各自实践出发,提供方案、阐发观点、凝聚共识,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 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在致辞中表示,银发浪潮既是时代考验,更是发展新机,既是社会责任,更是广阔蓝海。当前各地银发产业蓬勃发展,智慧养 老点亮晚年生活,康复辅具提升晚年生活,老年文旅丰富精神世界,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完善。 科技+养老,银龄生活焕发全新可能 从智家康养到资本助力硬科技赛道,科技将怎样改变银龄生活?年会分论坛上,嘉宾围绕科技赋能勾勒出多元的智慧养老图景。 彭州在活动现场紧扣银发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焦"睡眠+疗愈"细分赛道,发布15项疗愈机会清单,推出六大乐活线路,每条线路都融入适老巧思,意 在让银龄生活健康有趣。彭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婷 ...
破解“银发”需求难题 “赛博养老”时代到来?
中国经营报· 2025-10-30 03:28
当曾经的"60后"陆续步入退休生活,银发经济的消费图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基础生活 需求,而是追求品质、体验与情感联结,推动消费市场从产品设计到渠道布局全面革新。 打造养老幸福圈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 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 22.8%。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0岁。 "老年人面临的困难很具体:打车、做饭、忘关燃气,甚至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北京夫优华智能科技有 限公司的李广海表示,该公司正在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陪伴服务产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这背后,智慧养老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 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6.80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7.2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2.34%。 政府部门也在为服务老年人发力,据悉,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打造了"三级三边"养老服务体系。此外, 在2025年朝阳区"敬老月"主题活动中,北京市首个"老龄友好智慧体验中心"正式启动并投入使用。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
发力银发经济 深圳最早建成区探索智慧养老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4:47
罗湖区民政局局长张峰介绍,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也是不少"候鸟型"、随迁老人的第二故乡,罗 湖在探索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养老之路,也因罗湖老年群体基数大、需求多元,为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提 供了空间。 具体来看,罗湖智慧养老产业规划主要包括三级产业空间载体、五大应用场景、三大消费场景,以及16 个具体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当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的潜力也在不断被释放,不少地区开始布局养老产业。 10月28日,"罗湖发布"举行智慧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现场正式发布《罗湖区智慧养老产业高质量 发展工作方案》。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12.0万亿元,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 达到30万亿元左右。 消费方面,罗湖将在线下构建三级展销网络,区级建设"银发科技产品展销中心",供企业展示前沿产 品、举办发布会,方便老人沉浸式体验、购买、租赁;商圈层面推动笋岗、东门等核心商圈开设智慧养 老旗舰店或主题店,实现"展示+销售"一体化;社区层面开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嵌入"智慧养老产品展 销租赁点",让老人在家门口即可试用、租赁、购买产品。 同时,构建线上市场化消 ...
民生一件事|“智慧”养老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央视网· 2025-10-29 11:21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年节"。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均 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养老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问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 多项政策文件,大力建设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智慧养老:AI助力老有所学 老有所医 科技不仅赋能老年教育,也在助力老年健康。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75岁的谢先坤老人正借助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开展恢复训练,经过两 个多月的练习,他已经从卧床不起恢复到可以拄着拐杖独立行走。 据介绍,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建立6.8万个基层老年教育学习点,覆盖城乡社区,而通过AI赋能,让更多的老人走进了没有围墙的老年 大学。 科技的发展不仅给更多失能半失能老人带来了希望,通过引入AI健康管家、移位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还可以提升老年人无陪护照护的 质量。 智慧康养服务平台 老人一键预约照护服务 "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智慧养老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机融合,还可以贯 通机构、社区、居家的养老服务。 在辽 ...
“智慧+”养老、高龄津贴“免申即享” 多维行动托起幸福“夕阳红”
央视网· 2025-10-28 14:13
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 - 北京市启用首个老龄友好智慧体验中心,全场景打造智慧养老体系 [1] - 体验中心融汇超百种居家养老小妙招,集科普馆、体验馆、工作站于一体 [6] - 具体智慧产品包括:兼具小夜灯和预警信息发送功能的扶手、具有柔和紫外线功能的全光谱照明、可升降带扶手的洗漱台、防老人摔倒的自动预警系统 [4][6] 高龄津贴政策创新 - 河北邯郸在全省率先以整市规模实施高龄津贴“免申即享”,覆盖18.9万名高龄老人 [7] - 通过汇总相关部门数据主动发现符合条件老年人并生成申领名单,避免冒领多领并确保“不漏一人” [11] - 社区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核实,避免了老人因繁琐手续而“漏享”政策,如82岁村民刘端枝老人补贴直接到账 [9][11]
常州多措并举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银发浪潮涌动发展新动能
扬子晚报网· 2025-10-27 17:55
此外,常州市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新业态,康复辅具、智慧养老等产业集聚发展,7家企业产品入选国家 级推广目录。适老化改造拓展至全体有需求老年人,全年改造1.4万余户。康养旅游融合发展,6家单位 入选长三角旅居养老地。 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常州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体系。市、县两级老年大学及覆盖城乡的社区 办学点共同发力,老年人社区教育活动参与率达32%。"智慧助老"培训累计服务超百万人次。创新建 立"银发顾问"制度,构建四级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政策咨询和资源对接。 10月27日,常州市召开老年人口信息与老龄事业发展情况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 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较2023年增加4.72万人,常住老年人口达129.4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24.04%,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常州以政策为引领、以服务为抓 手、以创新为驱动,全面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银发浪潮"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黄金动能"。 数据显示,2024年常州稳步提高养老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至每月490元,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 同步增长。全年发放尊老金约1.1亿元,惠及大量高龄老人。养老服 ...
剑指千亿规模!成都发布银发经济三年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01
总体目标与规划 - 到2027年,银发经济产业规模目标达到1100亿元以上 [1][4] - 争创一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打造15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一批品牌产品 [1][4] - 推动30项以上产品(服务)进入国家推广目录 [1][4] - 推动形成“1+3+7+N”的银发经济发展格局,即1个国家级产业园引领,3个主要承载地,7个协同发展地,N个其他区县合理布局 [1][5] 区域发展布局 - 温江区重点围绕医药研发、智能制造、康养医养,打造智能制造区、品质消费区、康养服务区 [1][5] - 锦江区立足金融、文旅、生物科技等产业资源,推动医养、康养、金融联动发展体系 [1][5] - 武侯区依托川渝医疗、文化、科技等资源,创建川渝银发经济产业园 [1][5] - 7个协同发展地(成华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金堂县)在高端养老、旅居养老、银发中医药、银发绿色食品等领域形成特色 [2][5] 重点产业领域 - 养老服务业:加快布局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和“医养综合体”,争取70家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病床 [7] - 智慧养老产业:聚焦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服务机器人等细分赛道,力争每年培育6项产品和服务进入省级及以上推广目录 [7] - 康复辅具产业:瞄准运动与行动辅具、老年居家辅具等赛道,到2027年培育康复辅具规上企业4家 [7] - 抗衰老产业: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等技术研发应用,支持举办2025年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中国) [7] - 老年生物医药产业:鼓励企业围绕阿尔兹海默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开发创新药 [7] - 康养旅游产业:打造高端旅居康养目的地,推出银发文旅主题线路60条以上,力争培育新产品、新场景30个以上 [7][8] - 老年中医药产业:确保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保持在78%以上,支持发展中药保健品和特医食品 [8] 关键行动与项目 - 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推进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部脑谷、西部睡谷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8] - 领军企业壮大行动:构建四级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3—5家银发经济规上企业 [8] - 品牌产品培育行动:到2027年,力争20项以上产品(服务)进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10项以上产品进入国家老年用品推广目录 [8] - 标杆项目引建行动:到2027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0个以上,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争取全国知名企业来蓉投资重点项目2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9] - 银发场景创新行动:打造四川省银发经济场景应用中心,建设3个银发经济消费特色商圈,每个区县至少建有1个适老化产品体验馆 [9] 支撑保障措施 - 完善经济政策:在未来产业投资基金下设立银发经济子基金,支持发行养老产业专项金融债券和公募REITs,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 [9][10] - 强化用地用房保障: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常住人口达到中度以上老龄化的区县应上调配建标准 [10] -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育,每年培训不少于100人,引导在蓉高校优化设置银发经济相关专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