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部分评级公司拟试水“一页纸”信评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0:18
信用评级报告简化披露 - 两家头部信评机构拟从8月开始披露"一页纸"简化版信用评级报告,仅公开核心内容,全文需注册机构投资者服务平台会员才能浏览[1] - "一页纸"报告并非仅一页,而是2-3页的首页核心内容,包括主体评级结果、债项评级结果、评级时间等核心要素[2] - 完整评级报告约20页,包含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公司治理、财务数据等综合分析[2] 行业转型与影响 - 简化报告披露被视为评级行业从发行人付费向投资者付费模式转型的重要一步[1] - 监管正酝酿出台行动纲领,引导改变评级公司收入结构,提升投资者付费比例[4] - 投资者表示简化版报告对投资决策影响有限,因有募集说明书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可替代[2] 投资者反馈与需求 - 投资者愿意付费的前提是信评报告准确且能带来超额收益[1] - 信用评级区分度是影响投资者付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城投债区分度不高,产业债仍需信评支撑[6] - 部分机构风控合规流程仍需外部评级报告支持[3] 商业模式演变 - 我国目前仍以发行人付费为主,但存在评级虚高、评级选购等问题[4] - 2020年永煤事件后,监管多次发文鼓励投资者付费模式[5] - 中债资信评估作为首家投资者付费模式评级公司于2010年成立[5] 业务多元化发展 - 评级机构在维持基础服务同时拓展非评级业务如信用数据库、估值服务等"第二增长曲线"[6] - 标普全球2022年市场财智业务收入38.11亿美元首次超过评级收入,2024年该业务收入达46.45亿美元[7] - 国内头部机构将信评报告全文与估值服务等整合在自建数据平台中[6] 行业监管方向 -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表示将加强评级行业自律管理,要求机构完善治理和评级技术体系[7] - 监管目标是提升评级质量和投资者服务水平[7]
基金业首家运营子公司,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16:16
基金行业首家运营子公司获批 - 华夏基金获批设立行业首家运营子公司北京华夏金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业务范围包括向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提供理财产品份额登记 估值 核算等运营服务 [1][3] - 子公司设立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首家获批的运营服务子公司 也是华夏基金继股权子公司后在专业子公司领域的新探索 [2][5] - 创金合信基金2023年2月已递交运营服务子公司申请 目前处于第一次反馈意见阶段 [5] 监管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2年4月证监会提出支持公募基金设立专业子公司开展REITs 股权投资 投顾等业务 2024年5月行动方案明确支持设立科技及运营服务子公司 [3] - 2024年12月监管部门要求银行理财公司不得自行平滑估值 需采用第三方估值机构数据 推动估值服务需求提升 [6][7] - 2013年新《基金法》允许基金管理人外包非核心业务 2024年11月基金业协会发布外包服务指引 推动行业专业化分工 [8] 业务机会与行业趋势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面临"年中大考" 公募基金凭借净值化管理经验可提供估值核算 风险管理 绩效分析等增值服务 [2][7] - 华夏 创金合信 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及券商 银行已进入私募基金外包服务机构名单 行业积极探索运营能力输出 [8] - 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加速 在财富管理 股权投资 科技投资等领域布局 未来将围绕大财富管理生态拓展业务 [8] 子公司筹建要求 - 华夏基金需6个月内完成子公司筹建 包括缴付出资 组建团队 通过北京证监局现场检查后方可展业 [5] - 需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防范利益冲突 禁止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关联交易 [5]
“固收+”策略系列:如何挖掘低回撤标的
华福证券· 2025-04-30 14:52
报告核心观点 - 从“抗回撤”角度出发,分析构建估值评分模型挖掘低回撤、高赔率股票,该模型分两级指标体系,通过二级指标调整一级指标得到更精确结果,历史回测显示估值评分较优成分股未来一季度平均回撤小于评分较差组 [3] 各章节总结 导语:通过估值分析挖掘低回撤的行业/标的 - 从“抗回撤”角度基于股票估值找低回撤资产,相对估值指标可判断标的股票是否被低估,更易用于投资实务,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不同行业估值方法参考 [8] 研究方法与样本设置 - 选取近10年个股季度数据,从“抗回撤”角度实证研究,核心指标测算用下一年财报数据,收集2013Q1 - 2024Q3 A股全上市公司季报数据,设置盈利假设、选取股价和参照申万一级进行行业划分 [9] - 给出各估值指标计算方法,基于符合估值方法基础假设和指标非极端值原则清洗数据 [12] 一级指标:行业“适用”指标 - 从各行业“不适用”估值方法起步,用排除法为投资提供参考估值结果 [19] - 提出三个维度判断行业是否适用某估值指标,分别是有效数据点不足、指标跨期稳定性不足、个股估值离散过大,并给出具体假设和计算方法 [20][21][26] - PE(3年非负均值)与PB“适用”行业最多,PB可覆盖申万29个行业中的27个,PE(3年非负均值)可解决PE频繁失效问题,是PE优质替代 [29] - 周期行业因盈利强周期性致PE失效,依赖PB估值;制造、科技行业PE(3年非负均值)、PB普适性强;消费类行业盈利稳定性高,指标选择范围广 [30][33] 二级指标:个股所处行业水平 - 判断一级指标供行业使用后,用二级指标指引个股在行业中的位置,分行业对样本回归,保留系数符号符合经济意义且显著有效的因子作为有效二级指标 [43][52] - 周期行业PB主导下,毛利率进一步定价估值;制造、科技行业PB对未来盈利能力定价,PE(3年非负均值)侧重关注资产负债率;消费医药行业有效二级指标相对“杂”,个体差异大 [57][58] 结果回测 - 结合一二级指标研究结果对“抗回撤”效果回测,选取13Q1 - 23Q3数据样本,为个股“适用”一级指标赋予等权权重,考量一二级指标并计算综合评分 [70] - 分档计算不同综合评分区间下一季度最大回撤均值,回撤表现基本随分数升高而上升,符合“抗回撤”目标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