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港壹号牛奶
icon
搜索文档
晨光乳业“供港”商标被指擦边 产品多次抽检不合格黑猫投诉34条
长江商报· 2025-05-22 08:14
商标争议 - 晨光乳业"供港壹号"商标被指"擦边",消费者质疑其是否真正供应香港市场[2][5] - 公司客服回应存在矛盾,有的表示产品一直在香港销售,有的承认"并不供应香港"[2][6] - "供港壹号"是201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推出的纪念版包装,使用该商标已有8年[3][6] - 公司旗下拥有多个与"供港"相关的商标,包括"供港壹号"、"供港"、"港岛壹号"等[3][7] - 律师认为"供港"可能误导消费者,暗示产品专门供应香港市场[3][7] 产品质量问题 - 晨光乳业曾多次被曝光产品不合格,包括牛奶菌群不合格、气味项目不合格等[4][11] - 2017-2021年间,公司产品多次被监管部门通报不合格,涉及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指标[12][13][14] - 近三年未出现产品不合格报道,但黑猫投诉平台上有34条投诉,多为质量问题[15][16] - 消费者投诉鲜奶变质、配送不当等问题,公司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290.4元[16] 法律纠纷 - 晨光乳业曾因"供港"商标起诉温氏乳业,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3305万元[9] - 法院最终判决公司"供港"商标有效,认为其注册未妨碍同业竞争者的正当使用[10]
5.21犀牛财经早报: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打出“限购牌” 叮咚买菜供应链规划总监获刑
犀牛财经· 2025-05-21 09:39
北交所主题基金与公募指增产品表现 - 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实施限购以维护策略有效性及投资者利益 近八成产品年内净值涨幅超过30% [1] - 多家基金公司重塑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并加码调研 多只产品同类业绩排名靠前 [1] - 公募量化指数增强基金近八成跑赢业绩基准 中证1000、中证2000等小微盘指增产品超额收益显著 [1] - 量化策略受益于市场活跃度 成长类因子和交易行为类因子表现突出 未来需侧重超额收益稳定性 [1] 私募策略与新能源汽车行业 - 宏观策略私募保持权益资产净多头仓位 青睐港股互联网和红利资产 低利率提升权益资产性价比 [2] - 小鹏汽车一季度交付9.4万辆登顶新势力销冠 营收预计151.9亿至157亿元 同比增长132%至139.8% [2] - 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9.29万辆 营收预计234亿至247亿元 同比下滑3.5%至8.7% [2] - 零跑汽车交付8.76万辆 毛利率达14.9% 蔚来主品牌交付2.73万辆 营收123.67亿至128.59亿元 [2] - 小鹏港股股价年内涨66.2% 市值1476亿港元 理想涨18.1% 蔚来跌12.2% 市值不足700亿港元 [2] 医疗科技与AI行业动态 - 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2个月患者实现多种日常活动 惠及370万脊髓损伤患者 [3] - 智谱清言、Kimi等AI应用被通报非法收集个人信息 涉及超出授权范围或与业务功能无直接关联的数据收集 [3] -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发AI Pro芯片 采用类脑神经形态架构 本地计算且能耗极低 [4][5] - 容芯致远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加速AGC智算架构与国产芯片融合 实现GPU热插拔等技术突破 [5] - 面壁智能获数亿元融资 洪泰基金等投资 资金将用于高效大模型技术研发及"端侧大脑"规模化应用 [5] 公司违规与人事变动 - 叮咚买菜供应链规划总监颜某收受95万元贿赂促成3亿元仓库租赁项目 被判有期徒刑18个月 [6] - 碧桂园及杨惠妍等高管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记入诚信档案 [7] - 晨光乳业"供港壹号牛奶"被质疑商标擦边 客服称产品在香港有售但未进入主流超市渠道 [8][9] - 原美的副总裁殷必彤加盟海信集团 出任空气产业总裁 负责空调业务发展 [9] - 德迈仕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自5月21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9] 全球金融市场 - 美股三大股指收跌 道指跌0.27% 标普500跌0.39% 纳指跌0.38% 科技七巨头仅特斯拉收涨 [10] - 中概指数两连跌但小米涨超4% 量子计算股D-Wave涨近26% Wolfspeed盘后跳水超50% [10] - 日本债券市场表现不佳加剧利率波动敏感 美债收益率上涨 [11] - 比特币涨逾3000美元突破10.7万美元 黄金涨穿3300美元 美油涨超2% [12]
晨光乳业被指商标擦边:“供港壹号”到底供不供港?
新浪财经· 2025-05-19 18:25
商标争议 - 晨光乳业旗下"供港壹号牛奶"被消费者质疑"供港"仅为商标而非实际供应香港产品 [1] - 公司申请了"供港一号""港贡一号""供港壹号""供港"等多个商标,目前仅有"供港壹号"为注册商标 [1] - 法律专家指出若商品未实际供应香港却使用"供港"商标可能涉及虚假宣传 [9] 市场销售情况 - 公司声称产品在香港有售但未进入主流超市渠道 [3] - 品牌官方回复称有奶源供港历史,产品将在几个月后于香港上市 [3] - 内地市场销售的产品包装分为"供港TM"和"供港壹号®"两种 [1][3] 历史背景 - 晨光乳业前身为深圳光明农场,1975年开始向香港出口鲜奶 [4] - 1979年建厂以来累计出口香港超30万吨鲜奶 [4] - "供港壹号"产品为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时推出 [4] 行业标准 - 香港对进口奶制品有严格审批要求,需提供多项质量化验报告 [7] - 香港与内地在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数量等标准上存在差异 [7] - 消费者普遍认为"供港"产品具有更高品质 [7] 商标法律纠纷 - 公司曾起诉温氏乳业使用"供港鲜牛奶制造"字样,索赔3305万元 [10] - 最高人民法院最终认定"供港"商标合法有效 [11] - 法律专家指出随着消费者认知变化,"供港"商标可能带来额外风险 [11][12] 行业趋势 - "供港牛奶"是近期第三个引发争议的擦边品牌,前有"千禾0"和"壹号土猪" [13] - 有关部门已开始调整政策,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13] - 如何避免商标注册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仍是待解决问题 [13]
“供港”牛奶不供港?擦边商标终将被市场“驳回”|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5-18 21:56
商标争议事件 - 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供港壹号"盒装牛奶被消费者投诉实际未供应香港,存在商标注册擦边球和误导消费者嫌疑 [2] - 公司客服承认"供港壹号"是201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推出的纪念版包装,且该产品"并不供应香港" [2] - 晨光乳业多次申请"供港"相关商标,包括"供港""直供港""供港壹号""供港贰号"等,但多个申请被驳回或不予受理,仅"供港壹号"商标注册成功 [3] 行业商标乱象 -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上搜索"供港"商标,共检索到123件商标,包括"供港菜""供港生鲜""供港猪场"等,但多数商标申请均被驳回 [3] - 近期食品领域出现一系列"心机商标"现象,企业利用商标审查主观性差异和实际使用场景复杂性进行营销 [3] - 供港产品普遍被视为具有"更高品质",部分企业看重"供港"字眼进行商标注册和产品营销 [2] 商标监管趋势 - 商标注册和使用应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底线,市场对擦边营销的容忍度正逐渐降低 [5] - 监管部门需完善商标审查和消费者保护机制,对涉嫌误导消费者的商标和商家进行甄别和处置 [4] - 即使商标注册成功,如违反商标法规定或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该注册商标也将无效 [4] 企业营销建议 - 企业应回归诚信营销,打造"明明白白、童叟无欺"的产品和市场 [5] - 合理合规的商标策略和踏踏实实的产品营销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 [5] - "供港壹号"相关产品是晨光乳业产品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